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达姆是好人还是坏人
- 来源:视野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萨达姆,好人,坏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3-11 14:38
但是,我通常会选择较麻烦、她当下不一定能懂的:“萨达姆如何如何,布什怎样怎样……”她听了可能更加迷糊,也可能有个属于自己且较不流俗的结论:“是不是萨达姆虽然做错事,布什也不该约那么多国家欺负他们……”
当女儿正准备处死一只毛毛虫,并为求得安心向我做最后的求证“毛毛虫到底是益虫还是害虫”时,我通常提醒自己,暂时脱开以农业或人为本位的观点告诉她,虽然毛毛虫会把健康美丽的叶子吃得破烂,可是那是它惟一的食物,等它将来变成蝴蝶就会传花粉报答植物,乃至猛兽如虎豹猎食小动物当然不比草食动物来得“可恶”,事实上,那与可爱的小鹿吃草在本质上是同样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的捕食行为罢了。
长期如此解说下来的后果是她变得非常挑食,每次总得向她耐心地一一介绍这种鱼海里还很多,吃了不会绝种,保证那锅鸡人类还养了很多,吃了并不会破坏生态平衡,她才肯吃,并且边吃边向我抱怨人是所有生物中最残忍自私的。当然,我也常尽可能代表我们人类向她提出一些情非得已的微弱申诉。
尽管如此,我仍没打算改变这种方式。因为我以为将来有形无形会教她用各种功利的角度衡量事情的场合与机会只会太多(社会、学校),如古人说的“人生识字忧患始”,如《犹太法典》中也言及小孩出生前天使会摸摸他的头,使他遗忘一切,以免日后生活不堪负荷。
这些与我想的有像有不像之处,而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不过尽己所能不加价值判断地提供给她素朴的知识,至于整理、判断、结论全都由她。尽管多少要冒一些险——不给她一个定型的答案,甚至给她的是一个充满更多疑惑的解说——短期内会使她看起来傻傻的,无法像很多小孩一样随时侃侃而谈自己的想法,但那当然不意味着在未来,她不会是个有独特想法、起码充满自主性的小孩。
不用说,我对后者要有兴趣和期待得多,我押它。
(刘东摘自《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