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性药物碘制剂的生物等效性分析

  【摘要】目的:以卵磷脂络合碘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人体生物等效性的有关实验分析,研究内源性药物本身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通过对内源性以及其它来源形式的碘进行有效控制。结果:相关实验的结果表明卵磷脂络合碘受试制剂相对于其它参比制剂生物等效性显得更高些。结论:具备生物自稳定机制特点的内源性药物的生物等效性分析研究,其实验设计环节比较复杂化,各种类型的内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作用比较大,应当对尿药浓度的相关背景进行排除。

  【关键词】内源性药物 碘制剂 生物等效性

  1引言

  内源性药物是天然存在于人体身体的活性物质,其中主要包含的成分有电解质类、维生素类、激素类等各种形式的生物组织分子,这是在实际的临床应用环节中十分常见的[1]。因为无法准确有效地测定内源性成分的具体浓度状况以及各个不同的基线标准水平,人体本身的机能反馈调节作用、昼夜的生物性节律、食物影响作用等各方面因素都有可能对口服药品后相应的血药浓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内源性药物的生物等效性实验分析研究需要面对各方面的困难挑战。放射性同位素的标记技术能够为这种药物的实验分析研究提供很大的便捷之处,同时成功地运用在内源性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分析实验中,然而由于存在着伦理问题,对健康人体的实验分析研究目前仍然没有获得社会的广泛肯定。另外,对于如何准确地检测内源性药物对应的浓度,背景消除法目前仍然处于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阶段。

  生物等效性即bioequivalence,其主要定义为药学等效制剂或者可替换药物在一致的实验条件下,人体口服相应的等效剂量,其生物活性成分的吸收状况与速度差异没有体现出统计学意义。通常情况下以血浆药物浓度净增加数值作为基础进行实验分析,比如以主要的药动学参数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达峰浓度、达峰时间等通过进行对数转换处理后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得到显著性的检验分析结果,通过双单侧检验与90%可信区间的方法来评价分析药物相应的生物等效性。

  2材料和设计方案

  2.1实验仪器

  恒温式的水浴振荡仪、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漩涡混合器、去离子水制备系统、加样枪。

  2.2实验试剂

  过硫酸铰、硫酸、亚砷酸、硫酸钵按、去离子水、氯酸钾。

  2.3实验药品

  受试制剂使用的是卵磷脂络合碘片,每一片含卵磷脂络合碘对应的含量为1.5mg;参考制剂是卵磷脂络合碘片,每一片含卵磷脂络合碘含量为1.5mg。

  3结果分析

  3.1血碘的浓度变化

  健康受试者口服了实验品与参考品之后,血碘监测阶段与服药阶段等各个不同反应阶段的血碘浓度可以在很小的波动范围内趋于稳定的状态[2],血碘净浓度在绝大多数反应阶段内会出现负值的测试结果,所以血碘净浓度相应的数据无法直接适合于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生物等效性结果的计算分析。

  3.2计算尿碘浓度变化以及药代参数

  各位受试者口服相应的实验药品之后处在各个集尿实验阶段的尿碘排泄量,减去对应的排泄监测实验阶段的尿碘排泄量,从而可以直接获取到各个集尿实验阶段相对应的尿碘净排泄量。各个实验阶段的尿碘净排泄量叠加量的总和[3],即为在特定实验阶段内尿碘累积的净排泄量Ae0-t。健康的受试者口服卵磷脂络合碘片之后实验品与参考品尿碘累积的平均净排泄量时间曲线可以相应地得到。各个集尿区间的尿碘净排泄量比上对应的时间段,即为这时间段中位时间的尿碘净排泄速率。

  3.3尿碘浓度的生物等效性测定分析结果

  通过DAS2.1.1软件的直接运用可以相应地把实验品和参考品的Ae0-t、Rmax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自然对数的直接转换处理,然后通过方差分析与双向单侧t检验的计算方法能够得出对应的具体测试分析结果。直接相关的实验分析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充分有效地表明实验品和参考品中的Ae0-t、Rmax药剂间、周期间的变化情况是趋于一致的(P>0.05);在各个个体相互之间实验组应该会比对照组要高一些(P<0.05)。双向单侧t检验、[1-2a]%置信区间范围内的检验结果符合特定的参数标准,证明实验品和参考品的Ae0-t与Rmax的作用是等效的。

  4讨论研究

  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把药源性碘与内源性以及他来源形式的碘进行有效的区分,所以这项实验根据去离子水的标准制作相应的标准化曲线,没有使用传统模式的方法而使用空白尿的标准制作相应的标准化曲线;同时参考对比FDA的标准规范文件以及有关方面的文献资料设计特殊阶段的饮食平衡时期与碘监测时期,以尿碘相应的净排泄量作为主要的评价分析标准。口服大剂量的内源性药物以后,直接会受到人体内的稳定机能限制,通过进行AUC的评价分析测试结果,含内源性物质的药物生物等效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够充分体现出实际意义的。在本文的实验设计过程中受试者口服卵磷脂络合碘9片,从而可以直接地计算出实验品和参考品相应的尿碘回收率分别为84.5%与83.3%,证明这种方法可以直接体现出较大程度的可靠性,关于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出来的内源性药物,尿排泄量与血药浓度相对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更加充分有效地表明出药物实际的吸收情况,因此借助尿药代的动力学参数进行生物等效性计算的结果分析体现出合理有效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许羚,赵佳,李禄金,等.内源性药物尿药生物等效性的实验设计和分析方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7(10):796.

  [2]WS/T-107-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尿中碘的砷钟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S].2006-12-01实施.

  [3]张煊,谢小青,刘婷立,等.内源性物质药物的定量测定及生物等效性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1,20(22).

  秦加勇 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