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思辰 在线教育图谋
-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立思辰,在线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7-03 13:16
立思辰转型在线教育,却在不经意间成为市场的先行者。
低调前行的立思辰(300010.SZ)又对在线教育出手了,这次是从事语音评测技术的北京凌声芯语音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凌声芯”),通过入股凌声芯,公司在教育板块再落一子。
凌声芯是国内为数不多拥有语音测评核心技术的厂商之一,已经应用到教育部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考口语机器评测,公司旗下的“思昂教育”是凌声芯在教育行业的品牌,其推出的互联网学习平台vHomework自2013年以来已在北京、天津等地应用,用户规模近80万人。
立思辰此次通过投资2000万元,获得了凌声芯20%的股份,而凌声芯也正在解除VIE架构以促使本次资本运作的完成。对于立思辰来说,在经过多年的布局之后,公司的在线教育平台已经初具规模,对于公司董事长池燕明来讲,能够为教育事业做些事情也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教育心结。
立思辰涉足语音评测
“我们都是清华人,彼此的企业文化之间有着很多共同的地方,都想为教育事业做点事情。”立思辰董事长池燕明对《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表示。
与池燕明一样,凌声芯董事长马列伟同样来自清华,公司的技术团队同样是以清华人为主,通过本次增资入股,将为立思辰拓展两亿中小学生口语学习市场和每年1000万高中生高考外语口语考试辅导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马列伟表示,做好现有业务的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布局未来的语音市场,下一个重磅级应用还是以语音为主,至于具体产品,“2017年高考将增加口语测试,你尽可以想象了。”
但是,立思辰入股前,凌声芯还需完成其VIE结构的解除及重组,各方约定在凌声芯确定其最终股权结构后五个工作日内签署正式的投资或增资协议。
对于立思辰来说,此次投资凌声芯只是公司布局在线教育的又一次运作而已,自从确立公司业务转型以来,立思辰已经确立了“安全+教育”的双龙驱动策略。
抢先一步谋划在线教育
作为创业板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之一,立思辰2009年上市之初以文件管理和视频会议管理两项外包业务为主,在明星云集的创业板公司中并不抢眼。
2012年,立思辰营业收入首次出现下滑,归属净利润同比更是降幅近四成,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公司董事长池燕明决定转型,在企业内部广泛讨论与外脑建议的基础上,公司转型在线教育。
“当时我们花了九个月时间,凭借公司和外部团队一起完成了这个战略,现在看来有着相当的预见性。2013年年初,立思辰开始进军在线教育,2014年、2015年这个行业才开始真正火爆起来,我们做到了先人一步。”池燕明表示。
在确立了转型方向以后,立思辰对在线教育领域的投资明显加大。立思辰董秘华婷对《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表示,对于一个后来者来说,对行业的理解与积累肯定无法与原有的从业者相比较,更为重要的是人才稀缺。因此,为了能够更快的进入在线教育领域,立思辰选择了并购。“同时立思辰也将加大对教育领域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华婷如是说。
2013年,立思辰以4200万元购买合众天恒100%股权,后者是一家专业提供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解决方案的公司,软件研发实力非常强,这为立思辰进军在线教育领域无疑开了个好头。
2014年4月,立思辰耗资2000万元拿下知名职教平台乐易考51%股权,后者以CEO葛红艳为核心的团队拥有丰富的教育行业和互联网教育经验,目前已经引入各类企业和职业培训机构进驻平台,并且完成了在湖南省的落地,未来有望在全国多个区域进行复制,以扩大职教生态圈的影响力。
2014年年末,立思辰启动资产重组,以“股权+现金”并购敏特昭阳95%股权,进一步丰富了公司在K12教育应用领域的产品储备,完善了“云+端+数据+应用”的K12全产业链布局。
2015年,立思辰对在线教育方面的投资更加密集。2月,公司控股子公司立思辰合众与安徽省安庆市相关单位签署协议,计划1-3年内在安庆投资3亿-5亿元,助力安庆市成为“在线教育之都”。
5月,公司与北京清科成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意向书,双方拟共同指定普通合伙人发起设立清科立思辰互联网教育基金,规模为8亿元,双方将合作共同致力于互联网教育的投资。该基金首期认缴4亿元,立思辰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0.22亿元,自然人股东出资1.28亿元。
如今2000万元入股凌声芯,立思辰在2015年上半年就已经先后三次布局在线教育。
“我这一生是中国教育的缩影。”池燕明对《证券市场周刊》记者表示,“大多数人其实都很平凡,很多人取得一些成绩,其实是遇到了一个好的人生导师,我们为何不构建这套生态体系,让更多的贵人和老师,用科学的方法去帮助更多的孩子?”
