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加息2—3 次不足为奇

  央行决定自12 月20 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对此,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表示,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缓加息、多调存款准备金率”是明智之举。深圳电台先锋898(fm89.8)上午9 点至10 点播出的《创富赢家》节目主持人孙小美与特约评论员桂浩明在节目中对“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进行了讨论。桂浩明表示,通胀压力下,明年加息2-3 次也不足为奇。

  孙小美: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我们怎么判断现在采用哪种措施是明智之举,怎么知道它是否适合目前的经济环境?

  桂浩明:首先我们要比较这两个措施,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数量化手段,加息是价格化手段。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银行放贷能力随之下降,收缩整体流动性。按照现在银行的规模,大概每调0.5 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回收3 个多亿资金。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的主要还是银行,对经济是总量上的控制。加息则对贷款方和存款方都有影响。对于存款方,收入会相应增加;对于贷款方,也会增加其资金成本,加息对整个经济的收缩影响更加明显。因为资金成本上升以后,会导致一些企业贷款意愿下降,资金成本的提升会侵蚀企业利润,所以加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会更大,并且是全方位的。

  很明显,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在收缩流动性方面的影响,前者更有效;而对于收缩整体经济的影响,加息更有效。目前来说,恐怕还是收缩流动性的要求更为迫切一些,央行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也是出于这样一个考虑。

  孙小美:刚才您谈到现在要求收缩流动性,那为什么不选择加息?

  桂浩明:中国经济今年恢复得不错,但总体来看,经济基础恢复得还是比较薄弱。从目前来看,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都不是很好。海外市场不断对中国发出反倾销,加上人民币升值,中国出口将受到很大影响。尽管11 月份的出口数据还很高,但后劲并不是那么足。国内环境来说,我们也面临调整产业结构这样一个繁重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否则保民生就是空话。

  不能因为调控就让经济过于下滑,现在调控的有效性、灵活性、针对性要兼顾到经济增长和控通胀。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让经济增长、控通胀、调整产业结构的政策实现平衡。这时候选择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就是从这个方面考虑的。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政策,只能选择相对有利的政策。

  孙小美:许多专家都说加息是迟早的,只是具体时间节点的问题。您怎么看加息的问题?

  桂浩明:未来肯定是要加息的,因为我们现在的负利率太严重了,11 月CPI 是5.1%,而一年期定存利率只有2.5%,这种情况下,加息是必然。我想在明年春节前后,或者说明年的二季度,都存在加息的可能。一般来说,如果明年加息2-3 次,我觉得一点也不奇怪。关键是选择一个时点,一方面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最小,另一方面在控制通胀方面起的作用能够最大。不管怎么说,加息是必然的。我们不能因为央行频繁调高了存款准备金率,就认为加息警报没有了,这个警报可能随时拉响。

  孙小美:有人说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无限制,没有天花板。你怎么看待这个消息?

  桂浩明: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肯定是有底线的,这个底的最大限度就是100%,就是所有存款都必须放进央行。现在只是存款的18.5%,理论上还有上调空间,海外市场紧缩最严重的时候达到过22%,或者更高一点,而我们明年有可能达到20%,再提高三次左右是可能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