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导演陈果执导,AngelaBaby、阮经天、张超、热依扎等青春偶像和潘虹、寇振海、林雪等“老戏骨”主演的悬疑爱情电影《谋杀似水年华》于2月14日登上内地银幕。
作为香港独立电影的代表人之一,陈果以这部爱情商业电影作为自己进军内地的处女作。《谋杀似水年华》改编自内地知名悬疑作家蔡骏同名小说,影片除了“爱情”外,还充满着“悬疑”色彩,讲述女主角田小麦与男主角秋收19年前因为一桩离奇谋杀案相识、相知,面对纠缠其中的两代人的爱恨情仇,两人在挖掘真相的同时,也试图拯救一段被扼杀的青春爱情。
从小说到电影
陈果与《谋杀似水年华》结缘于2009年,彼时内地青春电影刚刚起步,陈果也一直在寻找此类题材,看到这部小说时被吸引,可惜当时《谋杀似水年华》的版权已经卖出。2014年,陈果从原著作者蔡骏处获知,《谋杀似水年华》一直没有被拍摄,版权又回到了蔡骏手中,两人一拍即合。
陈果之所以看中《谋杀似水年华》,一方面是因为它的悬疑色彩对读者很具吸引力,同时书中讲述的侦探过程也“很抓人”;另一方面在于它还是一部情感冲突丰富的青春片。“当下内地的青春片往往只停留在爱情这一种情感上,讲述青年人读书、恋爱、步入社会工作的故事。《谋杀似水年华》的‘野心’要大得多,把两代人的情感纠葛加入其中,故事格局和时间跨度远超过一般的青春片。”
2014年11月,《谋杀似水年华》开始拍摄,期间由于演员档期问题中断了几次,到2015年3月才杀青。影片大部分是在北京拍摄,后期制作主要在香港完成。
在这部影片中,陈果不仅出任导演,还身兼编剧。他认为,小说改编的电影要提取原著精髓,也要再注入一些新元素。相比小说,电影《谋杀似水年华》的故事时间跨度从15年加大为20年,并进一步突出了爱情元素。陈果表示,整个改编创作过程非常自由,“蔡骏人很忠厚,也比较开放,他非常信任我,也没干涉过我们。”
对于“谋杀似水年华”的解读,作者蔡骏表示,“这个名字本身就有一语双关之意。”“谋杀”既表明这是悬疑惊悚犯罪题材,带有谋杀凶案的内容;也代表着对时间流逝的情感表达,其中不仅有田小麦跟秋收的似水年华,也包括他们上一代人的似水年华,甚至涵盖到当下中国这一代人——80后、90后的集体青春记忆。
“‘谋杀似水年华’是一个非常残酷的成长过程。”陈果说。影片中潘虹饰演一位母亲,只从她身上就可以体会到“谋杀似水年华”的意义。“很多观众小时候就看潘虹的电影,她在观众心目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形象。随着观众慢慢长大,也看到了潘虹从年轻慢慢转入到中年、再到老年的过程,从这个层面,观众也能对青春被‘谋杀’产生共鸣。”
拍没有地域限制的商业片
作为香港独立电影的一面旗帜,在内地,陈果曾多次出任电影监制,此番亲任导演还是第一次。执导《谋杀似水年华》,陈果起用了内地、香港、台湾多地的青春偶像演员,制作团队也是内地、香港各半,美术、导演组、制片组以内地人为主,服装指导、艺术指导、摄像都是香港人。
影片中饰演田小麦的是近年来风头正劲、颇受观众和粉丝关注的AngelaBaby。陈果表示AngelaBaby是位非常好的演员,她的《全城热恋》《全球热恋》以及最近的《新娘大作战》都是他做的监制。由于AngelaBaby当时已有片约在身,陈果甚至不惜专门等她的档期。
在陈果看来,《老炮儿》那种影片“不是北京人恐怕真拍不了”,但大多数商业片是没有地域限制的。不过,他也认为近年来的爱情电影中,各路明星操着蹩脚的普通话,“南腔北调一台戏”经常成为观众吐槽的对象,这个问题应该被重视。陈果说,这方面应该向美国学习——美国南部、东部、西部等不同地域的英语也不一样,但美国演员会花时间学习以克服语言上的障碍。
“《谋杀似水年华》是一个正规的商业电影制作规模,拍摄时间不短,投入人员也很多。”该片制片人李锐告诉《综艺报》记者,影片具体投资大致在几千万元左右。问及票房预期,李锐回答,“现在的电影票房难以预期,不见得好电影就有好票房,但可以肯定的是,《谋杀似水年华》一定是一部有思想的电影。”
对话陈果:“我不抗拒主流电影”
《综艺报》:这次是你第一次执导内地电影,找投资的过程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陈果:现在内地电影市场太火热了,有那么多钱,找投资怎么会难?我第一次在内地做导演也不难,因为我们这些人技术很全面,又懂写,又懂拍,不找我找谁?(笑)《综艺报》:你认为香港导演在内地电影市场有哪些优势?
陈果:香港导演最大的优势是经过了多年的商业洗礼,经验更加丰富。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内地电影界还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香港导演的进入带来了比较大的冲击。不过,随着内地电影逐步发展,特别是最近10年,内地很多年轻导演成长起来,无论是拍商业片还是艺术片,都有很大程度的进步,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香港导演。所以,现在香港导演已经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了,大家都在同一水平线上。一部电影适合哪位导演拍就去找谁拍,而不用考虑他所处的地域。
《综艺报》:你在国际上拿过很多奖项,这会对观众有更多吸引力吗?
陈果:我觉得没什么影响,因为现在观众不看这些,大家还是看戏。
《综艺报》:从独立电影跨到商业电影,你有怎样的心得?
陈果:很多年轻导演最开始拍电影时,未必有机会拍商业片,他们的电影一定是从自己熟悉的人物和经历出发。这类电影传统的投资者不会投,所以,年轻导演只能自己去找一些资源,这是他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但经历过之后,大多数导演最终还是会转向主流商业片,像王小帅那种坚定不移拍自己喜欢的东西的导演毕竟是极少数。我并不像有的导演那样有所谓“坚定”的立场,我不抗拒主流电影。如果自己的电影涉及商业属性,我也会用商业片的手法去处理。
文/黄柏雪 图/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