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融资下的钢铁企业开展保兑仓业务的风险防范

  保兑仓作为银行提供的一种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产品,在实务操作过程中,每个银行具体的操作方式和内容不尽相同,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一般来讲,保兑仓业务是一种以银行信用为载体,由经销商向银行缴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银行开具以经销商为付款人、生产商为收款人具有一定信用额度的银行承兑汇票,作为经销商采购商品的预付款,由银行控制发货权的供应链融资业务。保兑仓业务主要有银行、生产商、经销商、仓储方四方模式和银行、生产商、经销商三方模式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区别在于,第二种模式卖方也充当了仓储方的角色。本文以第二种模式介绍钢铁企业开展保兑仓业务及风险防范。

  一、钢铁企业开展保兑仓业务的动因及意义

  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钢铁企业的销售压力大。与此同时,经济形势不景气,下游经销商融资比较困难,急需资金周转。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推出针对大中型钢铁企业供应链融资的保兑仓业务可谓适逢其时。开展保兑仓业务对参与各方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一)钢铁企业(生产者)

  钢铁企业可以通过经销商扩大钢材销售量,提高钢材市场占有率,锁定销售渠道,获得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减少应收账款资金占用,加快货款回笼、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经销商

  对经销商来说,以上游钢铁企业为依托,银行为其融资提供便利,可缓解现款购货造成的资金压力,通过大批量订货获得价格优惠,赚取更高利润。

  (三)银行

  对银行来说,提供钢铁企业产业链保兑仓融资业务,可以增强产业延伸的金融服务能力,增加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赚取一定的服务费及潜在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收益,获得经销商的保证金存款,掌握着发货权,具有风险控制优势。

  二、钢铁企业开展保兑仓的业务操作

  保兑仓业务看似简单,但由于涉及钢铁企业与经销商的购销业务,以及钢铁企业、经销商、银行三方的产业链融资业务,在操作和风险防范方面与一般融资业务相比要复杂一些。保兑仓业务操作的主要内容是:

  (一)选择可以进行保兑仓融资业务的经销商

  钢铁企业根据下游经销商的信用情况和产品销售战略,筛选作为保兑仓融资对象的经销商。选定经销商后,钢铁企业按内部程序审批。

  (二)向银行办理保兑仓业务

  经销商与钢铁企业签订钢材购销合同后,经销商向银行提出保兑仓融资申请,银行按照内部程序申报内部授信审批流程,银行批准同意后,可以着手签订三方协议。经销商向银行缴纳采购标的金额30%的保证金,具体比例每个银行可能有所差异。

  经销商缴纳保证金后,在授信额度内,向银行申请开出以钢铁企业为收款人的银行承兑汇票,钢铁企业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后,根据生产情况组织生产。

  (三)履行三方协议,承担相应风险

  钢铁企业对钢材标的金额与经销商缴纳初始保证金及后续存入的保证金的差额,承担偿还差额的义务。也就是说,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时,如果经销商违约,存入的保证金不足以兑付其开立的银行承兑汇票,钢铁企业必须予以兑付。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会牢牢控制与银行承兑汇票等值的发货权。钢铁企业收到经销商开立的银行承兑汇票后,发多少货,何时发货,都由银行决定。银行根据经销商存入银行的保证金,向钢铁企业开出发货通知书,钢铁企业根据银行的发货要求,按时足额发货,不得超发。

  三、钢铁企业开展保兑仓业务的风险点

  钢铁企业作为保兑仓融资业务的重要参与方,在给自己带来扩大销售、加速回笼资金的同时,也带来一定风险,主要风险点如下:

  (一)钢铁企业超发钢材的风险

  根据三方协议的约定,钢铁企业要按照银行的发货通知书中的发货时间和发货金额发货,不得超发。所以发货是保兑仓业务的一个重要风险点。如果钢铁企业超发钢材,经销商虽销售钢材但没有续存保证金,或者经销商资金断裂、破产或故意欺诈导致到期不能兑付在银行开具的银行承兑汇票,钢铁企业要按照三方协议的规定承担兑付差额和违约金,如不支付,银行可以起诉钢铁企业违约。

  (二)信息披露的风险

  钢铁企业承担补差的责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融资担保行为,即经销商向银行融资,钢铁企业为其提供融资担保。特别是对上市公司而言,若不进行信息披露,存在信息披露的风险。

  (三)发货通知书伪造的风险

  由于钢铁企业根据银行的发货通知书进行发货。存在钢铁企业经办人和经销商串通伪造发货通知书的风险,导致钢铁企业蒙受损失。

  (四)钢铁企业保兑仓内部控制失效的风险

  由于保兑仓业务涉及到钢铁企业的销售、财务、内控、法律等部门,容易出现职责分工不明,大家都管又都没有管好的现象,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四、风险防范策略

  (一)制定保兑仓业务管理办法

  由于存在超发钢材和兑付差额的重大风险,钢铁企业要加强保兑仓业务的管理,建立风险管理机构,制订保兑仓业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保兑仓经销商客户的准入条件、业务审批流程、经销商融资敞口的确定(三方融资协议中经销商在保兑仓授信银行开立的银行承兑汇票金额扣除所缴纳的保证金后的余额)、与银行定期对账的机制、经销商向钢铁企业提供反担保等条款。

  (二)严控发货,禁止超发

  超发货物是保兑仓业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风险点。钢铁企业要严格按照银行开来的发货通知书中发货金额按时发货,禁止出现实际发货金额超出银行发货通知书中规定金额的现象。钢铁企业要对违反保兑仓业务操作的相关业务部门和人员给予严厉处罚。

  (三)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钢铁企业向银行提供差额承兑的责任,本质上是为经销商提供融资担保,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做好信息披露工作,避免被上级部门处罚。

  (四)加强保兑仓业务的审计监督

  钢铁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要定期对保兑仓业务开展内控检查和审计,切实加强防范风险。

  (五)加强保兑仓业务知识的学习

  钢铁企业的销售、仓储及财务等部门的业务经办人员,要认真学习保兑仓三方协议相关条款及内部保兑仓管理制度,把握好保兑仓业务的关键环节和风险点,避免由于不熟悉业务导致操作层面风险出现。

  主要参考文献:

  [1]官学林.银行保兑仓业务的法律风险及防范[J].金融纵横.2009,8.

  [2]甄莹,芦玮.如何在钢材贸易中规范操作保兑仓业务[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23.

  张洪光(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责编:梦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