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美国大选:布什与克林顿家族的二次对决
- 来源:海外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美国大选,布什,克林顿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0-19 09:52
今年7月的一个大热天里,当杰布·布什和希拉里·克林顿围绕着就业和经济政策互相诟病时,在达拉斯一间开着冷气的办公室里,乔治·布什和比尔·克林顿正坐在同一张沙发上,谈论着他们对2016年美国大选的看法。
进入大选季的美国,一场平民主义的燎原之火正在竞选之路上熊熊燃烧。在这种背景下,两位前总统——两大党派各自的偶像代表一起在达拉斯的布什总统中心亮相。接受完本刊记者采访后,他们又合了影。这件超越了党派之争的事情值得庆祝,但想必他们明白,这张合影在此时登上杂志封面,必定会引爆人们的眼球。因为当下很多美国选民在问:这个国家真的再没有别的候选人了吗?为什么10次大选中有9次在选票上出现克林顿或布什这两个姓氏?当两位前总统的亲人及爱人在大选中狭路相逢,只有一个可能胜出或者两者皆败时,为何又要安排这次看似不太可能的会面呢?
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两位前总统彼此熟悉,他们均是在婴儿潮时期的1946年出生,前后只差了6个星期,不过他们的白宫之路各不相同,在任时的施政方针也大相径庭。要说共同之处,应该是他们的身体语言。他们互相模仿对方的言行举止,互开对方的玩笑,甚至在接受采访时互为对方辩护。
复杂而和谐的关系
如同凤凰可以浴火重生,一名颇具争议的政客退休之后再次露面,总会让人觉得有些欣慰。而布什和克林顿一起出现时,带给人们的触动只会更大。“我的确相信人们希望看到我们在一起,不管我们相互争论还是彼此认同,”克林顿说,“人们从心底里清楚,如果所有的争论只是为了争论而争论,那对美国而言绝非好事,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也没什么好处。”于是,当两位前总统一起出现在公众面前,比如去年出现在NCAA篮球决赛现场,就引来现场观众的阵阵欢呼。“我觉得这让人们精神振奋,”布什说,“很多人以为在今天,在这个时代,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是不可能站在一起的,可事实并非如此。”
不过,两位前总统和谐的“二人转”背后形势复杂。“瞧,这太复杂了,”克林顿说,“人们不喜欢负面的、存在争议的气氛,但在大选时,他们又常常制造这种气氛。”在接下来的数月里,这两位政治立场相左,却因大环境而站到一起的前总统又会有何举动呢?克林顿与布什是美国政坛中的“猫王”和哈姆雷特王子,但他们最终必须远离政坛。两人均不是冬天里毫无生气的狮子,岁数都不太大,都不太安分,都对自己的直觉非常自信。2008年克林顿试图帮助妻子角逐总统宝座但失败了,这给希拉里的第一次大选经历投下了阴影。现在他有了第二次机会,对布什而言则是第一次。人们可以感觉出他们在极力表现自己有多么“过气”。如布什所说,“我们就好比两匹老马被牵到牧场上”。两人又会时不时地说要“退出舞台”,可他们明白,自己比参加此次角逐的那两位更适合当竞选者,所以他们只能从一开始就保持低调。
布什在回顾往届和现在的总统候选人时说:“讽刺的是,我们当中有一位父亲(老布什),两个兄弟(他本人和弟弟杰布),以及丈夫和妻子(即克林顿与希拉里)。”不过这些经验的确让两个家族在参选时更得心应手,即便唐纳德·特朗普(共和党党内初选的另一候选人)和伯尼·桑德斯(民主党党内初选的另一候选人)眼下能获得媒体的关注并拥有不错的人气。“我没法预测谁会胜出,但我可以告诉你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布什说道,“大选有一种惯有的模式,它会有稍纵即逝的决定性时刻,会有筹款,所有这些都会发生,但是最终只有那个能更好地领导其政党的人才会获得提名。”对于布什的这一席话,克林顿在一旁点头赞同。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至少在目前,布什家族与克林顿家族有许多共同之处:他们都背负着祝福与重任;都有着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却也面临着一场反对“家族政治”的起义;都有实力强大的利益集团提供资金支持;在极端议题喧嚣鼓噪的政坛中,他们仍是主流。因此在竞选中如果能提醒人们他们懂得如何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里治理国家,让人们认识到大选中那些陌生的候选人许诺的美好前景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切实际的,便能取得战略优势。
