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色之“涂”
- 来源:汽车观察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汽车颜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4-22 15:43
汽车颜色的多样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汽车颜色的增多对将汽车漆调色员的调色工作带来了更高的挑战。
北京的堵车情况困扰已久,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静宋扬凭借着娴熟的驾车技术和对路况的熟悉准时来到公司。面对着五颜六色的油漆,他又开始了一天紧张而又有趣的忙碌。静宋扬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别看年龄不大,可早已是杜邦高性能涂料部汽车修补漆颜色技术代表。
从业人员水平层次不齐
踏入这个行业既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从小对颜色就有着特殊的喜爱,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和这个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就深深喜欢上了这个行业。
汽车颜色修补是一个新型的行业,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由于进入门槛较低,导致市场上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目前主要在中、低档修补漆市场。
“汽车漆颜色调配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灵活性很高且非常严谨的工作,对从业人员有一定的要求。”静宋扬告诉《汽车观察》记者。
“首先,色盲或色弱的人是不能从事此项工作的,因为会对颜色判断的准确性产生影响。”静宋扬边调色边说,要调配出匹配的颜色,还有一些更重要的条件,人员一敏锐的颜色观察力,对色彩理论的深入理解、熟知色母特性、独立开发颜色配方的能力;产品一优良完整的色母(颜料)系统及相关配套的辅料产品;设备一各种调色工具和仪器的配合应用;工艺一熟练的微调技巧、喷涂标准色板的能力等等。“这些环节相互关联,对调色工作都很重要。尤其是经验调色法,对从业人员对颜色敏锐度的要求就更高。”
所谓的经验调色法,顾名思义,是指完全凭借调色员所掌握的经验,用肉眼来判断漆膜内所含颜料的种类、金属颗粒的大小、颜色偏差等信息进行颜色调配。“此方法需要经验的积累,因而个体差异较大,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调色技师都使用经验调色法完成调色工作,从而也使调色工作变得更加灵活。”身边杜邦高性能涂料部汽车修补漆颜色技术代表曹梅补充道。
相对经验调色法还有一个仪器调色法。而仪器调色法是指应用专业的仪器来测量和使用专业的颜色分析系统得出颜色配方及各角度的颜色数据,但通过仪器分析所得的结果有时会与通过肉眼观察所得的结果不一致,特别是含有金属颗粒的颜色。
“仪器的测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终还是要配合肉眼来判断颜色的匹配程度,但仪器仍然能为调色员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帮助调色人员更快捷,更准确的匹配好颜色。”静宋扬强调道。
个性化需求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消费者除了对汽车的品牌、外形、操控性、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更加重视,还对汽车颜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体现个性化的需求和时尚的展示;同时汽车颜色也已逐渐成为汽车生产商吸引顾客的一大卖点。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高性能涂料汽车修补漆系统中国区技术培训经理刘玮向《汽车观察》记者介绍道。
从杜邦对2009年全球汽车油漆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出,黑色、白色、银灰色系依然是目前汽车市场上的主流颜色。
但是糖果色、粉红色、香槟色、钛金属灰色、酒红色、苹果绿、柠檬黄、带有幻彩效果的珍珠漆、金属质感很强的银粉漆等靓丽颜色等新颜色的不断涌现,我们从公路和停车场上色彩斑斓的车辆中也见证了这种变化。这一趋势在未来将更加明显。刘玮肯定的说。
国内同样也有这一现象,“2010年车身的主流色彩仍为黑色、银灰色。与2008、2009年相比,黑色获得认同的比例有所上升,红色与葡萄紫的支持率略有上升,而白色、深浅两种蓝色、橙色则有所下降。”新华信汽车营销解决方案副总经理郎学红介绍,“但是双色组合成为2010年汽车流行色的一大关注点。”
“这种现象的出现,将给汽车漆调色员的调色工作带来了更高的挑战,尤其是在汽车颜色修补上”。刘玮说道汽车修补漆则是在汽车进入到市场后,在汽车使用阶段,由于车辆发生事故碰撞损坏,或环境气候及长期使用等因素,造成漆膜老化、磨损、失去原有光泽等,需要对汽车漆面进行修补、复原或翻新。由于此时汽车仪表、电器电路、内饰、玻璃、各种塑料橡胶管线、零件等已装配好不能承受高温烘烤。不像涂“高温漆”那样,其涂装作业对象是尚未装配任何零部件的金属车体,喷涂油漆后需对车体进行高温烘烤。可以承受130摄氏度以上的烘烤。
