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高若无量年底无大戏

  走势正如上周本栏分析过的一样———消息面的明朗、是好是坏已经无关重要,总之是偏多固然要拉,偏空一样要拉,管你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加息,还是CPI 创新高“破五”!这一今年以来愈来愈强的动向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因为它可能象征着资金与政策的全面博弈正在进入一个资金渐占上风、而政策调控日显失效的阶段,房地产价格的坚挺与房地产股票的冷而不僵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这一点留待日后再议,先来梳理年底前吸引资金做多的几大因素:对明春行情的向往可能是最主要的,这是缘于A 股历久不衰的“春播”传统。至于基金排名,则可能只是传说:热衷于提升排位的大概只有居前与垫底的若干家,大部分不见得有多大的积极性。更何况部分基金已将考核期提前至11 月底。故排名战云云可能徒有虚名,倒是有套现要求的机构会致力于推波助澜。从这几个角度去观察周一的中阳线,大概会更客观些。

  2319 点以来的走势证明了,即使CPI 逐月走高,直至11 月出现超乎所有人预期的“破五”,A 股大盘升势依然可以紧随通胀与之同步———资金推动的力量压制了基本面这一不利的因素并使之服从自己的意志。既然如此,展望后市通胀前景调控得如何就远不如流动性的松紧如何更加令人关注了。对于明年的货币政策定为“稳健”令不少人感到担心,但笔者以为这很可能是一种误读。理由是此前名为“适度宽松”实为极度宽松的表述已颠覆了我们理解“适度”一词的语义学的意境(请问何曾见过天量新增信贷的“适度宽松”吗?!)。故按照同样的逻辑,同样的政策延续性,所谓的“稳健”也必定超乎其固有的本义。即是说:明年的新增信贷规模未必会比今年的7.5 万亿低多少。笔者这里的判断并非妄测,而是有一定的根据的:已开工的项目总需要继续投入吧?“十二五”开局的摊子各方诸候难免铺得只大不小,“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花钱积极得了吗?...... 如此一来明年的M2 增速就很难大幅下降(今年已由09 年的27%降至19%———至11月底数据),即使按15%计,亦接近7 万亿了。故明年的流动性,应不至于太悲观。

  问题在于流动性依旧不差,股市是否就一定表现好?回顾这两年,拜09 年天量信贷所赐,资金面不可谓不佳的上证指数仅反弹至3478点。今年的资金环境也不差,跌不下去却也难越年初峰位雷池半步,哪怕以天量成交反复冲击。可见两者之间不能完全划等号。原因在尽管资金扩容了,股票扩容(限售股解禁+ 世界IPO 第一)也不含糊。一些聪明的资金认识到这一点,“抓小放大”借大指数熊市大B 浪反弹期间走出了独立行情,在斩获不菲的同时亦力撑大指数不至于走得太难看。A 股市场呼唤“抛开大盘炒个股”凡二十年矣,唯有今天才完全得到实现。这是在流动性极端泛滥催生机构超常规模的背景下,题材股与概念股泛庄股化的必然归宿。其泡沫化生存的状态它们的大部分将是历史上匆匆的过客。

  本周的以周一大力抬拉、几乎是一步到位的先扬后抑走势,最明显不过的说明了做多主力只有护盘之意(远离2319 点以来的上升趋势线摆脱险境),而无乘胜追击、向上拓展空间扩大战果之心,这或许与其力有不逮(缺乏资金),或忌惮于上档天量成交区的压力有关。本周最高止步于2939 点,而实际上大量成交区的压力在2970-2975 点以上,可见是打了提前量。打提前量的显而易见的原因是成交跟不上———即使以成交最高的周一2938 亿元计,欲突破上档巨大的阻力也是必败无疑的,何况周一后成交便逐日下降,这也和年底循惯例非资金活跃期有关。至周五两市成交再创10 月份以来的新低,充分反映了上有天量压力、下有平台支撑,夹在两者之间无所适从的投资者普遍存在的彷徨观望的心态。周五最低时上证指数已探至下档平台上端,技术上可以视为是对于周一突破平台后的反抽。现时的世道处于短期的无趋势。正所谓“拉一拉可以上去,打一打又可以下来“,就看哪一方出手了。2850-2875点则是确定短期好淡的分界线,突破平台的有效性亦以此线的得失得到确认。考虑到小指数(如创业板)及不少个股板块波动结构上的升势未尽,倘使大指数向下破位也将受到对冲而不至于跌出太大的空间。■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