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政工队伍深化的思考
- 来源:楚天法治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政工队伍,思想政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0-11 16:34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目前国有企业政工队伍的现状和成因,阐述国有政队伍素质“深化”的必要性,并初步探索国有企业政工队伍“深化”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国有企业;政工队伍;深化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政工干部是“生命线”的辛勤构筑者和维护者,在具有煤矿特色的物流企业而言,政工干部的时代要求愈加强烈。当然,政工工作在国有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当前宏观经济下的市场低迷经济,更是决定了政工工作是国有企业保驾护航的潜在根本。随着市场发展低潮的到来、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的同时,也使企业的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用人机制、分配方式等发生了巨大变革,职工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新常态下煤炭市场目前正处于低谷期,走进发展与改革的冰河时期,一系列管理困境和思想问题都一一涌现,作为企业的一名政工人员,作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践行者我认为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的政工队伍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及时转型和深化。
一、目前国有企业政工队伍的现状和成因
当前,我们政工队伍从整体上能够保持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忠于职守,无怨无悔,勇于奉献的重要思想基础。但也毋庸讳言,目前也有许多政工人员并不如前所述,出现工作不能安心,积极性得不到激发,工作消极应付,责任心、事业心不强等情况。知识水平不能适应企业发展和群众要求,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知识、新方法了解不够,又不注重知识的更新,思想意识陈旧,对于科学发展理念等新的发展理念都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宣传贯彻。加上调查研究不够,在出现新的问题和情况时,难以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使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在形式上仍然是说教式,方式老套、单调乏味、缺少亲和力,没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无法引起共鸣。企业职工抱着被动接受的态度来接受教育,这种传统枯燥的教育形式无法深入人心。
二、国有企业政工队伍深化的必要性
1、新时期的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需要宣传贯彻。基层党组织要切实承担起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决策在基层贯彻落实的责任,进一步把党的大政方针转化为本单位的具体目标,以共筑企业良好发展空间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激发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锻造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与企业唇齿相依,荣辱共进。因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提升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本。一切为了提高职工的素质,一切为了发挥职工的潜能,这是21世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2、深化期的企业急需引导。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多种分配方式的实行,传统的薪酬制度被改变,使职工们想不通,一些老职工认为自己为企业发展作了那么多贡献,但薪酬改革后工资最低,思想上有想法。企业的特殊群体,尤其是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群体,离退休人员和生活困难职工,对改革的承受能力低,在思想情绪方面产生波动。企业职工的收入拉开了档次,心理不平衡,影响了工作情绪,职工在收入和分配上的思想观念亟须转变;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深入实施,特别是随着新常态下物流企业体制变革、机构调整、人员变动等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必将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政工干部必须紧扣实际,抓住矛盾,突出关键,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为企业的改革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确保各项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进行。
3、网络时代更需要政工工作引导。随着网络等传媒手段的日益多样化,使人们的思考方式、观念意识、价值取向等也日趋复杂多样,使当前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正确和错误并存,也需要主流价值观的引导;这就决定了政工工作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条件、内容、形式等也都与过去发生了较大地变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改造和转化人的思想观念,所以就要求企业政工队伍具有更高、更为全面的综合素质,熟悉网络知识,能够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在交流和沟通中导入新的价值观念,使网络成为干部职工新的教育平台。
三、国有企业政工队伍深化的主要途径
1、从自身建设入手,实现从宣教型向学习型转变。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必须加强和改进,绝对不能削弱。因此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企业政工队伍,就需要加强多方位的自身建设,打造学习型的政工队伍。同时,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向现代型思政工作管理方法转变。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创建网络化政工体系;可借鉴科学的管理理念,创建规范化政工体系;也可创新政工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机制。
2、坚持以人为本,由解决思想问题型向解决实际问题型转变。思想政治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因此密切联系群众,是企业政工队伍的必修课和基本功。职工群众之所以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除了思想认识问题外,很多情况下都是由实际问题引起的。因此,在解决职工群众的思想和利益要求时,要注意掌握情绪,研究职工思想观念的变化,做到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解疑释惑,又排忧解难;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首先要坚持把为职工办实事、为职工排忧解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从安全是最大福利的宗旨上,做好职工生产设施,设备,安全防护的更新与升级,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把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做到职工急需的心坎上,实实在在体现企业温暖,政工本质。其次要建立和完善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工作机制。通过实行公示制度,对有关人事任免、职称评聘、工作分配调动、资金发放等关系到职工生产、生活及单位未来发展的重大事项先予以公示,增加工作透明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鼓励职工对企业经营、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批评,不断激发广大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坚持两手抓,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有机结合,摆正关系,强化结合意识。坚持围绕经济中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使思想政治工作者熟悉经济工作,支持行政工作,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有机结合;积极参与,深入经济工作“主战场”。在新常态下,思想政治工作要想有新的飞跃、大的突破,政工人员就必须投身于改革和经济工作的主战场,在改革和经济工作一线开阔视野,与时俱进,从经济低迷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转变观念。
参考文献:
[1]张金马,公共政策:学科定位和概念分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
[2]丘昌泰,公共政策:当代政策科学理论之研究,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7;
[3]何艳玲,中国行政学研究评述,公共管理研究,2007
文/陶发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