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产抵押贷款的风险防范分析

  • 来源:时代金融
  • 关键字:抵押贷款,动产抵押贷款,活体畜禽动产抵押,贷款
  • 发布时间:2014-05-23 10:11

  【摘要】目前,活体畜禽抵押贷款尚未得到推广,本文结合抵押物自身特点和抵押贷款运作过程,分析了银行办理活体抵押贷款滞后的原因,提出以降低银行风险做好活体畜禽抵押贷款办理工作的策略,从而有效提升银行效益。

  【关键词】活体畜禽 抵押 风险

  一、研究综述

  目前活体畜禽动产抵押贷款尚未得到推广,若能在创新抵押贷款方式的同时引入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将大大提高银行盈利水平,践行中央“保增长,促发展”战略目标。从国际融资实践看,英美等发达国家70%的担保是动产担保。在金德尔伯格著的《西欧金融史》中,就有关于动产抵押贷款银行大大刺激了包括俄国在内的整个欧洲的经济发展的论述。伯特·霍赛利茨认为动产抵押贷款是当时整个欧洲金融界的一大革新。与不动产相比,动产种类更为丰富多样,特别是2007年我国颁布实施的《物权法》将抵押物范围扩展至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的任何财产,动产抵押由此成为业界的一个热点话题。马蔚华认为,完善动产担保制度、建立便捷的动产担保登记制度和高效的执行机制是发展动产抵押业务的关键,应通过制定优先权原则最大限度保护债权人利益。王银光认为,明确契约自由、当事人自治原则,简化司法程序能提高动产抵押效率。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银行应增强风险应对能力,对抵押物适格、抵押人权利、动产抵押公示的审查是有效降低银行风险的手段[1]。然而需要说明的是,目前的研究对动产抵押潜能挖掘严重不足。本文提出以降低银行风险做好动产抵押贷款办理工作的策略,挖掘了动产抵押潜能,从而有效提升银行效益。

  二、活体畜禽动产抵押贷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据对山东聊城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调查,信用贷款仅占贷款余额的7%,而保证人保证贷款占贷款余额的45%,抵押、质押类担保物担保占35%,而在抵押、质押类担保物担保的占比中,不动产抵押比例达84%,动产抵押比例仅为7%。而在动产抵押贷款中,活体畜禽动产抵押贷款所占比例不足3%。在全国范围内,动产畜禽动产抵押贷款占全部抵押贷款的比例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认识办理动产抵押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预防相应的风险,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具有重要意义。在办理动产抵押业务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贷前审查中忽略抵押无效的情况从而加大信贷风险

  动产的价值会随着市场行情变化而变化,可能出现抵押物贬值毁损灭失等情况;借款人为获得超过抵押物价值的银行贷款,用同一抵押物向一家银行或几家银行提供抵押,因抵押物的不足值,均导致银行在行使抵押权时不能充分实现债权。

  (二)抵押、质押登记机构多元化增加登记成本

  据统计,针对不动产、动产抵押、有关权利质押,目前大致有15个不同部门负责进行登记。其中,动产抵押登记部门最为混乱,共有9个。登记机构的混乱,造成多头登记和登记无门并存,个别登记机构还要求在登记前先行办理合同公证或资产评估。登记手段落后,各个登记部门基本上都没有建立抵押登记网页,申请人无法通过互联网进行快速的电子登记。各登记部门之间利益分割现象明显,彼此间有关登记信息不共享,而且限制有关当事人查询登记记录。登记信息分割、封闭,增加了信贷交易成本,不利于保护信贷人权利。

  (三)办理相关贷款手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办理抵押登记手续若不完善,会导致抵押无效。有的银行经办人员在办理抵押登记时,提供的抵押合同与借款合同不一致;有的银行嫌评估登记费用太高,手续麻烦而未办理登记导致抵押无效;不办理抵押物的投保手续,导致银行的债权没有充分保障。

  (四)贷后存在监控不到位的问题

  一旦抵押人的行为足以使抵押物价值减少的,抵押权人有权要求抵押人停止其行为,要求恢复抵押物的价值或者提供与减少的价值相关的担保。由于动产的复杂性和可变性,在贷款后仍然可能发生抵押人擅自出售、出租动产的情况,而一旦银行信贷人员忽视了这一点,就会加大信贷风险。

