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药”众人谈
- 来源:垂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钓鱼,化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02 15:49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钓具及钓鱼周边产品也在发生着一次次的变革。就钓鱼饵料而言,老一辈钓鱼人在家里蒸上三五个玉米面窝头就可以带到水边当作鱼饵。这种饵料不仅能满足鱼类的胃口,也能将钓鱼人一日三餐的问题一并解决。但是,当钓鱼产业发展至今,那些原始的粮食饵料或者单纯的虫饵显然满足不了钓鱼人的需求。这时,市面上各式各样的商品饵就应运而生了。这些商品饵不仅将主攻的对象鱼进行了细分,还能以不同的状态弥留在各个水层。虽然饵料产品发展至今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单纯的商品饵也已经满足不了一些钓鱼人的需求。有不少人都说过这样的话:“现在钓鱼人是越来越多了,钓具产品也是五花八门,但是鱼却越来越少了。”
那么,“僧多粥少”的局面该如何打破呢?在钓鱼的时候怎样才能将其他地方的鱼儿诱到自己的窝子中来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少钓鱼人开始潜心研究起饵料的添加剂来。这种添加剂可能是泡过很多中药材的药酒,可能是一些香精,也可能是一些化学试剂。一些鱼饵生产商也在此时抓住钓鱼人的心态,开始着手研发并批量生产各式各样的鱼饵添加剂。
在钓鱼圈子里,钓鱼人赋予这种饵料添加剂一个可爱而又神秘的名字——“小药”。无论是初学垂钓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钓鱼老手,可能都接触过所谓的“小药”。说起“小药”,有些钓鱼人可能对其不屑一顾,觉得这些“小药”毫无用处;而有些钓鱼人却痴迷于钻研“小药”的配方,仿佛一离开“小药”就不会钓鱼了。
或许最常见的东西正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东西。当你走进渔具店的时候,也许已经对柜台里那琳琅满目的瓶瓶罐罐司空见惯了。但是,你对这些“小药”足够了解吗?相信很多钓鱼人在仔细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猛然发现自己在苦苦追寻传说中的“秘方”的同时却没有深入地研究过“小药”的成分及影响。在钓鱼界,人们对于“小药”的声音历来是褒贬不一,有人说“小药”是出奇制胜的法宝,有人说小药有毒有害,害鱼害己。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争论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定论。
或许关于“小药”的争论本来就是一件说不清也道不明的事情,因为确实有人在使用“小药”时尝到了甜头,而有些人却因为使用“小药”而一败涂地。既然有这些事实作为依据,我们也无法给小药下一个定论,只能在本期文章中邀请一些钓鱼人来谈一谈他们对小药的看法。当然,这些钓鱼人仅代表他们自己的立场,并不代表所有的钓友。希望大家在阅读这一系列文章的时候,能够保持一份宽容的态度。
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听那些竞技钓手、休闲钓友以及钓场经营者对“小药”的看法。
文/本刊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