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上的悠闲江南

  • 来源:中国旅游
  • 关键字:大运河,江南
  • 发布时间:2015-11-04 10:24

  江南的扬州、苏州、杭州是最广为人知的旅游目的地,然而若以为苏州只有园林、杭州只有西湖,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一次,我们沿着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带您重新深入这三座城市。在扬州游园林、喝早茶、吃淮扬菜,重温盐商的奢华岁月;在苏州逛古街、听昆曲、品碧螺春,体验本地人的逍遥生活;在杭州弹古琴、读国学、访博物馆,来一次不一样的江南悠闲之旅。

  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为了防范北方的游牧民族,中国古代的政治中心始终在北方,而肥沃的土地、丰富的物产则造就了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为了供给中央和军队庞大的开销,必须将南方以粮食为主的各种物资运去北方。水运是最为廉价和便捷的运输方式,但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因此河流大多是东西走向,由南向北运送物资只能通过陆路,不但成本高昂而且耗时费力。为了克服这个难题,开凿南北走向的运河便成为了历朝历代统治者的愿望。

  三位帝王成就大运河

  吴王夫差

  很多人以为大运河是由隋炀帝开凿,其实,早在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便在长江和淮河间开凿了邗沟,成为大运河的开端。

  隋炀帝

  此后历朝历代或开凿新的运河,或对原有运河进行疏浚、治理,但始终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直至隋炀帝年间,除了大规模开凿新的运河外,还将原有运河进行整合,终于在公元610年形成以首都洛阳为中心,北至北京、南达杭州的隋唐运河。

  忽必烈

  到元代时,隋朝开凿的运河部分已经淤塞荒废,而且元代定都北京,因此运河没有必要再绕道洛阳,于是元世祖忽必烈在隋唐运河的基础上又开凿了新的运河,拉直了北京和杭州之间的距离,作为大运河主体的京杭运河在1293年全线贯通,至今仍是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此外,由杭州至宁波的浙东运河作为京杭运河的延伸,则成为海上丝路连通内河航运的重要渠道。

  除了运输功能外,大运河还发挥了防洪、抗旱、灌溉等作用,同时促进了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进入21世纪,大运河不但没有被淘汰,反而承担了新的历史重任,成为南水北调工程的输水线路之一。在未来,相信这条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将继续不断地哺育着沿岸的居民。

  数读大运河

  自公元前486年开凿邗沟开始,大运河的历史已经超过2,500年

  从公元前486年到1293年,大运河总共修建了1,779年

  隋唐运河全长约2,700公里,其中部分为京杭运河沿用

  京杭运河全长1,794公里,其中1,442公里目前依然通航

  浙东大运河全长239公里,西起杭州东至宁波,为京杭运河的延伸

  通过近年不断浚深扩宽航道,大运河每年货运量仍达1亿吨

  大运河共有58处遗产点,分布在沿途27个城市

  京杭大运河自北至南连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条重要江河

  大运河最美在江南

  中国古代最伟大工程之一的大运河,在2014年6月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中国第46个同时也是唯一一个仍在使用的「活遗产」,因为大运河至今依然承担着重要的运输功能。列入遗产的大运河包括隋唐运河、京杭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以及沿途的58处遗产点,其中扬州、苏州和杭州分别有10处、7处和7处遗产点,占总数的41%,堪称大运河最美的一段。

  扬州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因运河而兴,尽管运河河道历经变迁,扬州的中枢地位始终未变。扬州还是一座被商人改变的城市,那些富甲天下的盐商们,不仅修建了精美的园林,就连乾隆皇帝几次下江南,都由他们代替地方官员出面接待。

  苏州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苏州,这座中国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悠然小城,同样因为京杭大运河而成为万贾云集的繁华之地。苏州人柔婉,苏州昆曲抒情,在山塘路、平江路等历史文化街区上或荡舟,或漫步,就可走进真实的市井苏州。

  杭州

  【运河水乡处处河,东西南北步步桥】,作为大运河的终点,杭州称得上是内外兼修的奇女子。杭州的水婀娜,杭州的景精致,这一切都离不开运河的滋养。如今,运河畔的一个个遗产点,更成了年轻人体验时尚的文创基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