两位前总统不仅仅在这次大选中支持自己的亲人,他们甚至早就鼓励亲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参选。去年,布什劝说弟弟杰布参选,而克林顿早在40年前就劝希拉里进入政坛。
“我向她求了3次婚才成功,”克林顿回忆说,“第一次求婚时我对她说:‘我希望你嫁给我,但你不应该嫁给我。’”在克林顿看来,希拉里是他们这一代人中最杰出的政治家,是个天生的领袖。如果不是嫁给他,那她应该进入芝加哥或纽约的政界。希拉里的反应却是:“上帝啊……我才不会去竞选呢!我太强势,没有人会给我投票的。”
克林顿停顿了一下,然后摇摇头说:“这是真事。”
家族渊源
人们总是认为政治家行事无非出于政治原因,然而布什家族与克林顿家族间的往来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了,尽管大家都觉得这两个家族的人不可能融洽相处,尤其是在1992年老布什与克林顿之间那场惨烈的选战后。不过老布什离任时留给克林顿一封颇显涵养的私人信件,融化了两家之间的坚冰。老布什在信中写道:“看到此信时,你已成为总统。我坚定地支持你。”
布什则表示这件事让他获益匪浅:他的父亲虽然败了,但保持了尊严;克林顿即使胜了,仍然无比谦卑。后来布什在执政时派遣他的父亲和克林顿在全球筹集善款,第一次是为印度洋海啸的灾民,第二次是为卡特里娜飓风的受害者,两个家族的友谊也愈发浓厚,很快克林顿就成为布什家族在缅因州肯纳邦克波特老宅的座上宾,他在那里打高尔夫球并过夜,还开着老布什的汽艇乘风破浪。2004年克林顿做了一次心脏手术,老布什亲自打电话嘘寒问暖:“医生是怎么说的?疼不疼?能做多大强度的运动?可以用跑步机吗?”2011年,克林顿陪同老布什的妻子芭芭拉前去参加贝蒂·福特(美国前总统杰拉德·福特的夫人)的葬礼,之后布什开始说克林顿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杰布则干脆直接称呼克林顿为“兄弟”。“哈,我是布什家族的害群之马,每个家族都会出这么一个。”有一次与布什家族不期而遇时,克林顿如此自嘲道。
甚至连芭芭拉都觉得,自己的丈夫扮演了克林顿还未出生时便死去的父亲的角色,不过克林顿与她的大儿子即布什的人生经历并不相同。从表面上看,循规蹈矩的布什在人生道路上追随了父亲的脚步:菲利普斯·安杜佛中学(美国最古老的寄宿高中之一)、耶鲁大学,大学毕业后从军,退役后在德克萨斯州做石油生意。克林顿出生于阿肯色州一户不甚为外界所知的家庭,曾亲历1960年代美国社会的动荡,但没有沉溺其中。越战时他逃过了兵役,上大学时也因为参与不切实际的民主运动而错过了许多法学课程。那么,他和布什两人谁更叛逆呢?克林顿参加过军乐队,还曾是“美国少年”(少年领袖素质培训项目)的成员,在乔治敦大学读书时获得过“罗德学者”奖学金,年仅32岁就当选阿肯色州州长,成为当时美国最年轻的州长。布什在40岁前身陷权力与内讧的漩涡中,身染酗酒恶习,为生意而焦头烂额,可谓一事无成。
不过他们的从政之路截然不同,二人的首次会面也不甚愉快。那是1999年,身为得克萨斯州州长的布什与刚当选佛罗里达州州长不久的杰布,在一次州长会议期间拜访了白宫,克林顿对杰布印象不错,却觉得布什比较粗鲁。不过当助手提醒他说布什格外令人讨厌时,克林顿马上为其辩护道:“他只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表达出来,还能指望他喜欢我吗?我击败了他的父亲,而他爱他的父亲。”到了2000年大选时,克林顿对布什更加尊重。布什大选获胜后前往白宫拜访,克林顿不惜缺席会议,在白宫设宴款待布什,并称“低估布什是个严重的错误”。
卸任后的生活及给奥巴马的建议
离开白宫后,两人都没有迅速变成“老古董”。克林顿卸任时54岁,布什也才62岁,都还有数十年的时光要度过,人生却已经没有高峰可攀。“我敢肯定,每位总统卸任后都会经历一段低潮期,因为每天的日程与以往完全不同了,”布什说,“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忙碌了。”
克林顿卸任后似乎更失落一些,他曾在离卸任还有几个星期时说,“我喜欢这份工作(当总统),因为它让我更出色,如果可能的话,我真想再次参选”。
卸任后,克林顿也做了不少事。那时,希拉里刚当选参议员,每天要工作很久,身为丈夫的克林顿则在全球各地举办有偿演讲,收益颇丰。他还成立了自己的基金会——“克林顿基金”,成为民主党在这个时代最积极的代言人。而在接受心脏搭桥手术仅数周后,他又为参加大选的民主党候选人约翰·克里站台。在2012年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克林顿的演讲广受好评,以至于奥巴马总统开玩笑地说要请他当“宣传部长”。
