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公私合作伙伴模式的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将政府建设紧张的问题进行缓解,而且可以实现高效地公共投资管理。本文通过对公私合作伙伴模式投资双方的规模上限进行分析,通过对模型的分析,从而能够使合作双方的风险降低。在建立公私合作伙伴模式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双方最大化的收益,分析PPP合作项目风险的有效识别机制,从而能够建立全面地伙伴关系,促进双方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对投资的风险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能够制定出评价的方法,促进投资双方经济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PPP项目;投资风险;风险分摊;收益分配
基础设施的公私合作伙伴模式的建立是我国的一项新兴的融资方式,现在,在一些交通项目中已经被广泛地使用,这种融资方式能够降低融资双方的风险,能够使双方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受益,但是,在建立的过程中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难度比较大。在对PPP项目风险分摊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出项目的原则,运用多种分摊风险的方法,从而能够使融资的双方共同受益。
一、PPP项目合作投资规模上限以及合作投资的风险分析
在分析合作项目的风险的时候,将投资者的资本看作是一个大为,那么在公共领域投资一方的资本是小于1的,在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报酬为W,投资越多,其回报也就越大,但同时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多。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PPP公私合作伙伴的模式,能够实现合作双方的互补,而且能够合作管理,降低项目在实施中的风险,而且,公共部门会承担很多的政策风险,在承担政策风险的过程中,会降低私人公司的成本,所以,公私合作伙伴模式能够实现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的互补。
二、PPP项目投资比例决策的层次分析模型
在对风险机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能够体现双方收益的分配,双方在合作之前,首先要确定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投资的比重,因为投资比重的不同,在双方进行合作的过程中所制定的方案也是不同的,在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的阶段,也要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法,在基础设施运行阶段,对设施的收费情况也是不同的,所以,投资比重的不同对风险的分摊方法也有制约。
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在投资的方向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所以,在合作的时候在考虑投资风险时的角度也是不同的,在对双方合作的风险层次进行分析时,一般采用的是层次分析法,这种方法首先要建立评判矩阵,按照风险的轻重缓急将不同的风险设计在不同的矩阵中,运用目标权重的方法,从而对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认为在投资过程中会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制定出最佳的投资方案。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在投资时,会按照自身的利益投放比例,所以,投资比例会产生一定的差异,但是,如果双方的差异过大,就应该重新寻找其他的合作伙伴。在对大型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国家型的控股是比较可行的。
三、PPP项目风险的分摊方式分析
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合作的过程中,在对风险进行分摊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双方的能力原则,分析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更有能力分摊风险,然后让有能力承担风险的一方承担主要的风险。PPP项目是将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通过合约的方式,降低二者在合作中的风险。
四、PPP项目风险分摊系数与收益分配的确定
1、收益分配的规则
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在合作的过程中,要签订一系列的合作协议,共同承担风险,在协议中会标明风险的分摊和收益的分配,从而能够通过协议,强化对风险分摊项目的管理,通过对二者风险分摊的比例,从而能够确定定收益分配的比例。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合作时,进行风险分摊,一般会坚持利益共享的原则,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风险分摊也应该根据双方的水平,其风险分摊的比例与收益应该是成正比的。
在对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收益进行分配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双赢的原则,让双方都能够得到经济上的回报,而且,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获得经济上的回报,同时也要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在进行收益分配的过程中,应该分析双方的收益愿望,从而使双方在合作中能够充分地信任。应该完善奖励机制,由于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在合作过程中主要负责的事务是不同的,而且根据自身的能力,承担的风险也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收益分配的时候,应该根据双方投资的多少和承担风险的多少来实现。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在承担风险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确定总的收益,而且要针对PPP项目合作的理念,按照比例给予投资者补贴。
2、公私合作伙伴模式风险分摊的系数确定
按照对公私合作伙伴模式相关的分析,一般来说,经济上的风险一般都是由个人承担的,政策的风险一般是由公共部门承担,在对风险分摊进行分析时,可以采用模糊评价的方法。
五、结语
在采用公私合作伙伴模式时,具有一定的优势,其能够实现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互补,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合作的过程中,在对风险进行分摊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双方的能力原则,分析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更有能力分摊风险,二者的合作能够降低投资的风险,而且合作的形式也是比较自由的,在对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收益进行分配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双赢的原则,让双方都能够得到经济上的回报,而且使双方的社会效益提高。
参考文献:
[1]何寿奎,傅鸿源.基于风险分摊的PPP项目投资决策与收益分配研究[J].建筑经济,2012,10:9-12.
[2]胡丽,张卫国,叶晓甦.基于SHAPELY修正的PPP项目利益分配模型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1,02:149-154.
[3]叶晓甦,吴书霞,单雪芹.我国PPP项目合作中的利益关系及分配方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9:36-39.
[4]徐霞,郑志林.公私合作制(PPP)模式下的利益分配问题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13,03:104-106.
文/孙先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