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民币境外流通与国际化的浅谈
- 来源:时代金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人民币,流通,国际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1-15 10:23
【摘要】人民币境外流通以及规模的不断扩大是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人民币在我国周边国家已经被得到普遍认可,而人民币国际化在这种背景下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总的来说,人民币境外流通与国际化的总体发展战略是相同的,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主要对人民币境外流通与国际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民币 境外流通 人民币国际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在周边地区和国家的经济贸易中,人民币已被普遍认可。人民币境外流通是必然的市场选择和经济现象,不仅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还能够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而人民币国际化则是经济国际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其作为中国重要发展战略,对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民币境外流通现状
近年来,人民币在我国周边地区和国家的经济贸易中已被人们普遍用作支付和结算,比如泰国、缅甸、尼泊尔、越南、朝鲜、巴基斯坦等,人民币可与这些国家的货币自由兑换;而有些国家和地区则接受人民币存款和其他业务,比如韩国、印度、新加坡等。人民币在我国的香港、澳门、台湾以及上述国家和地区能够全部通用或者部分通用。有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甚至将人民币储藏起来,有的国家和地区也公开承认人民币可作为自由兑换货币。可以说,人民币已经成为一种区域性的国际货币,这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未来,国际化程度将不断加深,国际贸易往来也会更加密切,到时候,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到人民币境内和境外流通,这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趋势。
对于人民币流出入境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人民币的币值比较稳定,汇率风险较小,已成为东南亚国家主要的边贸结算货币;第二,东南亚经济危机后,东盟国家的外汇减少,人民币却没有贬值,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东盟国家的结算货币;第三,双边贸易发展迅速,旅游业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但是双边银行结算不方便,这就加大了人民币现金的大量流通;第四,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交流加强,逐渐取代一些周边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出口,中国对周边国家贸易也逐渐出现逆差,为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提供了条件。
二、人民币境外流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境外流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首先,当前我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央行被动将外汇占款作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另外,我国的金融市场尚不发达,对基础货币的冲销,央行缺少合适的金融工具,我国金融市场时刻面临着通货膨胀增加的压力。人民币境外流通和国际化使人民币被接受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外汇储备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加,有效的将汇率波动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甚至是避免损失的出现,能够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权,使我国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其次,随着我国与周边地区和国家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人民币在这些国家甚至还充当着支付、结算和兑换的货币,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还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刺激对外投资的积极性,促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
但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是在不完全开放的资本项目背景下进行的,随着人民币境外流通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国内的利率出现较大波动的时候,或者是通货膨胀差异带来了实际汇率偏移的时候,必然会造成大量人民币回流,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会造成不小的冲击,也会影响我国金融安全。人民币主要是以现金形式在境外流通的,资金的转移成本大大降低,这就为资金的非法流出、逃避资本监管、不法分子利用人民币进行洗钱活动创造了机会,对我国国内的投资规模和人民生活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加上人民币境外流通的范围和规模的扩大以及流通渠道的增多,必然会加大我国金融监管难度。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措施
(一)扩大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
一个国家的货币只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才能成为国际货币,并作为国际贸易中的计价结算货币。加大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促进国际之间的贸易合作,对于扩大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人民币跨境结算有清算和代理两种模式。清算模式中业务是在中资行与境外支行之间进行的,对于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网络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人民币结算渠道,对跨境人民币的每笔结算业务进行收集、统计和检测,只有这样才能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代理模式是指境外企业在中资行委托一个外资行开设人民币账户的模式,但是由于参与人民币国际结算的银行逐渐增多,代理账户问题也会随之出现,不利于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因此,对于有些境外分支机构较多的商业银行,可通过清算模式进行业务结算。
(二)建立自由贸易区
想要构建区域货币,首先就要加强与区域的经济合作,建立经济一体化组织,促进区域间各种商品和资源的流动。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能够为区域货币合作提供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货币合作组织,实现货币一体化。自由贸易区是货币一体化的基本形式,它的建立能够使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更加密切,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发展,最终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不断扩大自由贸易区的范围,加强与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并不断深化经济一体化和货币一体化,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广阔空间。
(三)推进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
国际货币的形成离不开离岸金融市场的支持,特别是当前人民币并未完全实现自由兑换,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对推进人民币境外流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人民币在香港的流通量是最多的,加上香港的金融监管机制和金融体系非常稳健、高效,可充分利用香港这些优势,通过开放和扩大香港人民币个人业务和债券业务、允许香港银行办理人民币贷款业务、建立人民币与港币之间的汇率协调机制等手段推进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从而促进人民币的有效、合理的回流,增加人民币境外投资渠道,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稳定香港与大陆之间的物价和汇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对外开放水平和对外经济贸易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币境外流通范围和规模不断得到扩大,虽然当前人民币只是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流动,但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改革,人民币境外流通呈现着国际化趋势。人民币境外流通有利于密切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推动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也应认识到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消极影响,找出科学的应对措施,从而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使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翟相如.聚焦人民币境外流通[J].黑龙江金融.2011,16(1):27-28.
[2]邓微子.人民币境外流通与国际化[J].湖南大学.2011,9(4):7-31.
[3]娄季芳.国际比较视角下的人民币国际化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2012,47(4):22-145.
马虎明(厦门大学,福建厦门36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