另外汽车修理厂设施设备很难也没有必要达到汽车生产企业喷涂高温漆所要达到的作业条件,汽车修补漆在使用上必须适合修补作业的要求和特点,因此汽车修补漆被设计成能够低温烘烤(一般为60摄氏度)的油漆,需要使用固化剂或活化剂来引发和加速油漆分子发生交联反应。所以这样的油漆也被称为汽车“修补漆”或“低温漆”。
汽车保险杠或其他的非金属组件由于不能承受高温烘烤,在原厂所使用的也是低温漆,由于干燥条件的不同以及原材料本身的差异,所以车辆在刚出厂的新车状态时,保险杆和塑料组件的颜色就与金属车身有差异。
“高温漆”和“低温漆”两者既有相同点,也有明显区别。首先两者都是用于汽车车身保护装饰的油漆,都会对车身具有防护、防锈、阻隔封闭、填充、耐候、装饰等功能,都是通过涂装烘烤程序,将液态涂料通过物理化学反应过程转化为固态的漆膜,在油漆的总体性能上没有太大区别。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高性能涂料汽车修补漆系统中国区产品经理魏璩辉告诉《汽车观察》记者。
技术短板
行业的技术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汽车修补漆行业能否获得更大的市场机遇。
对修补人员技术来说,准确和高效的配色依然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指标,因为这道工序是决定一项修补工作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张先生最近很郁闷,前段时间开车去外地,不小心把车前门给碰掉一层皮,由于该车是三工序珍珠颜色,该颜色的修补难度较大,他已经来这里修补了多次,但还是存在一定的色差。
面对张先生的这种情况,《汽车观察》记者走访了多家4S店。“这是技术缺陷”4S店的人说。事实上,这个简单的个案反映了目前国内汽车修补漆市场的状况。
杜邦高性能涂料部汽车修补漆颜色技术代表曹梅在接受《汽车观察》记者采访时介绍,十多年前,汽车漆的颜色只有500余种,随着汽车业的蓬勃发展,汽车漆的颜色逐渐丰富起来,越发绚丽多彩。到目前为止,汽车漆的颜色至少有6万种之多。然而,颜色种类的繁复亦直接增加了颜色调配的难度,加之特殊效果颜料的使用、新喷涂工艺的应用,使得颜色调配难度不断升高,使得修补工作中的“色差”现象也随之增多。
那么,如何才能改善这一现状呢?对此,曹梅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首先应该有所需的颜料支持,不断引入所需的特种颜料,如杜邦公司高性能涂料部今年就为中国市场引进了10余种特种珍珠颜料,为不断出现的疑难颜色提供了解决方案,此外,测色仪的推广应用也在不断提升汽车漆调色的技术水平。
其次,就是对从业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其专业技能。据悉,杜邦在各地每年都会安排过百期的培训,“现时国内调色员的调色技术水平完全不比国外差,甚至更高,因为我们大多是专职的调色员,而欧美等国则是喷漆工自己调色。”曹梅表示,遗憾的是仍有很多漆工师傅没有机会出来参加培训。
最后,曹梅指出,目前的主要差距是国外的“驳口”工艺应用比国内更普及,这是最根本的一点。“如果国内也像国外一样普及‘驳口’技术的应用,相信颜色色差现象定会大大减少,客户对修补漆颜色的满意度将会大幅提升。”
……
北京的堵车情况困扰已久,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静宋扬凭借着娴熟的驾车技术和对路况的熟悉准时来到公司。面对着五颜六色的油漆,他又开始了一天紧张而又有趣的忙碌。静宋扬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别看年龄不大,可早已是杜邦高性能涂料部汽车修补漆颜色技术代表。
从业人员水平层次不齐
踏入这个行业既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从小对颜色就有着特殊的喜爱,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和这个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就深深喜欢上了这个行业。
汽车颜色修补是一个新型的行业,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由于进入门槛较低,导致市场上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目前主要在中、低档修补漆市场。
“汽车漆颜色调配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灵活性很高且非常严谨的工作,对从业人员有一定的要求。”静宋扬告诉《汽车观察》记者。
“首先,色盲或色弱的人是不能从事此项工作的,因为会对颜色判断的准确性产生影响。”静宋扬边调色边说,要调配出匹配的颜色,还有一些更重要的条件,人员一敏锐的颜色观察力,对色彩理论的深入理解、熟知色母特性、独立开发颜色配方的能力;产品一优良完整的色母(颜料)系统及相关配套的辅料产品;设备一各种调色工具和仪器的配合应用;工艺一熟练的微调技巧、喷涂标准色板的能力等等。“这些环节相互关联,对调色工作都很重要。尤其是经验调色法,对从业人员对颜色敏锐度的要求就更高。”
所谓的经验调色法,顾名思义,是指完全凭借调色员所掌握的经验,用肉眼来判断漆膜内所含颜料的种类、金属颗粒的大小、颜色偏差等信息进行颜色调配。“此方法需要经验的积累,因而个体差异较大,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调色技师都使用经验调色法完成调色工作,从而也使调色工作变得更加灵活。”身边杜邦高性能涂料部汽车修补漆颜色技术代表曹梅补充道。
相对经验调色法还有一个仪器调色法。而仪器调色法是指应用专业的仪器来测量和使用专业的颜色分析系统得出颜色配方及各角度的颜色数据,但通过仪器分析所得的结果有时会与通过肉眼观察所得的结果不一致,特别是含有金属颗粒的颜色。
