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如何失去创业精神
- 来源:汽车观察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创业精神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4-22 15:25
A=Automotive Observer
L=Li gang 李 纲
A:关于通用汽车如何走入困境的分析,中外管理学界和媒体,早有洋洋洒洒的分析和报道。相当一部分讨论都是在探讨工会和公司博弈所产生的后果。您能否从管理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呢?
L:我对通用汽车一直比较关注,看过很多管理学界和业界人士对其走下坡路原因的分析评述。这里我引用我认为比较中肯的Adizes Institute总裁Ichak Adizes博士的分析。他认为通用走向没落的原因是因为固步自封,失去了活力。一个组织如果失去了创业的朝气,就会眼光向内,更斤斤计较于内部的事务,而失去对外部市场的关注。当市场出现非常情况的时候,如信用危机,公司必然会破产。并不是金融危机使通用破产,通用的败象早已存在,金融危机只不过加速了破产的过程。通用的破产在于其本身早已失去创业精神,病入膏肓,进入了垂暮状态。
A:那么通用是怎样失去它的创业精神呢?
L:我认为主要有五个原因。第一,如果一家公司的市场份额比竞争对手大出很多,就容易滋生自满情绪。通用在二十年前拥有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就像奥运冠军整天跟业余选手比赛,随便一发力就把对手拉下很远,“感觉良好”使它不再快跑,失去了创业精神。
第二,丰田1997年推出的普锐斯是世界上第一款商业量产的混合动力车。其实,通用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投资3.5亿美元进行电动汽车的研究,在1996年推出了EV1。但当时还有一些技术瓶颈有待突破,而就在技术突破的前夜,通用却对形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在2000年停止生产EV1,2002完全关闭电动车业务。随后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当时赚钱更多的SUV开发上。结果,眼光短浅导致决策失误,失去了创新的领导地位和巨大的市场。
第三,组织架构的含义在于职责和权力怎样在一个组织内分配。当组织变得足够大的时候,就必须转化为分权式管理。而通用如此巨大却坚持集权式的组织架构,使高层彻底与基层业务分割,在这样的情况下,领导者就只能依赖用数字来管理。
第四,一个组织的领导者的风格决定该组织的企业文化。为了保证有一个鼓励创业精神的文化,必须有富有创新精神和长远眼光的领导者,带领企业不断推动其边界向更大的范围延伸。可惜在通用我们看不到这样的领导。通用汽车过去的五任CSO,除了Rober Stemlml以外,其余全是财务会计背景出身。这种背景的管理人员,一般不具有创造性的高瞻远瞩眼光的战略家,而是精于数字的事务性管理人员。他们倾向于眼睛盯住面前的仪表盘,而不是前方的道路。
第五,期望和预期之间的差距决定领导者的心理年龄。如果期望高于预期,就表明领导者有年轻的心理。如果预期等于期望就表明领导者的心理走向衰老。在通用的文化里,所期望的就是已经预期能得到的。所以为什么要在平静的池水里掀起波澜,要变革呢?可以看出领导者的心理已垂垂老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