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济学方法论的重要性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大学,研究生,管理学,金融
  • 发布时间:2014-05-23 10:07

  从大学升入研究生学习之后,尤其是从管理学大类跨专业到金融学学习,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课程学习方法的适当转变至关重要。如何学好一个专业所对应的研究方法论,尽快掌握所学专业所要求的研究方法,是每个研究生所必须重视的。适应各种专业课的学习,最为困难的要数掌握该专业的研究方法论,这一点早在刚进入大学时就深有体会。步入研究生阶段进行学习之后,更是要面临大量的课题研究,我们应该比之前本科的时候更加注重对方法论的学习。

  一、学习经济学方法论的必要性

  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报考研究生的时候,选择专业往往是从专业是不是好考,各专业的热门程度以及毕业后就业情况的好坏程度的角度出发的,而几乎不考虑自己是否适合读研,是否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是否适合该专业的学习,更不会考虑到报考专业所要求的研究方法论是不是与原来大学所学专业相似。还有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根本就不研究方法论,对于“方法论”这一词非常陌生,或者知道这一说法的也与之前老师常提到的学习方法想混淆。方法论不是一种让你通过考试的途径,而是告诉你如何正确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方法论对于一个人确立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十分重要,能够在你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将所有的知识整合起来,从而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甚至可以支持你进行一些意外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认为,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所有理论的总称,一般可以分为哲学方法论、自然科学方法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三种,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对于研究生而言,社会科学方法论是这三种方法论中最为重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论就属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范畴。虽然学习方法论的过程比较枯燥,但我们应该花时间潜心研究并最终掌握,将它作为后续知识学习和学科课题研究的基础。我们在学习经济学方法论时,首先应该“了解经济学所属的社会科学体系是如何逐步形成的,它与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上有什么联系”[1]。

  目前的社会科学体系是西方社会转型之后所形成的结果,以此使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能够与自然科学体系中的数学、化学以及生物学等学科并驾齐驱。一方面,包括英国和法国在内的工业和政治革命所引发的变迁,孕育了看待世界和获得知识的新观点和新方法;另一方面,这种新观点和新方法反过来又推动了或加速了社会与政治革命。[2]正是在近代科学革命的过程中,以经验资料的积累和分析为特征的实证主义方法,取代了将超自然的启示和以往的传统作为知识和真理的主要来源的信念[3]。

  经济学学科大类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各种经济现象和人们对应各种经济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经济行为,主要考虑如何将经济资源进行有效分配,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达到金融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正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的欲望的无止境性这一对基本矛盾才产生了经济学,逼迫人们做出权衡取舍的选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欲望。当然,经济学科问题的研究与自然科学类学科研究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经济学不能通过具体的实验来得出结论或者证明结论的正确性。因此,对于物理学而言,经济学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假定和数学推理来推断。

  因而也说明,经济学方法论的掌握程度与经济学科科研成果的结果的正确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只有真正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并且是我们最终想要得到的研究成果。

  二、经济学方法论的运用

  很多学习过经济学的人,甚至是一些经济学教授们都认为经济学方法论是他们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所经历过的一个巨大地转折点。尽管在很多大学中经济学方法论只是一门刚刚开设不久的选修课,但很多经济学科的学生在这门课上所花费的经历远超过了很多必修课程。他们中间大多数人在学习过这门课程之后,开始尝试着系统性地整理他们自己之前所学习到的一些经济学知识,并试图将这些知识与其他理论,甚至是管理学科中的一些理论结合起来,进行深入思考,很多人因此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最终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课题研究的成果的创新。经济学方法论并不一定能使每一位学生高分通过各种经济类课程,但是它对提升学生们经济学的基础性认识有着极大的帮助,能够不断激发学生们开始做底层研究或是进行一些创新性思考。

  作为从管理学专业跨考金融学专业的一名在读研究生,对于经济学科知识,尤其是金融学知识的熟悉程度要远逊于原本就就读于金融专业的学生,第一学期课程结业考试的情况也不是特别好。在本学期接触到金融学方法论这门课程之后,使我研究金融学的基本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并开始在实践中进行尝试。现提出一些看法:

