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三厢GTI”跟大众品牌一点儿关系都没有,说的是斯柯达明锐RS。上海大众终于将这款让人期待的车型引进国内,这下,既喜欢运动又需要三厢造型的买家有福了。
“RS”两个字眼总会让人充满期待,历史上很多牛车都用过这样的后缀,例如福特的ESCORT不过一介草民,背负RS后缀之后就变得凶猛异常,硬是成为WRC赛场的一员勇将,而此次斯柯达为明锐加上RS后缀,你肯定也知道它想表达什么——哥比普通明锐更有力。
换GTI的动力吓唬人
明锐RS的动力系统全面看齐同门兄弟GTI,2.0L涡轮增压发动机上身,配合6前速DSG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明锐RS一下子不可小觑。这套动力系统想必不用我啰嗦,在GTI和奥迪A4身上都已经能够感受:缸内直喷配合可变气门正时技术,200hp的动力输出,在1700-5000rpm释放的280Nm动力以及没有动力中断的双离合器变速箱输出,而对应的是一台A级三厢车。你大概能想象一下,普通1.6L排量的明锐的动力刚刚超过100hp,而RS则猛地翻了一倍!我还是那个我,车还是那台车,这翻倍的动力会给我多少惊喜?
D挡挪车上路,如果我说它动力澎湃你肯定觉得我特假。
事实上他一点都不给劲,倒像个羞答答的姑娘。涡轮介入很早,这时候这台熟悉的发动机会给人自然吸气一样的感觉,而变速箱也温柔地接住了每一匹马力,车子在路上开得慢条斯理,一点儿都不让人觉得这是一台“RS”。如果我买这台车,大概可以用D挡欺骗一下我妈,每天送她上下班的时候让她以为我是个规规矩矩的好孩子,开车斯斯文文,而且不耗油。
当然,如果妈妈下车了,RS的本性就开始显露出来,油门稍稍给大一点,就能听见发动机扯着嗓子叫:赶紧换S挡吧!可把这家伙憋坏了!然后我又能找到GTI那种不羁。变速箱开始“聪明地”拖到红线区再加挡,每次换挡都能让我的脖子点一次头。
这是在肯定它吗?是的,对于这套动力,我应该选择点头赞许。
有屁股能攻弯吗?
临行前一位朋友在微博上让我特别留意明锐RS的尾巴——他很好奇,有尾巴的重量,车子还能不能像GTI那么顺畅自如。
一年前我和他开五代GTI在山路上好好地跑过一场,那的确是一款好玩的前驱车,大概是没有尾巴的拖累,后五连杆悬挂在弯道跟进跟出一点儿都不拖沓,出弯的时候还要适当地修正方向。如今我开的这台明锐RS与GTI使用同一平台,底盘结构几乎没变,只是加上了一个大屁股,不知道还是不是一样能攻弯。
这里要提到RS版明锐独有的方向盘换挡拨片,这是个攻弯利器,刹车拖挡干净利落,手指动一动就能带着3000rpm的转速进到弯里,然后我就努力把全身的精力都注意到车尾,甩出去?还是跟不上?
的确有点儿跟不上,明锐RS的尾巴有百公斤重,这让车子的尾部更安定,加上1840kg的自重,车子的马步扎得稳健,如果说GTI的尾巴像个十八岁少年的顽皮,那明锐RS就像二十八的男人——还贪玩,但更懂规矩。明锐RS在弯道里更安定,车子更均衡,哪怕轻微地反方向修正车身姿态的机会都不多,甚至拉起手刹,它的尾巴也不情愿甩动,这与GTI那种神经质的车尾很不一样。
当然,除此之外还能细心地发现,车子抓地力比明锐强了很多,一套225/45R17的固特异轮胎提供了更大的宽容度,即使是前驱车也很少出现响胎;四条避震是欧洲版原装的RS避震,据说特意为中国加硬了弹簧,如果能换上Bilstein,或许还能有更好的动态响应;刹车系统沿用自昊锐,提供了更大的制动力。
整个底盘给人的感觉是“能跑,但不狂”,哪怕很快地在山路上进出,底盘也偏于安定。近年来斯柯达已经越来越像德国车,开起来尤其像。
整台车感觉很均衡,这是与斯柯达品牌气质相符的。运动之余还要兼顾实用性,所以我们看到的明锐RS一点都不让人觉得冲。发动机是现有的成熟技术,不论动力还是燃油经济性都有所兼顾;底盘只比普通版硬一点点,坐起来不会觉得不舒服;车内空间保持不变,加了一些很酷的铝合金饰板,再换上包裹力更好的座椅,这种均衡没有牺牲便利性,日常生活里的使用一点都不耽误。这和斯柯达品牌的性格也非常相似,中庸之道里寻找你需要的个性。
RS是斯柯达的传统
试完车很想聊聊斯柯达品牌。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斯柯达近年来获得了很多公务员的青睐,尤其明锐,四平八稳的设计让人觉得很守规矩,久而久之连我都觉得斯柯达应该是个安静的品牌。
翻一翻家谱,其实斯柯达在赛车上一直很烧钱。上世纪70年代,斯柯达180RS和200RS两款赛车第一次引入了RS这一后缀,1977年就在当年流行的蒙地卡罗拉力赛上斩获冠亚军,80年代这款赛车换了个战场,居然在欧洲房车赛上连赢六场,夺得年度冠军。“嫁”给大众后,斯柯达开始转战WRC,PSP游戏机里有款《WRC》游戏,我最喜欢其中那台短小的Fabia WRC赛车。
也许上海大众真该拿RS来修正斯柯达的形象了,明锐RS正好成为国产斯柯达运动旗帜的“领袖”,让消费者找到斯柯达“野”的那一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