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 措施预防血吸虫病效果观察
- 来源:青春期健康•家庭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传染源,血吸虫病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0-08 09:06
【摘要】目的:探究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在预防血吸虫病中的实际效果。方法:收集本县2006~2010年关于综合防治血吸虫病方面有关措施及其效果等方面的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本县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从治理前的0.25%下降到了0.005%,家畜的血吸虫感染率从治理前的0.10%下降到了0.01%;感染性钉螺从之前的14只降至0只;关于相关血吸虫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到了95%。结论:在本县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来对血吸虫病进行控制和预防其成效显著,值得继续推广实施。
【关键词】传染源控制 综合防治 血吸虫病 综合防治
研究证实,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对血吸虫病进行防控是具有一定成效的[1][2]。在本文中结合了本县的实际情况对以控制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探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县2005~2010年关于综合防治血吸虫病方面有关措施及其效果等方面的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这些资料包括了本县的对于血吸虫防治的一些具体的措施情况,对防治效果的调查资料等。
1.2 综合防治措施
主要的防治措施包括常规的人畜普查治疗、查灭螺以及健康教育,在这些工作开展的同时还实施了兴建沼气池、卫生厕所,人群、家畜化疗等控制传染源的措施。这些以控制感染源为主的措施作为整个血吸虫防控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农村耕牛全面以农机代替;一般的家畜要求进行圈养,牛、马羊等大牲畜禁止在有螺地带放牧;改造城乡住户的厕所(兴建卫生厕所)同时通过建设沼气池的形式对人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人畜的粪便对水体的污染;全面实施关于血吸虫防治方面健康知识普及与宣教工作[3]。
1.3 方法
从本县农村人口中5~70岁的人群中随机抽取800人作为主要的调查对象,采用Kato-Katz法进行粪检,检查其血吸虫感染情况。同时对本县现存耕牛及其他散放家畜采用棉析孵化法查病,要求耕牛和家畜等牲畜的受检率要达90%以上。结合2002-2006年(实施综合防治措施之前)本县范围内相关的血吸虫感染率、家畜的血吸虫感染率,感染性钉螺抽查情况等资料,对实施综合防治措施前后的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实施相关健康宣教几年后的成果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9.0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处理,采用的检验方法主要为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为了综合治理、预防血吸虫病本县通过农林水牧等多部门的配合实施了多项的综合治理手段,于此同时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相关健康宣教工作。在经过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本县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从治理前的0.25%下降到了0.005%,综合治理前后的差异存在显著性(x2=535.247,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家畜的血吸虫感染率从治理前的0.10%下降到了0.01%,综合治理前后的差异存在显著性(x2=313.145,p<0.01),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感染性钉螺从之前的14只降至0只;关于相关血吸虫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到了95%。
3.讨论
相关的研究结果已经证实过[4],通过控制传染源方式来控制血吸虫病的感染、传播是行之有效的,而以控制传染源防治为主的综合血吸虫病防治措施实施后,通过切断传染源可以很好的阻断血吸虫病传播也能在很好的预防血吸虫病病发、散播的同时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识和卫生意识。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经济、技术水平的进步以及全面健康、卫生意识的不断提高,通过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血吸虫病的防治措施得以切实的实施,血吸虫病的人畜感染率等有有极其显著的降低[5]。通过实施兴建沼气池、卫生厕所,人群、家畜化疗等控制传染源的措施不断的深化实施与进行,血吸虫这类的传染病的发病率(包括人群和牲畜)正在逐年的降低。
本文的调查结果也证实了以控制感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在预防、治理血吸虫病发病、传播中的实际作用,通过几年的综合治理本县的范围内的人、畜血吸虫发病率分别降低到了0.005%和0.01%,于此同时感染性钉螺基本已经绝迹,人们的健康、卫生意识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血吸虫病防治措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农、牧、医以及水利等部门通力配合并坚持实施下去,这样才能保证防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家昶,张世清,汪天平,吴慧,鲍建国,王跃明,田学根,姚振琪,任晓联,邓玉军,苏继好,虞贝贝,李婷婷.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预防血吸虫病效果的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10:738,744-747.
[2]朱红,黄希宝,蔡顺祥,涂祖武,陈艳艳,利国,夏菁,肖瑛,周晓蓉,曹慕民,高华.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评价[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12:908-911.
[3]林丹丹,吴晓华,姜庆五,林矫矫,周晓农.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研究的战略重点思考[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9,01:1-5.
[4]王陇德,周晓农,陈红根,郭家钢,曾小军,洪献林,熊继杰,吴晓华,王立英,夏刚,郝阳.血吸虫病控制新策略的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9,05:37-43.
[5]何结宝,董红星.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效果评价[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04:269,303.
张文静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血吸虫病防治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