至于如何能给妻子提供同样的“服务”,情况就不同了。对金钱的欲望以及当年同莱温斯基的绯闻,成为了克林顿始终擦抹不掉的污点。如果他支持其他民主党人,或许还能起到作用,但希拉里是个特例。2008年大选时,克林顿没能帮上妻子,他起的只是反作用。最终,希拉里失败了。有了上一次的教训,这一次克林顿格外谨慎,始终没有走到台前。
即便早已退休,克林顿的日程也安排得满满的。今年6月中旬,他先去越南河内出席了美越关系正常化20周年纪念活动,接着回国到孟菲斯参加一位民权活动者的葬礼,然后到费城参加美国全国有色人种促进会,后又前往伦敦出席“包容性资本主义”大会。在来达拉斯接受访问的前一天,他还赶到纽约,在深夜新闻讽刺类电视节目《每日秀》上亮相。达拉斯的访谈结束后第二天,布什要回他的农场,克林顿却要飞往波斯尼亚参加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20周年纪念活动。很明显能看出他瘦了很多,嗓音嘶哑。不过他说自己的状态还不错,在达拉斯做长时间的访谈时,他一直讲个不停,期间还表达了对奥巴马总统的同情,后者正面对从伊朗到希腊等多个全球性挑战。“在这个多事之秋,你的所有外交政策几乎注定都是不受欢迎的。”克林顿说道。
布什离任时的支持率只有克林顿离任时的一半,此后他的支持率一直低于克林顿。不过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与欧维希市场信息咨询公司(ORC)今年6月的一项联合调查,布什的支持率在这个夏天终于过半。其助手也表示,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会给布什一个公正的评价。
布什退休后没有像克林顿那样四处抛头露面,而是一直默默地积极帮助退伍老兵回到正常生活中来。他每年夏天赞助一场全程100公里的自行车赛,每年秋天赞助一次高尔夫锦标赛。不过因为美国广播公司(ABC)的新闻称,他曾在2012年从一个老兵组织那里拿了10万美元的演讲费,这给今年的比赛蒙上了一层阴影。布什对此不加辩解,“静静地等着历史做出评价”。他还在去年夏天催促杰布参加共和党内的初选。当时考虑到希拉里几乎确定要参选,他还推算了一下最近几任美国总统的顺序:到底是(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希拉里)克林顿,还是(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杰布)布什?就算美国人渴望新面孔,但2016年的大选,布什家族仍然非常有希望。
一位朋友说布什卸任后似乎回归了本色,布什也称他“沉浸在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里”。卸任后他与妻子劳拉去了5次非洲,在5个非洲国家推广治疗宫颈癌及乳腺癌的药物和新疗法。今年,布什、克林顿、老布什以及林登·约翰逊总统图书馆一起创建了为期6个月的领导能力训练营,学员是60位处于职业阶梯中期的公共及私营部门的管理人员。正是因为要参加训练营的毕业典礼,布什与克林顿两人才在达拉斯相聚。
布什喜欢画画,尽管曾被取笑过,但他仍说“画画对我帮助很大”。很多退休的政治家也都认真地把画画作为一种精神疗法,比如丘吉尔、艾森豪威尔、吉米·卡特。助手称,布什可在任何时候加入别人的讨论,然后大谈特谈绘画术语。他的画架和颜料也在缅因州的家中堆了满满一个房间。目前他已完成了狗狗系列及领导人系列的创作,正在创作关于其孙女的画作,并坦诚说自己曾努力想把妻子画好,但不太成功。当被问及是否想过画克林顿时,他先是说“我试过很多次”,接着又“招供”道:“还没画过呢!我可不想毁掉我们之间的友谊。”
“他画不好我的大鼻子。”克林顿故意板着脸说道。
两位前总统就是这样爱开玩笑,从他们在达拉斯相聚时就开始了。他们在接受采访前拍照留念的间隙,还不忘取笑对方参加训练营毕业舞会时的样子,以及在毕业典礼上为了学生而发生的争论。访谈中布什说当总统重要的是“发现能不被权力陷阱吞噬,并能提出良好建议的人……不给那些溜须拍马之辈提供钻营的机会”。接着,布什又马上停了口,只是说:“不知道我说这些有没有用,他们告诉我要用一些大词。”
一旁的克林顿转了转眼睛,把头使劲往后仰,然后笑了起来:“刚才他说到这儿时我摸了摸后裤兜,看看我的钱包还在不在。”——很早之前克林顿就说过,布什“本分老实乡下小伙儿”的长相很有迷惑性。这时,被克林顿取笑的布什也笑了起来。“可我说不出什么大词来,”克林顿模仿着布什的神态说道,“我只是一个可怜的流浪画家。”
说起小他们15岁的奥巴马,两位前总统能给即将卸任的他提一些建议吗?“我无法给出建议,”布什说,“我只能说,去做让你快乐的事。但什么事情能让你快乐,得由你自己去发现。比尔,你觉得呢?”“我觉得奥巴马能做得很好,”克林顿说,“他卸任后会过得不错,会很成功。”
谁会成为奥巴马的继任者?