对于涉足互联网教育的动机,池燕明做出了自己的回答。靠着自己十几年的坚持,立思辰从一个只做复印机的小企业,成长为自主研发并生产国内第一台“国产增强型复印机”,为国家军队、国防科研、政府提供安全的复印打印产品的上市公司。
“我从1987年第一次见到这东西(复印机)就爱不释手,一根筋做到现在,现在已经升级为国家信息安全范畴,从专注到专业,这种优势是国外厂商无法比拟的。”池燕明说道。
如今跨界到教育领域,池燕明表示自己并非“门外汉”,在其从小学到大学的人生过程中,不止一次遇到老师的帮助,而这也成为其涉足教育领域的直接驱动力。
在他看来,每个学生都是聪明的,但潜质各有不同,作为教师如何发现学生的潜质是一门十分高深的学问,进而去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潜质,将对其一生产生深远影响,而在线教育则有望使得求学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在线教育竞争者
在线教育概念在2014年被资本市场所关注,相关概念股被投资者追捧,立思辰这个后来者在不经意间成了“先行者”。虽然公司起初并未有市值上的诉求,但“无心插柳”之举却让公司市值一度突破300亿元,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从源头上来划分,在线教育的参与者主要有线下线上联动发展的,有纯线上的,还有就是以立思辰为代表跨界的“闯入者”。而从目前A股20多家在线教育概念股来看,以立思辰为代表的软件业跨界在线教育最为集中。
科大讯飞(002230.SZ)是国内语音核心技术及其相关产品的龙头企业,早在2013年已经开始试水在线教育,并将语音服务作为公司跨界在线教育的切入点,模拟考试与听说测评等教育语音市场将成为科大讯飞的主战场。4月,科大讯飞又计划募资21.5亿元用于在线教育以及人工智能,其中仅智慧课堂及在线教学云平台就拟投入18亿元。
与立思辰相比,科大讯飞更是一家技术型公司,追求技术先进性,立思辰则是一家注重教育生态圈建设的公司。科大讯飞的语音技术实际上不全是应用在教育,但与立思辰都看好在线教育,所以有了共同的发展目标。
在线教育的火热也让行业内的先行者有了借势做大的良机。2014年6月18日,新南洋(600661.SH)并购昂立教育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获证监会批准,昂立教育专注K12教育培训,A股“教育第一股”的名头也让新南洋的风光一时无二。
立思辰在互联网教育上的布局并非局限于某一领域,“我们希望上市公司能搭建一个平台,纳入这个平台的在线教育公司都能实现垂直发展。”池燕明认为,并购其实只是基础,整合对立思辰来说才是最有技术含量的东西。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无疑是商业经济,但是情怀其实也非常重要。”他表示,“比如并购10多家公司会面临严峻的整合难题,如果多方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理念,被整合的公司根本不会认同。所以我认为并购之前先想清楚,大家是否有一个更长远的目标,一起去努力。”
从立思辰目前并购的公司来看,合众天恒主要是校园信息化工程,敏特昭阳专注于K12领域互联网教育产品的开发,而凌声芯主要从事语音测评和语言教学方面的核心技术。在应用端有了大量的产品后,才能发挥他们的协同效应,立思辰的教育生态圈就会获得合作伙伴的认可。
本刊记者 杨现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