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导+9星 开启“奔爱”模式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奔爱,徐闻
  • 发布时间:2016-02-26 13:49

  相比喜剧片扎堆的贺岁档,情人节档例来是爱情片的必争之地。2月14日,《奔爱》上映。相对于常规意义上由一男一女两位主人公演绎的爱情故事而言,该片班底抢眼,由5位炙手可热的导演携9位明星拍摄完成。

  影片上映前夕,《奔爱》制片人徐闻接受《综艺报》专访,回顾了导演张一白、管虎、张猛、滕华涛和高群书,以及演员章子怡、彭于晏、佟丽娅、周冬雨、陈妍希、张译、梁静、王千源、吴莫愁在拍摄期间的幕后故事,也揭秘了5位导演如何合作、5个故事如何统筹的“奔爱”模式。

  “神在形不在”

  徐闻介绍,她是在两年前萌生了做一个“不同风格、给不同观众带来共鸣和影响的影片”的念头,想请几位成熟的导演,来拍摄“从全世界奔向爱”的主题。

  直到2015年,网络上的一句“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戳中了徐闻,更坚定了她整部影片要到海外拍摄的决心。加之当时国外有一些场景可以不用花钱、甚至给剧组赞助的便利政策,徐闻开始着手研究整部影片在海外拍摄的可行性。

  在有着共同电影理念的朋友中,徐闻确定了张一白、管虎、张猛、滕华涛、高群书5位导演,她向他们保证将给予充分的自由度,但要求是“必须能够过审”。

  其实,对于这5位导演来说,过审倒在其次,关键是对长度的把握。以一个不会对后期排片造成难度的电影片长为标准,每个人五分之一的篇幅等于要各自拍摄一部短片。而众所周知,“短片比长片的故事更难写,不仅需要把故事讲精彩,还要有和长片一样的翻转和铺垫,非常考验技巧。”

  此外,剧组也因在短时间内到不同的国家拍摄,需要和当地工作人员沟通、配合,“整个流程和长片毫无差别,需要特别灵活应变”。

  虽然讲的都是关于“奔爱”的主题,但为保障每一位导演充分发挥,剧组采用了“各自为政”的方式——5位导演独立拍摄不同段落,分别剪辑、分别配乐。期间,为保证每个段落的不同特点和风格,5个人约定彼此不做沟通与交流。

  张一白在日本小樽完成了《再见,我爱你》,呈现乐琪(章子怡饰)和寿司店学徒小健(彭于晏饰)之间“超越距离”的爱;高群书描述了依依(佟丽娅饰)和茄子(周冬雨饰)发生在塞班岛马里亚纳海沟的一段“超越性别”的爱;滕华涛在挪威尤坎小镇拍摄了一段养老院做护士的莉莉(陈妍希饰)“人造阳光”的故事;管虎和张猛的镜头则分别对准了土耳其欧亚大桥附件一个遭遇变故的家庭以及美国66号公路上一对特殊的情侣。

  这种被5位导演称为“神在、形不在”的合作看似轻松,但真等5个片子都交到徐闻手上,统筹、剪辑、调色等工作量陡增,难度还是超过她的预想。

  拥挤的出品方徐闻透露,《奔爱》的制作成本为6500万元,出品方多达10家。一家新公司北京永利文化传媒是主投方,《奔爱》也是该公司的第一个电影项目。北京永利文化传媒负责人曾公开表示,粗略估算,该片主创共计实现过250亿元的票房总额,且事实上《奔爱》“的确吸引了很多电影公司和投资机构”,只是“由于份额有限,还有6家机构没有实现投资”。

  谈及什么样的项目能成为更多投资方青睐的对象,徐闻认为,“市场回报率、制作水平,尤其是导演和演员的班底都是他们重点衡量的内容”。

  投资方、导演们似乎从新模式中体验到了“组团拍片”的乐趣,他们高调宣布:“我们几位准备成立个组合,并把这个方式进行下去,明年拍杀人故事、后年拍爆笑喜剧,每一次都会有惊喜。”

  对话徐闻:过于商业化就会缺少激情

  《综艺报》:五位导演听到这个项目后,第一反映是什么?他们的“作业”有没有按时交给你?

  徐闻:这部片子前后花了大概两年时间,我们从看景、修剧本、筹备,到2014年12月开始拍摄,全程都认真对待,所以耗时长一些;另外也是要等导演和演员的档期。基本都没有按时交,但这不是导演的问题,是他们对电影的关注度使然。

  《综艺报》:五个片场你都去过吗?

  徐闻:当然,我是那种比较喜欢片场的制片人。另外,影片如果是在北京或者在中国各地拍摄的话,也许能找到朋友帮着照顾一下;但在国外,首先要有当地制片团队的配合,其次还有国外的风土人情、法律法规、工作方式等方面需要适应。所以,必须亲自到场。

  《综艺报》:拍摄这样的“拼盘”故事,五位导演各自的团队规模如何?

  徐闻:都是正常的剧组规模,它和正常拍一个大电影没什么区别,音乐、美术、灯光、摄影等部门一个都不能少,而且我们在海外拍,比起在国内更加复杂,相当于分别做了5部电影,甚至可以说比做5部都要难。

  《综艺报》:五位导演分别拍了多少素材?怎么样在一部影片中分别衡量、取舍这些导演要表达的内容?

  徐闻:公平起见,我们会对平均时间有要求,但是拍着拍着,大家都有更多的东西想表达,就会超长,他们并不是因为自己是大导演就要超长,只是出于情绪表达的需要,这和拍片时可能会超过预算是一样的道理。不过,即便导演非常想拍,我也只能说抱歉,这是制片人经常面对的一个很痛苦的抉择。

  《综艺报》:影片情人节上映时,春节档的片子还在放映,你认为这个档期的空间会不会被挤压?

  徐闻:现在中国电影市场比较繁荣,任何档期都会有人抢,作为制片人,我并不担心,只是把电影看作一种商业行为,所有的风险都要提前计算。

  《综艺报》:五位导演表示此次合作得很愉快,未来会否继续再以这种方式合作?

  徐闻:如果这一次能将品牌做起来,我也很想继续下去。人家有“东北F4”,我们也可以组一个“葫芦娃五兄弟”之类(笑)。他们合作得很好,但我不想让整个组合过于商业化,五个人在一起还是要做事。当一件事过于商业化,就会缺少很多激情,尤其是电影产品。

  文/郭小婷 图/王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