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牛结束

  下半年股市大概率会进入震荡的行情,杠杆牛应该已经走到了尽头。

  过去半个月,A股经历了一场由市场内融资盘快速去杠杆所引发的大跌。从6月12日A股收盘价的高点,上证综指已经下跌超过20%,创业板指数跌幅更大。

  目前,市场中融资盘的去杠杆和股价下跌正在相互加强,形成恶性循环。根据笔者的估算,仅仅在6月下半月中,就有接近5000亿元的融资盘触及成本线,损失了所有浮盈。占到了6月中旬融资盘存量的20%。如果将场外配资也加上,跌回成本线的场内外融资盘总量应当在1万亿元以上。这还只是融资盘的一小部分,如果融资盘全面雪崩,将给股市带来巨大冲击,甚至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

  考虑到杠杆资金雪崩的严重后果,监管层自然不会放任其发生。上周末,央行非常罕见地同时进行了降息和定向降准,托底股市的用意十分明显。随后,监管层也释放了诸多利好消息,以稳定市场。笔者相信,在政策的调控之下,A股市场应当可以平稳渡过这次波动期,不至于全面崩盘。

  但对投资者来说,更为关键的问题是:下半年A股市场会走向何方?是像不少人所预期的那样,逐步进入“慢牛”行情,还是迎来牛市的终结?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首先识别出过去一年推动A股大幅走牛的因素。经济转型和改革推进带来的乐观预期当然是因素之一。但更加重要的推动力来自金融市场泛滥流动性,以及股市中融资盘的快速扩张。5月银行间市场7天回购利率已回落到2%的低位,创下了3年来的新低。而仅仅在3个月前,7天回购利率还处在接近5%的高位。另一方面,在2015年前6个月,股市中融资余额就已翻番,当前存量超过2万亿元。如果将其他场外配资所支持的融资盘也加上,股市中杠杆资金总量当接近4万亿元。

  因此,过去一年的A股牛市带有鲜明的“水牛”、“杠杆牛”的特点。在过去半个月,市场因为银行间短期利率的小幅上升,以及监管层加强对杠杆资金的监管而大跌,更印证了这一点。

  展望下半年,推动A股走牛的因素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将给A股市场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其一,下半年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状况难以再像二季度那样宽松。一方面,尽管近期经济增长动能仍然疲弱,但稳增长政策正密集推出。而地产市场也在持续复苏。因此,预计在下半年经济增长应当会有些起色,降低维持极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央行的货币宽松也会由二季度针对银行间市场的短端资金,而更多转向收益率曲线长端,以刺激对实体经济的流动性释放,这也会对短期资金面形成抽紧作用。

  其二,降低股市杠杆率,缓释融资盘风险估计会变成下半年股市监管的重点。因此,尽管在短期内为了稳定市场,监管层会出台不少救市的举措,但在更长的时间里,股市融资盘,以及与之紧密关联的银行资金入市都会受到明显挤压。

  其三,股市赚钱效应的明显恶化。在过去一年中,流动性之所以大量流入股市,跟股市大幅走牛之后赚钱效应彰显不无关系。尤其是在二季度,各路资金汹涌入市的态势尤为明显,让一些人形成了买股票就是捡钱的错误预期。尽管监管者一直在向投资者提示股市风险,但都比不上这次股市大跌的教训来得深刻。相信此后就算市场回稳,各路资金在买股票时也会谨慎不少。至于此次市场大跌中压力山大的融资盘,应该更会小心不少。这些都会给杠杆牛带来阻力。

  当然,我们也能数出不少仍然存在的利好消息。比如改革的持续推进,又比如居民大类资产向股市的配置。但这些逻辑都不足以解释过去一年A股出现的大牛市,因而也对预判市场未来走势缺乏指导力。从流动性和融资盘的变化来看,下半年股市大概率会进入震荡的行情。而更加确定的是,杠杆牛应该已经走到了尽头。

  徐高/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