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新能源
- 来源:汽车观察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新能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8-17 09:25
这个只懂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的企业,在黄修瑞上任后也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要从区域品牌做到行业品牌,再到国际知名品牌,外功也仍需修炼。
东风扬子江是国内较早从事新能源客车研发的企业,但却很少吹嘘所谓的“超前”和“形势一片大好”。
黄修瑞现在也会接触做技术的同行,在他看来形势并没有宣传中那么乐观,因为“关键的技术还没有很大突破”。所以以一种敬畏之心来看新能源的发展,这也和黄修瑞技术出身。思维严谨有关。
A=Automorive Observer
H=Huang xiurui黄修瑞
A:现在新能源确实很火,但扬子江当时是独具特色的看到这一未来发展趋势,为何当初就有这样超前的理念?
H,2001年我们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研制与开发新能源客车。当时和理工大的教授一起研讨,他们提出“混合动力”这个概念,我们比较敏锐地感觉到中国今后应该会在这新能源车上有较大的调整和变化。合作开发的第一辆混合动力车现在还在武汉理工大,应该算是中国第一台混合动力车。
A:作为最早做新能源的企业,扬子江客车应该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您是如何看待目前的新能源市场的?
H:其实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很大的收获。媒体有鼓吹,对于西方国家几十年都没有走完的路,我们国家三五年就走完了。很多概念是悬而未决的,这种鼓动对整个行业和社会都不太有利。从2002年开始,我们都一直没有申请产品公告。很多的产品都还只是试验品,并不能商业化和产业化。产品上市要对消费者负责任,而目前新能源试验品的功能还没有达到商品的要求,不仅是功能还是品质方面,还都没有形成规模。
A:您说的很多概念悬而未决是指什么?
H:比如电池,无论混动还是纯电动,现在的电池都是单体,这些单体都过关了,但是放在一起来用问题就很多。国家并未设置标准,现在都是单体的测试实验,电池联合在一起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对于产品来说,不仅仅是要产品本身,还需要有一个科学严谨的过程,我们不能只看重结果不注重过程。
A:这种担心是否和您做技术出身有关系?
H:是的,做技术的人比较严谨,有敬畏之心。因为做技术不容易,深入其中,更清楚里面的复杂性,真正做一个产品,每一个零件必须产业化,要有磨具,有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果没有这些前提是不负责任的。现在所推出的新能源汽车还是有一些可以完善的地方,电池和发动机还是有很多难点,然而攻克这些难点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