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整合研究
- 来源:国际商务财会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价值链,预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17 12:11
【摘要】传统的全面预算管理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企业内外部组织结构不断优化的大环境中,其只注重近期的可获利益而未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的缺陷已经显现,如果整合价值链思想,就可以通过价值链分析使预算目标与战略目标联系起来。本文阐述了价值链与全面预算的整合及整合的优势,分析了价值链与全面预算管理整合的具体步骤。
【关键词】价值链整合预算
传统的全面预算管理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企业内外部组织结构不断优化的大环境下,其缺陷已经显现,那就是利润最大化的预算目标的完成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导致企业只注重近期的可获利益而未考虑企业的长期成长目标。因此,今后企业的重心就要由内部的短视预算管理转变为深层战略管理,并整合价值链概念,紧紧围绕各项流程作业,通过协调企业与客户、服务商、分销商和供应商的关系使企业认识到整个价值链上价值增值的可能性和重要性,进而优化价值链,以提高其作业产出,减少作业消耗,实现整个价值链的低成本或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价值链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整合是以价值链管理理念为指导,将价值链的思想贯穿于企业的整个运作流程,通过价值链分析使预算目标与战略目标联系起来,把管理的重心深入到作业层面,使预算指标和责、权、利联系起来,把战略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上。这就需要企业再度编制全面预算,再度规划它的执行与控制,建立考评与激励机制,再度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价值链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整合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控制为特征的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它的依据是企业的战略规划,基础是量化的、综合的、涵盖企业经营全过程的全面预算。按照内容分类,主要包括财务预算、经营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全面预算管理主要用于协调、控制和考核,是推行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基础,同时发挥配置企业各种资源的管理作用,如合理配置业务、信息、人力资源和资金等资源。还可以结合企业战略目标构架业绩评价体系,完成企业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
那么,如何保证企业的战略目标符合长远发展规划,这就需要对其进行价值链分析。而价值链是企业为客户生产有价值的产品和提供服务而发生的一系列的价值增值活动。因为企业最终向客户交付产品和提供服务都必须经过研发、生产、市场营销等活动,即一系列作业。每当企业完成一项作业,一定的资源就会被消耗,会对最终产品产生价值增值的作用,一系列作业都应该成为企业产品价值增值的动力,最终产品凝结了各个作业链所形成的提供给客户的价值,这一价值的形成和增值过程就叫做价值链。所以,作业链就表现为价值链,即作业的转移伴随着价值的转移。
价值链理论与全面预算管理理论的整合体现在横向、纵向和内部,因为价值链分析就包括这3方面。具体的融合体现在:
横向价值链与全面预算管理的融合体现在制定企业战略上,企业主要通过对外部环境的分析,明确企业的优势与不足,将全面预算与企业战略目标紧紧绑定。
纵向价值链与全面预算管理的融合体现在制定竞争战略和编制采购预算、销售预算上。企业主要通过从取得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消费这一个整体价值链上来分析产品的成本和收入,从而达到以最少的成本完成供应链的最优化。即体现为价值链上每一个环节的增值,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战略。
内部价值链与全面预算管理的融合体现在编制经营预算上,为合理配置资源,企业主要通过对生产、设计、营销、服务等价值链的活动,区分出增值的和非增值的活动,在作业识别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优化作业流程,编制全面预算管理的作业预算。根据以上分析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后,再依次规划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并通过定量预算的方式合理配置企业的资源。
二、价值链与全面预算管理整合的优势
(一)突出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
将价值链与全面预算管理整合后,可以联结核心企业价值链上的整个物料供应、营销、企业服务、运输和顾客环节,一切以企业战略目标出发,通过对企业内外部价值链的分析,消除非增值作业,通过整合和优化价值链后,创造出该企业的低成本或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最终突出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
(二)整合作业流程,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将价值链与全面预算管理整合后,在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在强调价值增值的驱动下,将较为有限的资源分配到能够充分创造最大价值的、属于其生产经营的关键作业流程上,并控制和监督这些关键作业流程。同时注重企业外部价值链上的活动优化,提高企业的业务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传递效率和增值,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更有利于取得全面的预算管理信息
将价值链与全面预算管理整合后,预算编制过程中可以集企业的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于一体。外部信息主要通过横向价值链分析来获得竞争对手的信息,以及通过纵向价值链分析获得客户和供应商的信息;而内部信息则主要通过内部价值链分析。企业将以上内外部信息进行集成分析后,可以更全面的取得预算管理信息。
(四)扩充了预算评价方法
将价值链与全面预算管理整合后,不仅要利用财务指标和定量分析方法考评全面预算的实施,还要利用非财务指标和定性分析方法考评价值链分析后的流程再造与优化。处于复杂市场中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利用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进行考核会更具说服力。
三、价值链与全面预算管理整合的步骤
(一)进行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与全面预算管理整合的起点必须从价值链分析开始。首先,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分别识别企业的涵盖有5个主要活动的投入性、生产作业、产出性、销售和服务活动,以及还涵盖有4个辅助活动的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和基础性设施活动;然后,可以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进行价值链分析,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制定业绩考核指标。最后,从内部价值链的角度对企业的各项主要作业和辅助作业进行分析,识别出增值作业,优化增值作业流程,提高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
(二)根据战略目标编制全面预算
在上述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具体的预算目标,充分考虑刚性和柔性地合理分配各项预算支出,编制作业预算、财务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
(三)全面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预算编制完成之后,如果不能有效地执行,则无法完成预算目标,也就不能发挥预算在企业中的作用。作为预算执行主体的各责任中心要与企业横向、纵向及内部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建立信息的沟通和反馈,并借助于ERP等信息化手段协助预算的执行。而预算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预算管理的效用大小,所以必须要对预算的执行进行价值链分析基础上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面控制,通过分析作业差异,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偏差,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当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还要对预算进行适时的调整。
(四)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考评和激励
在预算执行和控制完成后,如果没有对其情况进行考评和采取激励措施,就难以激励员工完成预算目标。在预算考评时,既要考核预算的完成程度还要考核预算完成的准确程度。在预算考评指标的选择上,既要有财务指标还要有综合各方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平衡计分卡和关键业绩指标等非财务指标,最后编制责任中心的业绩报告。同时,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激发各作业中心和部门的积极性,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1]荆玉丽.基于价值链管理的会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
[2]商晶.价值链视角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
[3]钱国林.浅析价值链会计的涵义及职能探讨[J].今日科苑,2006,(11).
高樱(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会计学院) 责编:险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