看着两位美国政坛的“大拿”虽然跃跃欲试却也只能安静地坐在一旁的样子实在有趣。当然,他们各自投身大选的亲人也在竭尽全力地与他们“划清界限”:今年6月中旬,杰布和希拉里在相隔不到48小时内先后正式宣布参加大选,但均没有将姓氏写入竞选logo。 CNN与ORC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在“希拉里前第一夫人的身份会不会让选民不愿意投她票”这一问题上,有39%的受调查者表示会,另有39%表示不会。同样的问题,对于作为一位前总统儿子以及另一位前总统弟弟的杰布来说,有56%的受访者表示这个身份会让他们不愿意把票投给他,只有27%的受访者表示会因此投票给他。可不管是希拉里还是杰布,都将从其家族分布广泛的筹款网络中受益。《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当年为布什提供赞助的“大金主”中,有136人在杰布6月中旬宣布参选后的15天内再次解囊。
据称,在今年早些时候的一次私人筹款活动上,布什曾说希拉里虽然很难对付,但并非不可击败。即便现在还能感觉出他仍持这种看法。“我会全力为他鼓劲。”谈到弟弟时布什说道。他说他的弟弟有智慧,有能力应对大选,“如果需要我的帮助,他自然会给我打电话,否则我还是在一旁静观其变吧。我倒是很乐意这样。”
对于克林顿来说,情况又不一样。兄弟还可以袖手旁观,丈夫就不得不投身其中了。如果妻子当选,那么他将创纪录地由一位前总统变为“第一先生”。
今年6月,希拉里在纽约罗斯福岛举行首次竞选造势大会,克林顿骄傲又安静地站在妻子身旁。谈起妻子面临的选战,克林顿说:“我们的情况(与布什兄弟相比)有些不同,因为我们生活在一起。”作为“过来人”,克林顿很清楚要搞定其“克林顿基金会”的问题,他打算让女儿切尔西接手,这样他就能“消失”,从而不影响妻子的选情。
克林顿表示,2016年大选的重点议题一定会是经济,如何让经济更加强大、更加成为一个整体。在谈论这一话题时,他原本兴致勃勃,继而却又猛然“刹车”,像是在自言自语。“如果议题是关于如何让全球经济繁荣起来,让人们广泛受益,那么美国人民一定会觉得很新鲜。如果希拉里向我征求建议,我就会说出我的想法。如果她不问,就算是在家里我也不会多嘴。不过目前来看她还是很乐意向我征求建议的。”
访谈结束前,克林顿和布什都谈到了当下新闻界肤浅的政治评论,“无聊季节”(指没有重大新闻,无聊报道充斥媒体的时期)何等地无聊,以及吸引选民眼球的做法是何等地不切实际。两人都经历过并强化了“同步批评”时代。这种话刚说出口或刚有行动即遭公众批评的经历也曾伴随并困扰着他们的继任者,很明显,二人现在已经解脱了。
两位前总统如今都在忙着塑造他们走向幕后的新形象,这就是美国政治王朝的吊诡之处:想要让自己的家族有持久的生命力,你必须否认自己是其中一员。
那么美国政治究竟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家族生意”?“我并不这么认为,”布什答道,“这么说的意思就是,当我小的时候,家里人会对我说:‘小子,我们希望你关注政治问题。等你长大后,我们会把你引进政界。’然而事情并非如此,就我来说,我长大后结了婚,我得赚钱养家。不错,我对政治感兴趣,可那主要是因为我非常崇拜我的老爸。”布什还说,政治“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为他人服务的召唤,杰布一定是听到了这种召唤。从政是服务他人最好的方式”。
然后布什转向克林顿:“你觉得政治是家族生意吗?”“不!”克林顿回答,“我觉得人们普遍感兴趣的东西都是差不多的,如果你足够幸运,有爱心,有天赋,且愿意努力,那么你或许会获得支持。”
这或许是克林顿式的解释,其潜台词就是:是的,政治是一门家族生意,不过只有最优秀的家族才会笑到最后。
[译自美国《时代周刊》]
南希·吉布斯、迈克尔·达菲/文 张文智/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