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 会计是关键
- 来源:国际商务财会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会计,监督,贪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17 13:15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这是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在当今社会中,人人都离不开经济,人人都需要用会计观念理财。上至国家,下到单位(企业)、家庭及个人,谁能利用会计理好财,就会经济发展、效益提高,安居乐业、国强民壮。否则,必然经济混乱、效益低下、贪腐成风,欺诈横行、道德败坏、民不聊生,何谈国泰民安?有些国家发生经济危机、金融海啸,有些企业破产倒闭,其根源莫不来自会计工作的失利。
一、反贪腐中的会计问题
长期从事财会工作人员会体会到上级考查工作时,首先要看其会计工作。如果财会制度健全,执行有力、账簿清楚、凭证手续齐全,资产管理条理有序、账实相符,核算清楚,报表清晰,而且人员素质高,其问题就较少;相反如果财会制度不健全、手续欠缺、管理混乱、账实不符,核算不清、资产不实、浪费严重,不仅成本高效益低,而且其他问题多多,人的精神面貌及文化素也不会高。因为会计混乱、财产不清为贪腐滋生创造了条件。
早在1494年威尼斯卢卡·巴其阿勒发表复式记账后,歌德颂扬说:它是人类智慧的绝妙创造,每个精明的商人从事经济活动都必须应用它。现在看来不仅“精明的商人”在利用它管理经营核算效果,促进经营效益提高。而那些贪腐分子也想尽办法利用会计功能达到他们豪夺财富的目的。
例如黄金大贪宋文代为了便于盗取企业资产,故意搞乱财务管理,财务部门不知道公司出货、收款等事务,所在企业乾坤公司多年不盘点等,使投资损失、金银加工损耗和黄金白银存货短缺总计达5000多万元。这样的会计环境,为宋文代贪腐创造了条件。再以京沪高铁为例,被挪用资金高达1.87亿元,16家施工单位虚开伪造发票1297张,金额高达3.24亿元。5600余万元工程款提前结算。5558万元保证金未扣回难以追还……这些问题产生都与会计工作有关。
近期,审计署又公布了对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及中石油所属9单位的经济问题,违规招标涉合同额达260亿;大唐下属企业私设小金库为领导发奖金;中海集团存未下拨财政预算款8亿多元;航天科工集团下属公司违规外借资金2.5亿、下属单位少缴税款近1222万元。当然这些事例的主犯是单位领导,但会计管理的薄弱混乱难以免责。
又如2013年3月7日华锐风电出人意料地主动自爆“会计差错”家丑,其中最重要的净利润数据。原财务报表数为7.75亿元,差错为多报1.68亿元,差错比率为-21.7%。该公司为了造假,部分生产人员进行了虚假出入库操作,部份客服人员提供了虚假的吊装报告,部分财务人员依据虚假报告进行了账务处理。显然这是生产部门、客房部门和财务部门配合默契的造假流水线,单凭财务部门无法完成虚增收入和利润,背后一定是大领导,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这说明任何单位的财务造假,都离不开会计的协助。正如人们所说“贪腐乱政,会计做帮凶”,会计不帮忙贪腐难以实现。
大量事实说明会计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使国家或企业兴旺发达、事业有成,实现中国梦。可见,“会计不牢,地动山摇”。要实现中国梦,会计这块阵地不可轻视、不可不管、不可不坚。
二、反腐倡廉会计是关键
笔者不禁想到,会计既然能被贪腐分子所利用,成为他们的帮凶,难道我们就不可利用会计在源头上加以控制吗?众所周知,审计在反腐倡廉斗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立下了汗马功劳,得到了人民赞扬。但审计是事后的、是在贪腐发生之后才去查去审,而且审计面极其有限。我们为什么不充分发挥会计的作用呢?会计站在风口浪尖上,敢于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其作用会远远大于审计。因为会计是事前控制,随时可以发现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贪腐及其他损害国有资产的行为,可做到防患于未然。对此,笔者建议财政部门应加强会计管理、实施财务监督,强化队伍建设,给财会人员撑腰,为财会人员作主,将会计融入反腐大局,在反腐倡廉中发挥积极作用,坚持原则“把好关”。
(一)明确会计职责,强化监督意识
我国《会计法》明确规定:会计是在单位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遵照相关法规,运用专门方法(含复式记账法),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活动,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考核分析计划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协助单位负责人实现经营目标,向利益相关方提供财务会计报告,并接受社会监督。也就是说,会计必须在国家法律的约束下,按会计制度、准则的规定进行核算与报告。当前存在主要问题是会计监督职能发挥不够,主要根源是有些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实施监督行为支持不够,对所谓“不听话的会计”打击报复,甚至辞退开除。故有的会计明哲保身对贪腐行为不闻不问,反正自己不拿不贪,别人怎么干咱不管;有的可能得了点蝇头小利,而积极出谋卖力,个别人员也可能同流合污。许多会计对贪腐行为非常气愤,但无回天之力,只能向纪检部门举报或辞职。因此,当前政府部门急需对会计监督职能给予支持,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堵绝贪腐漏洞。
(二)完善会计监督举报制度
尽管我国的《会计法》明确规定“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但是有效的举报制度和处理程序并没有建立起来,很多参与贪污造假的会计人员本身并不愿意充当帮凶的角色,只是迫于工作和领导的压力,不这么做,就保不住饭碗。因此,明确会计职责的同时,完善会计监督举报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这一点美国财会界的做法似乎可给我们启发。2001年创下记录的美国世界通信利用会计造假虚构的利润案,既不是由证券监管部门SEC发现的,也不是由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审计师发现的,而是由3个内部财务人员发现的,他们不计个人安危,排除困扰,顶住压力,才将世界通信的舞弊罪行昭示于天下。而随后出台的《萨班斯法案》更是将“保护提供欺诈证据的公众公司的雇员”写进了301条款中,使他们有权利直接发匿名举报信给监管机构,并且还配有专门的软件,可以直接跟踪举报进程,查看处理结果。因此,建议有关部门营造一个有助于员工投诉的内外部环境,完善会计监督举报制度和处理程序,形成一个监督和改进的一个良性循环。
(三)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会计的正能量
当前我国从事财会工作人员约1600多万,这些人员责任重、工作难、权力小、风险大。特别是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会计,不敢向不良行为做斗争。希望财会主管部门要为财会人员的正义行为给予支持。让他们敢于站出来向贪腐行为做坚决斗争。对那些己深陷贪腐陷阱的会计,党和国家首先应给他们改正自新的机会,其次给政策,只要将贪腐的国家资财,归还国家,就应既往不咎,立功者可受奖。堡垒最容易从内部突破,使他们成为一支防腐倡廉生力军。在反腐倡廉中应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广大财会人员认识,明确当前进行的反腐倡廉斗争,是关系到国家命运人民前途问题。明确会计职责和任务,党和人民委托,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同时也要明确会计工作应接受人民监督。那些与贪腐分子狼狈为奸或利用职权进行贪腐的会计,应认清面临风险,弃暗投明才是出路,否则是不会有好下场。
会计人员在大是大非面前特别要提高识别风险能力,认清肩负的责任、明确党和国家的重托,在防腐倡廉中发挥会计正能量,起促进作用。会计人员何去何从至关重要,不要谜失方向、走错路坐错车,葬送自己的前途和家庭的幸福。
阎莹 高立法(北京城市学院) 责编:梦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