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线需求大爆发 山东冠县要“托人”买奥迪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奥迪,购车,身份,山东冠县
  • 发布时间:2012-02-02 14:06
  冯厂长买车记

  2011年12月27日下午,《投资者报》记者来到位于山东聊城冠县城西工业园的冠力橡胶公司,向一名休班的工人询问厂长办公室,她指着前方不远一排十来间红砖平房的小院说:“看到那辆奥迪车没有,那是厂长的车,车旁边的小院子,进门第一间就是。”

  记者在办公室内见到了那辆奥迪A6的主人冯厂长。他穿着一身深灰色西装,60岁上下的年纪,个子不高,身材有些发福,看记者进门就迎了出来,微黑透红的脸庞上带着微笑。随后,冯厂长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购车经历。

  他2008年购买排量2.4L的奥迪A6L,当时聊城没有奥迪的4S店,先后到邯郸、济南两个地方去看,都没有现车,后来专门跑到河北省石家庄去购买。在朋友的帮忙下,交定金一个月后拿到现车,算上保险等手续花了将近60万元。

  在得知聊城市将新开一家奥迪4S店时,冯厂长笑着说:“当初如果聊城有店,就不至于舍近求远了。”

  他对《投资者报》记者说:“2008年我买奥迪A6时,整个县城比我更好的车不超过10辆,到现在不过短短三四年时间,冠县的小企业老板基本上都开着100多万的宝马、奔驰,我的车要排在百十来位了。”

  在购买奥迪A6之前,冯厂长已经换了两辆车,谈到自己三次购车的经历,他十分感慨,每次换车都和厂子的经营业绩密切相关。

  1996年,冯厂长在山东冠县孙疃村创办了冠县冠力橡胶厂,因厂子是以制造自行车轮胎为主业,他被当地人称为“造轮胎的老冯”。

  创业之初,老冯的工厂以自家亲戚为主力,经营方式近似于传统的家庭作坊。此后不到三年的时间,从设备到员工规模、再到运营筹资,厂子逐渐成长起来,业务范围也从原来单一的自行车轮胎扩大到动力胎、摩托车胎等多种车胎。

  与此同时,他买了平生第一辆车,车的型号连他自己都忘记了,只记得是上汽的一款八九万元的汽车。

  2004年,老冯为了扩大规模将厂房搬迁到冠县城西工业园,就在这一年,他购入一辆售价十几万元的北京现代。

  在冯厂长购入奥迪A6的2008年,老冯的厂子已更名“山东聊城冠力橡胶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500万元,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职工也增加到1200余人。

  回想起当年买奥迪车的经历,老冯笑着说:“当时并没有想过买奥迪,打算换一辆价位在20万~30万元的中端车,后来是身边不断有朋友推荐,再考虑到自己的年龄和身份,最后才到石家庄买了这款车。”

  当看到记者手里的录音笔时,老冯有些紧张,他说:“此前也有几家当地的媒体要过来采访,我都推脱了,不喜欢张扬。”随即,他又谈到当初为何决定购买奥迪车:“奥迪车比较低调,安全性能好,品牌口碑好。我不喜欢太花哨的车,安全实用是第一位的。”

  他自嘲地说自己比较保守,“唯一的娱乐爱好就是玩扑克牌,至今都没变过。电影、唱歌之类的都没兴趣,偶尔上网看看新闻。”

  冯厂长如今已近60岁,现下他的两个儿子已接手了公司的不少事务。他向记者透露:“我的两个儿子现在开的都是二十几万的车,一辆是皇冠,另一辆是别克君越。两个女婿开得是十几万的车。”

  他告诉记者,就在两三年前,附近村子里买车的人很少,而现在基本上每个村里都有十几辆乃至几十辆车了。

  “车子再破也是奥迪!”

  《投资者报》记者在当地获悉,由于聊城没有奥迪的4S店,有不少人买车往往会托熟人帮忙到外地购车,有时能比市价优惠一到两万元左右。

  冠县的林敬德先生(化名)就曾帮朋友买了两辆奥迪车。2011年11月27日下午,记者来到林先生家,他对《投资者报》记者说:“在石家庄、济南等地的奥迪4S店认识朋友,从年初到现在,已经陆续有四五位朋友拜托我帮忙联系买车。”

  林先生告诉记者,他家对面是一家去年春节开业的炼油厂,年仅24岁的厂长张子朋前不久买了一辆二手奥迪车。

  当天傍晚,记者见到了这位年轻的“小老板”,他将近一米八的个子,说话慢条斯理,年纪虽轻却少年老成,朋友都亲切地叫他“大朋”。大朋四个多月前刚从北京花了4万元买了一辆二手奥迪100。

  “车子再破也是奥迪!”大朋略带羞涩地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他家里开着一家废品收购站,已经有十四五年了。早期是其父母在大门前挂了块木牌子,写着“垃圾回收”,在自家院子里做起了生意,主要收购上门来卖的旧书、塑料、废铜烂铁等,再将收到的废品微利卖给当地更大的收购站。

  自2002年初中毕业后,大朋就开始帮父母照看收购站的生意。他租下了临近309国道的门脸房,房前一大片空地,就成了他收购废品的临时存放点,房后连着一个小院,分类后的废品装入麻袋,每隔一段日子就用货车运送到山东、河北乃至山西。

  与父辈不同,大朋经常去北京、河北、山西等地出差考察、旅游。

  “出差时经常看别的老板开着奥迪、宝马,看着很有老板的范儿,出门办事也方便。后来我就去北京买了一辆二手奥迪车。”大朋对记者坦言,厂子新开不到一年,投资很大,现在还没有盈利,“等以后赚了钱再换新车!”

  在山东冠县做水泥批发销售的“老六”,约莫四十六七岁,被同村人称为“精明的生意人”,也是当地人心目中的“有钱人”。他开着一辆2009年花4万元买的一辆银白色夏利,车子看起来仍有八九成新。

  他对记者说:“最近打算换一辆好点的车,不止一次考虑过换一辆奥迪,但又觉得在农村不常开,放着有点浪费。”

  就在记者乘坐出租车去聊城奥迪4S店的路上,司机有些兴奋地对记者说:“听说了,奥迪4S店都开到聊城来了!”

  聊城是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根据2010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聊城市有579万常住人口,生产总值为1606.5亿元,2.77万元的人均GDP在山东省17个地级市中排在倒数第3位,勉强跻身中国三线城市。

  聊城奥迪4S店的员工张坤(化名)告诉《投资者报》记者说,2009年奥迪在聊城的市场保有量达2000台,已满足开设奥迪4S店的标准。据奥迪经销商的统计,当前这一数字已达2600台。

  《投资者报》记者 孔俊彬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