  三、活体畜禽抵押贷款开展机制及滞后原因分析

  对银行而言,抵押品具有降低借款人违约率、降低银行风险和降低违约损失、降低不良贷款率、降低银行损失的功能。而要真正发挥这些功能,客观上要求抵押物必须稳定并产生能够预测的现金流,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较好的变现价值。而活体畜禽产品作为抵押品的资产属性已经具备。

  (一)活体畜禽价值明显

  可抵押的畜禽为猪、牛等各种畜禽,市场价值较高,价格逐年上涨,为担保债权的实现提供了坚实保障。据了解,目前一头成年肉牛的市场价格在1万元以上。而且与一般抵押品不同,在抵押期内多数畜禽产品始终处于生长和繁殖状态,成长性和升值潜力巨大,强化了抵押品对信贷资产的保全功能。以仔牛为例,在经过一年期的饲养后,其市场价格往往可以翻番。

  (二)活体畜禽的市场变现能力强

  畜禽产品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市场需求量大,在现行交易制度与交易场所完备的情况下,动产抵押权的实现成本较低。畜产品消费的不断增长为活体畜禽抵押物价值的保全提供了保障。对于畜牧企业来说,活体畜禽是畜牧企业最大和最具增值价值的资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畜牧企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盈利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烹饪方式的变化、消费人群的变化、人口总量的增加都支撑了畜产品的消费增长。在未来十几年,我国肉类和禽蛋产品将长期保持供大于求的格局。随着畜牧企业销售量的扩大,畜牧企业亟须资金缓解融资问题。而畜牧企业往往缺乏不动产资产,以活体畜禽作为抵押物获得贷款将能大大缓解畜牧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

  然而,在我国,活体畜禽抵押贷款尚未得到推广,这涉及多方面的原因,不仅关系到抵押物本身的原因,在贷前审查、办理贷款手续、银行的贷后管理等方面也存在问题。

  1.活体畜禽的天然属性:容易病亡或丢失。与存货、应收账款等一般性动产不同,活体畜禽还面临疫情威胁、消耗性大等不利因素,容易发生畜禽病亡或丢失。活体畜禽更显示出动产易“动”的特点。一旦发生疫情,将对畜牧企业和放款银行造成较大损失。

  2.贷前审查和办理贷款手续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抵押人提供抵押的资产,应当是抵押人拥有所有权或处分权的财产,抵押人未经所有权人同意,擅自以他人财产设定抵押的,该抵押担保行为无效。贷前审查过程中,存在着抵押资产所有权或处分权不好判断的问题,如果活体畜禽资产未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将使得抵押担保行为无效。

  抵押物若不足值将导致银行无法充分行使债权。活体畜禽作为抵押物,其价值随市场行情变化而变化,可能出现抵押物贬值或毁损灭失等情况。

  在办理贷款手续过程中,存在着活体畜禽抵押登记、资产评估过程不规范的问题。评估机构合理的估值是银行确定放款水平的重要参照,也是抵押物实现其抵押价值的条件。如果评估机构对活体畜禽价值评估过高,将增加银行的风险。参照《物权法》中“企业动产浮动抵押登记机关为抵押人住所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将地方工商部门明确为活体畜禽抵押登记机关,将显著增强活体畜禽抵押登记的可操作性。

  3.银行的贷后管理:风险防控能力有待提高。贷款手续顺利办完后,并不是万无一失了,银行仍需要重视对抵押物的监控,防止抵押物被擅自转移或处理的情况发生。只有不断增强银行的信贷风险防控能力,对抵押物和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加强监控,才能解除银行发挥资产规模效应、提高盈利水平的后顾之忧。

  四、活体畜禽抵押贷款风险防范对策分析

  综上所述,做好活体畜禽动产价值损失的风险防范,在贷前审查、办理贷款手续、银行的贷后管理等方面提高银行的风险防控能力,成为挖掘活体动产抵押物的价值、使动产抵押贷款顺利达成的关键。

  (一)做好活体畜禽动产价值的保全和评估工作

  1.防止畜禽病亡。对办理活体抵押的养殖企业,在办理抵押贷款时,必须向银行提供由当地卫生管理部门出具的健康证明。养殖过程中,畜牧部门将利用兽医检疫网络平台,定期对畜禽进行“健康查体”,严把畜禽出栏检疫关,确保抵押畜禽安全健康。

  2.防止畜禽丢失。金融机构要派遣支农信息员、支农协调员,每周到现场核实畜禽存量。养殖企业、合作社、农户将畜禽出栏的销售计划要提前上报银行,银行信息员在畜禽出栏时进行现场监督,保证货款及时归还银行。

