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加强。为了满足人们认识妇女生理病理变化特点,本文通过对妇科常见病症的分析,探讨常见妇科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以提高他们的保健防护能力,对妇科疾病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防范于未然。
【关键词】妇科;病症;治疗;预防
全世界约85%的成年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炎症,这其中46%有反复发病的情况出现,更可怕的是,有妇科炎症的女性得宫颈癌的几率比正常人高出6.7倍。因此研究妇科病症的治疗以及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妇科常见病的症状出发,重点分析了妇科病症的常规治疗以及防治措施。
1 妇科疾病常见症状
1.1 阴道流血
阴道流血是女性生殖器疾病最常见的一种症状,是指来自生殖道任何部位的出血,如阴道、宫颈、子宫等处。绝大多数出血来自子宫,除正常月经外均称为阴道流血。阴道流血也可为凝血障碍性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肝功能损害等。
1.2 异常白带
白带是由阴道黏膜渗出液、宫颈管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液等混合而成,其形成与雌激素作用有关。正常白带呈白色稀糊状或蛋清样,高度黏稠,无腥臭味,量少,对妇女健康无不良影响,称为生理性白带。生殖道出现炎症,特别是阴道炎和急性宫颈炎或发生癌变时,白带数量显著增多且性状亦有改变,称为病理性白带。
1.3 下腹痛
下腹痛为妇女常见的症状,多为妇科疾病所引起。应根据下腹痛的性质和特点,考虑各种不同妇科情况。但下腹痛来自内生殖器以外的疾病并不少见,应注意鉴别。
1.4 外因瘙痒
外阴瘙痒可由妇科疾病所致,也可由全身其他疾病引起。应根据外阴瘙痒持续时间、是否伴有局部皮损以及患者年龄加以思考。
(1)外阴瘙痒持续时间长,伴有局部皮损可由外阴上皮良性或恶性病变引起,尤其是患者年龄较大,瘙痒和皮损久治不愈者。若外阴皮肤或大阴唇黏膜呈生牛肉状,要排除糖尿病的可能。必要时,皮损处活检,明确诊断。
(2)外阴瘙痒,伴有阴道排液多为阴道排液刺激外阴所致,尤其是年轻患者,应检查阴道分泌的性状以及致病菌。
(3)外阴瘙痒伴内裤点状血染多为阴虱引起。
1.5 下腹部肿块
下腹部肿块是妇科患者就医时的常见主诉。肿块可能是患者本人或家属无意发现,或因其他症状(如下腹痛、阴道流血等)做妇科检查时或行B型超声检查盆腔时发现。根据肿块质地不同,分为囊性和实性。囊性肿块多为良性病变,如充盈膀胱,卵巢囊肿、输卵管卵巢囊肿、输卵管积水等。实性肿块除妊娠子宫、子宫肌瘤、卵巢纤维瘤、盆腔炎性包块等为良性外,其他实性肿块均应首先考虑为恶性肿瘤。
2 妇科炎症的治疗方法
患有妇科疾病的女性,一定要先积极的检查,弄清楚自己是患有哪一种疾病,以及病情的轻重等。根据妇科疾病情况,以及病原体、体质、药物敏感、实际情况来选择治疗方法,遵从嘱咐,按时复诊,不随便停止治疗以及在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盆浴、游泳、阴道冲洗等活动。妇科炎症治疗主要包括物理疗法、药物疗法、手术疗法等。
2.1 物理治疗
物理疗法主要包括激光冷冻、微波等,适用于重度宫颈糜烂,术前应行宫颈刮片,时间为月经干净后3~7d。
2.2 药物治疗
1.盆腔炎性疾病主要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抗生素治疗可惩处病原体,改善症状及体征,减少后遗症。经恰当的抗生素积极治疗,绝大多数盆腔炎性疾病能彻底治愈[1]。
2.滴虫阴道炎治治愈此病需全身用药,初次治疗可选择甲硝唑2g,单次口服;或替硝唑2g,单次口服;或甲硝唑400mg,每日2次,连服7日。口服药物的治愈率为90%~95%。服药后偶见胃肠道反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此外,偶见头痛、皮疹、白细胞减少等,一旦发现应停药。
2.3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宫颈息肉行摘除术;常规送病理检查;(2)盆腔炎手术原则以切除病灶为主,视年龄、体质、炎症情况决定手术范围。若盆腔脓肿位置低,凸向阴道后穹窿时,可经阴道切开排脓。
3 妇科炎症的预防措施
3.1 加强宣传
很多女性在生活中对妇科疾病了解不够,不知道引发妇科炎症的因素,所以在生活中也不知道该怎么预防炎症。因此,要加强对女性关于妇科炎症知识的宣传,特别是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的细节和预防妇科炎症重要性方面的宣传,提高女性对妇科炎症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他们对妇科炎症知识的了解,促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个人健康特别是生殖健康#,加强对妇科炎症的预防,并且在出现妇科感染后及时就医治疗,使妇科炎症能够得到及时的控制。
3.2 防止医源性感染
医源性感染是指女性在医院治疗或者医院手术的时候受到的感染[2]。女性在妇科疾病检查,以及流产、结扎等妇科手术中,都涉及到外阴和阴道,如果在这些过程中,医生没有注意预防感染,或者手术不规范都会造成女性生殖器感染导致医源性感染。因此,女性在涉及到相关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在正规医院进行,并且做好相应的消毒和防感染措施等。
3.4 加强女性性卫生和性健康教育
女性性卫生要求妇女有健康的性心理、基本的性知识和良好的性生活习惯。性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确立正确的性观念,选择健康的性行为,预防性传播疾病和消除性犯罪。儿童时期的教育重点是建立正确的性别确认;青少年时期的重点是在普及性知识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性道德;成年时期的重点是建立幸福和谐的性生活;老年时期的重点是指导适合老年人生理特点的性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赵文霞.妇科炎症的治疗与预防策略分析[J].医学信息,2011(09):6268.
[2]徐颖.浅论妇科炎症的病因及预防[J].中外医疗,2012(17):185.
荀艳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