“仪器的测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终还是要配合肉眼来判断颜色的匹配程度,但仪器仍然能为调色员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帮助调色人员更快捷,更准确的匹配好颜色。”静宋扬强调道。
个性化需求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消费者除了对汽车的品牌、外形、操控性、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更加重视,还对汽车颜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体现个性化的需求和时尚的展示;同时汽车颜色也已逐渐成为汽车生产商吸引顾客的一大卖点。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高性能涂料汽车修补漆系统中国区技术培训经理刘玮向《汽车观察》记者介绍道。
从杜邦对2009年全球汽车油漆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出,黑色、白色、银灰色系依然是目前汽车市场上的主流颜色。
但是糖果色、粉红色、香槟色、钛金属灰色、酒红色、苹果绿、柠檬黄、带有幻彩效果的珍珠漆、金属质感很强的银粉漆等靓丽颜色等新颜色的不断涌现,我们从公路和停车场上色彩斑斓的车辆中也见证了这种变化。这一趋势在未来将更加明显。刘玮肯定的说。
国内同样也有这一现象,“2010年车身的主流色彩仍为黑色、银灰色。与2008、2009年相比,黑色获得认同的比例有所上升,红色与葡萄紫的支持率略有上升,而白色、深浅两种蓝色、橙色则有所下降。”新华信汽车营销解决方案副总经理郎学红介绍,“但是双色组合成为2010年汽车流行色的一大关注点。”
“这种现象的出现,将给汽车漆调色员的调色工作带来了更高的挑战,尤其是在汽车颜色修补上”。刘玮说道汽车修补漆则是在汽车进入到市场后,在汽车使用阶段,由于车辆发生事故碰撞损坏,或环境气候及长期使用等因素,造成漆膜老化、磨损、失去原有光泽等,需要对汽车漆面进行修补、复原或翻新。由于此时汽车仪表、电器电路、内饰、玻璃、各种塑料橡胶管线、零件等已装配好不能承受高温烘烤。不像涂“高温漆”那样,其涂装作业对象是尚未装配任何零部件的金属车体,喷涂油漆后需对车体进行高温烘烤。可以承受130摄氏度以上的烘烤。
另外汽车修理厂设施设备很难也没有必要达到汽车生产企业喷涂高温漆所要达到的作业条件,汽车修补漆在使用上必须适合修补作业的要求和特点,因此汽车修补漆被设计成能够低温烘烤(一般为60摄氏度)的油漆,需要使用固化剂或活化剂来引发和加速油漆分子发生交联反应。所以这样的油漆也被称为汽车“修补漆”或“低温漆”。
汽车保险杠或其他的非金属组件由于不能承受高温烘烤,在原厂所使用的也是低温漆,由于干燥条件的不同以及原材料本身的差异,所以车辆在刚出厂的新车状态时,保险杆和塑料组件的颜色就与金属车身有差异。
“高温漆”和“低温漆”两者既有相同点,也有明显区别。首先两者都是用于汽车车身保护装饰的油漆,都会对车身具有防护、防锈、阻隔封闭、填充、耐候、装饰等功能,都是通过涂装烘烤程序,将液态涂料通过物理化学反应过程转化为固态的漆膜,在油漆的总体性能上没有太大区别。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高性能涂料汽车修补漆系统中国区产品经理魏璩辉告诉《汽车观察》记者。
技术短板
行业的技术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汽车修补漆行业能否获得更大的市场机遇。
对修补人员技术来说,准确和高效的配色依然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指标,因为这道工序是决定一项修补工作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张先生最近很郁闷,前段时间开车去外地,不小心把车前门给碰掉一层皮,由于该车是三工序珍珠颜色,该颜色的修补难度较大,他已经来这里修补了多次,但还是存在一定的色差。
面对张先生的这种情况,《汽车观察》记者走访了多家4S店。“这是技术缺陷”4S店的人说。事实上,这个简单的个案反映了目前国内汽车修补漆市场的状况。
杜邦高性能涂料部汽车修补漆颜色技术代表曹梅在接受《汽车观察》记者采访时介绍,十多年前,汽车漆的颜色只有500余种,随着汽车业的蓬勃发展,汽车漆的颜色逐渐丰富起来,越发绚丽多彩。到目前为止,汽车漆的颜色至少有6万种之多。然而,颜色种类的繁复亦直接增加了颜色调配的难度,加之特殊效果颜料的使用、新喷涂工艺的应用,使得颜色调配难度不断升高,使得修补工作中的“色差”现象也随之增多。
那么,如何才能改善这一现状呢?对此,曹梅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首先应该有所需的颜料支持,不断引入所需的特种颜料,如杜邦公司高性能涂料部今年就为中国市场引进了10余种特种珍珠颜料,为不断出现的疑难颜色提供了解决方案,此外,测色仪的推广应用也在不断提升汽车漆调色的技术水平。
其次,就是对从业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其专业技能。据悉,杜邦在各地每年都会安排过百期的培训,“现时国内调色员的调色技术水平完全不比国外差,甚至更高,因为我们大多是专职的调色员,而欧美等国则是喷漆工自己调色。”曹梅表示,遗憾的是仍有很多漆工师傅没有机会出来参加培训。
最后,曹梅指出,目前的主要差距是国外的“驳口”工艺应用比国内更普及,这是最根本的一点。“如果国内也像国外一样普及‘驳口’技术的应用,相信颜色色差现象定会大大减少,客户对修补漆颜色的满意度将会大幅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