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钓鱼界中,关于“小药”的话题由来已久,而且人们对于“小药”的看法也是褒贬不一。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真正能做到视垂钓为修身养性并能完全融入自然的钓鱼人又有多少呢?很多人将钓鱼视为寻求刺激甚至争名逐利的一种方式,他们追求在单位时间内钓取最多的鱼获,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在这种大趋势的影响下,“小药”自然而然地流行开来。
根据制作方法来划分,我认为小药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古法炮制”和“现代加工”。古法炮制,顾名思义就是延用中华千年以来的制药方式,以植物和中草药为主要原料,利用酒精的辅助作用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效果。这类小药取材于自然,对环境的污染较小,或者可以说几乎没有污染。而通过现代加工的方式制成的小药属于工业化的结晶,这类小药多以合成香精为主要原料,使用时稍有不慎或者用量过大,就极有可能对局部水质造成污染。但是,就当今社会的工业化发展程度来看,如果一口咬定水质污染就是因为使用小药而导致的,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相当片面。毕竟小药所产生的危害与大型工厂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废料以及大型农产品工厂生产的农药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的。
就我多年的垂钓经验来看,无论是在黑坑,还是在竞技钓场,很多人都有添加某种小药后获得成功的经历。但是,这种成功究竟源自哪些方面,是钓法、饵料还是小药?这个问题我也说不清楚,但正是这种偶尔的效果,使很多钓友都将小药铭记于心。于是,有些人无论到了哪种场合,不管是什么样的水情,都将添加小药视为必须的步骤。如果不添加小药的话,他们会认为开出来的饵料是不完整的。由于各地钓场的鱼情多变,水情不一,所以各大厂家都会抓住这个商机生产出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味型的小药。当然,这些小药的风靡与商家的大力推广密不可分。
其实,能够真正掌握小药的秘密的人并不多,所以小药看起来很神秘。这就好比普通的老百姓很喜欢吃蛋糕,但他们只会关注蛋糕的口感,却很少去研究蛋糕是由何种食材组成的。再比如有些人喜欢喝酒,但他们不会去关心酒是如何酿制的。因此,一般的钓鱼人都是闻香识药,却很少关注小药的成分。当然,一般的钓鱼人也根本没有途径去了解这些问题。
对于小药,钓鱼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其他人用得好的,我必须拥有;其他人没有的,我必须想办法找到秘方。如此一来,有些人过多地关注小药,就如同剑走偏锋,他们忘记了如何去好好锻炼钓鱼的基本功,忘记了如何去研究和判断鱼情,也忘记了如何制定策略和战术,只能通过所谓的“小药”偶尔钓好一场鱼,却永远也成不了一位真正的钓鱼高手。
钓鱼是一门综合的学问,竿、钩、线、标、饵无一不涉及到很高深的技巧。从竞技钓手的角度来看,练竿与练饵一直是永恒的话题。但我在这里要强调的只是基本功,再无其他!我认为,一名合格的钓手应具备全面的分析判断能力,并能针对各种突发状况采取准确的应对措施。想要钓好鱼,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秘密可言,因为从来没有人只凭借某款小药而成为钓鱼大师,也从来没有哪款小药能在任何水域大展神威。我们在钓鱼时就要静下心来,争取早日摆脱对小药的依赖,那时你将会踏入一层更高的境界。
记得我在参加2014“森萨”杯《垂钓》杂志钓鱼冠军拉力赛沈阳站的比赛时,由于赛场上的钓手要比平日练竿的人多很多,所以我在开饵时特意往饵团里添加了少量自制药酒,以增强饵料的诱鱼效果。第一节比赛开始时,池中的鱼口还算正常,但我发现旁边钓友的上鱼速度明显比我快。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在饵料上做文章,而是改用2号浮标,直接钓跑铅。我这样钓了约5分钟,但是效果非常差,只钓获了两三条鱼。见跑铅钓法不奏效,我又老老实实地改回钓底。在钓底的过程中,我发现第一口的命中率相对较差,而第二口的命中率会好很多,于是我果断放弃抓第一口,主抓到位后的第二口,这样做也使双尾的概率大增。我就这样一条接一条地奋起直追,最终以62尾的成绩在第一节比赛中获取2分。我为大家讲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职业钓手一定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同时也想告诉大家不使用乱七八糟的小药同样能钓出好成绩。在比赛时,往饵料里适量添加一些特别的添加剂,或许能使饵料的效果变得更好,但是添加剂的剂量及用法一定要拿捏准确,否则往往会适得其反。
我们在钓鱼的同时也要积极追求快乐的垂钓文化,打造健康的垂钓产业。竞技钓鱼本是一项弘扬健康与休闲的竞技体育项目,其宗旨是以竞技来带动整个垂钓产业的发展,以休闲娱乐来带动全民健身。我们不要再为一条鱼而患得患失,也不要再为几斤鱼而斤斤计较,在钓鱼时要以平和的心态来追求回归大自然的感觉。也许到了那个时候,小药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文/2014“森萨”杯《垂钓》杂志钓鱼冠军拉力赛(沈阳站)冠军·蔡雨平(吉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