  3.资产评估的就低原则和贷款最高比例限制。按规定,以最近3年平均市场价和最近3个月的平均市场价二者之中的较低者来确定拟抵押活体畜禽的价值,这对于市场价格逐年走高的畜禽产品而言,评估价值明显低于市场价值。且最高贷款额度一般不得超过畜禽资产评估价值的50%,最高不得超过70%,在最大限度上强化了抵押物对银行资产的保全功能。

  4.鼓励作为抵押物的活体畜禽参加保险。为了防范和降低银行和企业的经营风险,河南牧原公司把作为抵押物的活体畜禽向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内乡县支公司投保,如果遇到疫情等重大风险,指定农行为第一受益人。这种保险方式兼顾了借款方和贷款方的利益,有效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可供其他动产抵押贷款借鉴。对参加保险的,银行将在贷款额度、利率水平方面给予优惠。若发生保险理赔,金融机构将优先受偿。

  (二)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动产抵押系统

  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化、网络化登记体系,是保证抵押登记高效、低成本的基础,也是促进动产担保融资业务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

  可以参照美国、加拿大的经验,在省一级政府区域内成立动产抵押登记机构,登记网络覆盖到县一级。目前,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覆盖企业、个人信用情况,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动产抵押登记系统也有相当基础,将来可考虑依托以上任一个系统,建立中国动产担保登记查询系统。信贷人等经常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电脑直接登录数据库进行登记、查询,普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等非经常用户可亲自到登记机构由工作人员登录或通过与登记机构有服务关系的中介组织登录,进行登记和查询。

  (三)银行强化风险预警,增强风险防控预见性

  针对较大的动产抵押案例,为降低银行信贷风险,银行可成立专门的小组,多角度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增强防控预见性。深入分析客户及产品的主要风险,充分利用公司上市外部审计资料和公司财务数据,定期采集反映客户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的财务指标,掌握客户经营情况和所处行业发展现状,制定行之有效的风险预警方案。加强对客户资金和库存的预警预报,坚持对客户的资金流和贷款物资保证度的适时监测,及时关注客户的他行融资情况和对外投资情况,及时预警。

  在贷款手续办理完成后,银行也应做好抵押物的跟踪审查。贷款发放后,信贷人员也应做好定期跟踪检查,向企业了解抵押动产的近期情况。一旦抵押人的行为足以使抵押物价值减少的,抵押权人有权要求抵押人停止其行为、要求恢复抵押物的价值或者提供与减少的价值相当的担保,甚至可以要求其更换抵押物或改变担保方式。做好抵押物的跟踪审查,可以有效避免抵押人擅自出售、出租动产、动产被第三人留置等情形的发生。

  注释

  {1}王君(2007)认为,法律法规制度上的缺陷、银行缺乏应对能力和仓储管理机制缺乏是制约动产抵押贷款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应建立动产抵押担保登记公示平台、完善相关法律细则。尹玉杰(2009)则从银行角度对如何规避动产抵押的法律和操作风险进行了阐述,认为对抵押物适格、抵押人权利、动产抵押公示的审查是有效降低银行风险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安徽省人文重点规划项目.基于风险控制的国有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的流程优化[A]自主创新专题研究.2006,(12).

  [2]陈忠禹.动产浮动抵押制度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A].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10).

  [3]贺生云,夏志平,安颖博,杨世文.构建形式多样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 力促“三农”发展[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9(07).

  [4]林锋.析动产抵押贷款的潜在风险[J].上海农村金融,2003,(1).

  [5]马蔚华.完善动产担保制度 优化金融发展环境[J].中国金融,2006,(7).

  [6]田琰.农村信用社抵押贷款风险防范浅谈[J].时代金融,2012,(6).

  [7]王君.对张家界市动产抵押贷款开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武汉金融,2007,(10).

  [8]张晓娟.动产抵押制度之完善初探[J].现代财经,2008,(2).

  [9]张善杰,邢衍栋,纪秀江.动产抵押的新拓展.金融发展研究,2010

  [10]Frank decker.Legal and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Lien on Wool and Stock Mortgage Act 1843 (NSW)-A Case Study on the Significance of Property Law for Understanding EconomicDevelopment,The;Decker,Frank.12 Legal Hist.151(2008)

  作者 梁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