应该感谢雷人代表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雷人代表,政治,人大代表,权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2-02 13:56
每年的“两会”,都有参会代表抛出雷人的议案和言论,今年也不例外。前段时间在广东佛山两会上,人大代表方明称,“百姓是教好的,不是养好的,就像溺爱的孩子不可能是孝子,溺爱的百姓也可能比较刁民。”而广州人大代表刘伟全更甚,认为目前警察威信不足,应立法让警察敢于向刁民开枪。
有网友盘点过往两会代表的语录,真可谓“雷声滚滚”、令人哭笑不得,比如大学生淘粪具备优势、运动员获奖要先感谢国家、让农民工开垦边疆、热爱这个国家从不投反对或弃权票等等。不过,这些语出惊人的代表们还算敬业,和那些“瞌睡”的代表们相比,至少他们还在“思考”。
此前网上流传着一张上海两会的照片,与会代表昏昏欲睡,只有姚明表情无奈地大眼朝天。而类似的集体昏睡,在各地两会上都屡见不鲜,这也许是世界政坛上又一雷人奇观了。
世界多数国家的政治体制中,议会是人民参政议政的主要途径,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这种代议机制与我国的“两会”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人们看到的此类会议局面大致有三种:官方报道的“两会”欣欣向荣、一片和谐,网上流传的“两会”则是昏昏欲睡加“雷”声滚滚,而外国议会总是吵得鸡犬不宁甚至大打出手。
和谐、昏睡和吵架,反映出政治效率的三个阶段。
在集权政治体制中,与会代表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投票机器,领导怎么说,代表就怎么做,成为接近领导的“代表”本身就是无尚的荣耀,哪里还敢有反对的声音?(可以回想30年前的“两会”,或看看咱们北方邻国的类似大会)
比较来讲,说雷人话或者昏睡,则也是个进步。参会代表们有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有在会议上睡觉的自由。不要小看这种自由,这说明代表们有了选择权——可以选择雷人,无需考虑选民的感受和指责;可以选择睡觉,无需博领导欢心,做出精神抖擞的热烈拥护状。
如果在会议上可以吵起来,那就是更大的进步了。敢于吵架,说明参会者无需顾忌“政治正确”,而愿意吵架,说明代表们有维护利益的动力——先不论维护的是谁的利益,至少,代表们被划分为多元利益群体的代言者,而不是单一利益群体的应声虫。
现在很多人在谈论“自由”,具体而言是谈论“政治自由”。在我们看来,两会代表们的政治自由一点不比西方国家的议员少,那些可怜的议员们,哪有建议警察射杀“刁民”的自由?哪有在议会上公然昏睡的自由?这种“自由”只要使用一次,恐怕其政治生涯就要终结。
俗话说相由心生,同样,一个人的思考和言论,也能反映出其价值观和理念。分析两会代表们的雷人议案,可以看出,议案者要么缺少对民众的起码关怀,要么不具备参与政治决策的能力,再不然,就是借议案向当权者献媚。
人民选举出的代表,居然把人民分为顺民和刁民,居然建议警察可以开枪射杀刁民。请问,如何判断刁民?刁到什么程度允许开枪射杀?又如何保证“射杀刁民”不会变成“被射杀的都是刁民”?这种议案水平也能当选为人大代表,只能说明我们的选举制度出了问题。
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行使审议政府的计划和预算、选举国家领导人、制定法律的权力。但现实中,人大代表却集中在官员和企业家中间产生,“代表人民”成了空洞的口号。
据中共中央党校的教授王贵秀统计,全国人大代表中有近70%“是来自行政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而几年前,一位河北作家统计了河北省全国人大代表的组成,结果70%是各级党政官员,剩下的30%,大半为大型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难怪有人说,“人民代表大会”已经成了“官商代表大会”。
中国社会当前矛盾重重,矛盾最集中之处,是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分配不公。通常,经济利益由政治权力决定,要缓解经济利益带来的矛盾,就需要从分配政治权力入手。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政治权力机构,是协调人民内部利益的最后一道屏障,如果这个机构被官员控制,被靠着官员权力发家致富的商人控制,人民的利益就会被搁置一边,解决利益分配不公也就无从谈起。
问题总是通过矛盾暴露出来,就像郭美美事件暴露出红十字会的腐败一样,雷人代表、睡觉代表,同样暴露出中国政治体制的问题。它向人们揭示了一个明显的事实——不少所谓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心中根本没有“人民”二字,更谈不上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作为雷人代表,个人是可悲的,但我们更要看到这种可悲背后的问题。某种意义上,我们应该感谢雷人代表,是这些人让我们意识到,国人的政治生活还处于雷人期和瞌睡期,多数人的权利其实无人代表。不过别着急,也许只有鼾声更雷人一些,才能唤醒人们对自身权利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