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态度的钓鱼媒体

  • 来源:垂钓
  • 关键字:垂钓,媒体
  • 发布时间:2015-06-02 15:23

  2014年6月18日,德国《明镜周刊》通过“《明镜》在线”公开了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提供的55份NSA秘密文件的原件,揭露出美国安全机构从事间谍活动的秘密,包括其在德国境内所实施的大量窃听活动,这在德国乃至全世界引起了巨大轰动。在公开文件的同时,《明镜》明确表态——此举是“为了联邦政府的利益”,“新闻记者的义务是对公众做出解释,因此我们决定公开文件”,但“对姓名、电邮地址、电话号码以及在一些个例中的具体间谍对象,我们做了一些规避”。

  这已经不是《明镜》第一次揭露重磅内幕,回顾战后德国政坛重大事件内幕的披露,源头均来自《明镜》。

  《明镜》的前身是1946年由英国占领军在汉诺威创办的杂志《本周》,后来,德国人鲁道夫·奥格斯坦接管了这本刊物,并将其更名为《明镜》。1947年1月4日,第一期《明镜》出版,鲁道夫·奥格斯坦从此一直担任《明镜》的总编辑和发行人,直至2002年11月7日逝世。

  从创刊开始,《明镜》就明确了它的定位——政治批评与严肃的政治评论。

  1949年联邦德国成立之初,新建立的社会秩序尚存在诸多阴暗面。为监督政府、揭露腐败,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奥格斯坦在1950年~1960年十年间撰写了大量尖锐的政治评论,这十年在德国历史上被称作“民主突击炮”。前德国外长汉斯·迪特里希·根舍曾这样评价奥格斯坦:“如果没有他,我们的国家绝对不会如此自由开放。“《明镜》也因此被誉为“独立于政客外的良心”,并在德国传媒界站稳了脚跟,成为大众传媒的领导者。

  后来,《明镜》最大的竞争对手《焦点》杂志问世,《焦点》以其中性的观点赢得了不少读者的喜爱,《明镜》则坚持注重调查性报道,不改敢于揭示政界内幕和社会弊端的批判态度,并因此凝聚着大量忠实的读者群,保持着每周近110万册的平均发行量。

  《明镜》赢在态度和责任,这值得包括《垂钓》在内的所有媒体借鉴。

  《垂钓》杂志创刊已15年整,这15年可谓中国垂钓运动和渔具产业的快速发展期。这期间,《垂钓》杂志依托媒体资源和优势,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垂钓运动的推广和钓鱼人群的扩增,有力推动了渔具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进程,为中国垂钓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不过,高速发展并不意味着高质量发展。在我国,钓鱼人群基数庞大,素质却参差不齐,渔具企业大批涌现,产销能力及经营理念却良莠不齐,如何使垂钓运动成为一项高质量的户外运动项目,如何实现渔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使广大钓鱼人和渔具厂商形成高度自觉的环保意识,这事关中国户外运动产业的未来,是每位业内人士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媒体的态度和作用至关重要。

  媒体具有提升公众意识,对决策者产生影响的作用。为了更好发挥此作用,《垂钓》倾力打造出两大全新栏目——“垂钓论见”和“风行欧钓”,并从本期开始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

  “垂钓论见”针对时下钓鱼界的热门话题和争议现象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剖析其中的是非利弊,得出经得起推敲的结论,对读者和行业进行正确的引导。未来几期“垂钓论见”将围绕钓鱼圈内广泛使用又颇具争议的小药进行深入讨论,为广大读者还原小药应有的面孔。

  “风行欧钓”是一个全面展现欧洲钓法的新栏目。欧洲是现代钓鱼运动的发源地,其独特的钓技钓法、发达的钓鱼产业、自觉的环保钓鱼理念、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值得我们了解和借鉴。本刊特邀请欧洲钓鱼高手执笔,为广大读者全面介绍欧洲钓手对钓鱼运动的沿革,系统介绍欧洲钓法的技术要领,生动展现欧洲的鱼水资源和风土人情。我们还将在两档新栏目的结尾处加印二维码,读者扫描关注后即可参与讨论,发表您的观点。

  更好地践行媒体责任,有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这是我们的使命,为此,我们要做有态度的钓鱼媒体。所谓媒体的责任,就是媒体在谋求自身经济利益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这就是我们的态度。

  文/本刊编辑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