  (一)立足于方法论,坚持做经济学底层研究

  通过这一学期对金融学方法论的学习,我感觉最大的收获就是现在开始试图从方法论的角度,思考经济学科中一些基础性的问题。比如,经济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经济学类课程的研究方法应该是怎样的,与管理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金融在经济学内处于何种地位,金融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范畴是什么,等等。虽然,这些问题很难有标准而确切的答案,就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从而也会得出不同的解答,但是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可以从根本上理清我们的研究思路。笔者认为,经济学的学习需要有一个严谨的态度,在研究具体的经济问题时,应该运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来证明预先提出的假设的正确性,适量的数学证明在研究中是有非常必要的,可以以此来证明结论的有效性。

  进行经济学科底层研究,一个很大的感受在于,方法论学习这件事本身已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很多地方更多的涉及到了哲学和社会学的范畴,知识跨度非常大,给我们带来了很不错的一种思维训练。很多经济学大家们都有着很深的哲学背景,他们在研究经济学的同时对哲学也做了大量研究,都哲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将哲学和社会学融入经济学的学习中,能给我们的研究工作带来更深层次的启发。事实上,也正是通过经济学基础底层知识的学习与研究,笔者逐渐勾勒出了一张一名金融学硕士自身应该具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图。

  (二)扩大视野,对经济学进行系统学习

  经济学科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结构,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在这一系统中,有些内容是因相互比较而存在着的,有些内容是因相互延续而存在着的,还有一些内容则是因相互交叉而存在着的。在整个经济学科的系统结构内部,存在着一根很深的逻辑线条,一旦抓住了这根主线条,就能将所有包罗万象的丰富多彩的内容统摄于一处,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说,我们必须对经济学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全面梳理经济学科范围内的所有知识以及相关知识。

  进行这样的系统性的学习,能够使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充分理解学习要求,更加有条理,更加有侧重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同时也有助于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在分析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最优化处理。最近对一件事情颇有感触:一位本科时同学跟我聊天的时候说起了管理学研究的事情,谈到想将经济学的一些理论用到管理学课题的研究中去,与管理学的一些经典理论结合起来,这就很明显地将经济学看作是一个系统对象来对待了。整个经济学科大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同样要求我们对经济学知识进行系统性地学习。

  (三)抓住各知识的联系点,对经济学进行细化学习

  前面所述的两点,是从方法论和大系统论的角度对经济学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要求,我们在学习与研究经济学时还应该有更深、更具体的细则,这一细则即从宏观层面过渡到具体层面。具体过渡的方法就是在经济学科大系统的统领下,运用经济学方法论,做经济学部类的专题研究。在过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思维,并应善于把不同学科中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总之,运用经济学方法论进行经济、金融知识的学习,实质上就是把哲学思想运用到了具体的学科上的一种范本。

  三、新开始学习经济学应遵循的一些步骤

  最后,为即将开始或刚刚开始学习经济学的新人们提供一些学习经济学的建议,以帮助其实现有步骤、有计划地学习,所提建议只是个人的一些观点,仅供参考。

  第一,多看一些经济学说史方面的专著,让其作为你学习经济学的领路人,从中掌握经济学的渐进规律与发展历程,同时注意各种经济学理论的产生背景、贡献、局限性以及后人对该理论的发展演变,应特别留意每一种经济学理论分析问题的方法。

  第二,在广泛涉猎经济学说史的基础上,研读一些经典经济学著作,如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学》等。

  第三,以你看过的经济学说史专著为主线条,熟悉并掌握主流经济学派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并应同时关注从主流经济学理论中变化衍生出来的一些分支学派的观点。

  第四,构建属于你自己的经济学知识结构。每个人学习的侧重点不同,各人掌握的知识也因此不同,这不只适用于经济学的学习,是学习所有课程的一条规律。你的知识结构与别人相比有独一无二的地方,这能使你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也会给你带来强大的竞争力。

  第五,对各种经济学课程进行具体学习,不要忘了作总结。在学习具体的经济学课程时,总结是学习并掌握各门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它通过把一段时期内所获取的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总回顾,使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根据总结的结果调整下一步学习的方向与方式。

  当然,这些步骤只适用于一个学科的整体学习,具体学科的学习还要自己进行进一步的规划,这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方法,只是进行课题研究与学习的一般步骤。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有效地学习方法来,并应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以上只是我自己对经济学方法论进行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经济学方法论不是具体的学习经济学的学习方法,不是作为经验来介绍的。但是掌握经济学方法论是对经济学做了一个宏观的认识与把控,然后你可以以此为基础对具体课程进行深入学习,就能将整个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轩.方法论课程在本科教学中的重要性[A].http://www.cnki.net.

  [2]周晓虹.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及整合的可能[J].社会学研究,2002,(5):33-45.

  [3]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25.

  作者 韩彬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