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万种的民俗与文化——世界直销文化集锦
- 来源:直销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直销,文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29 08:48
《周礼》中说“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用“文治教化”等精神规范去教化人、规定人、改变人、陶冶人。直销作为一种独特的经营方式,在天长日久中积累的直销文化,也属于一种独特的商品文化,是贯穿于营销活动的一系列文化理念、直销理念及规范制度等的总和。因地域文化的千差万别,直销文化也丰富多彩,有的甚至出人意外、令人捧腹。
“美国梦”滋养直销人
直销是机会均等的文化。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美国梦”。“美国梦”的核心就是人人可以成功。美国是一个机会均等而非结果均等的社会。如出一辙,直销也是一种机会均等而非结果均等的文化,直销所维持的就是一种公开公正公平的游戏规则,直销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类似“美国梦”的一个“梦想”,只要你努力、付出与坚持,那么人人都可实现梦想,人人都可向上攀升。直销有着足够的晋升通道和路径,可以让普通人走向成功之路。
世界最大的直销公司安利,既是美国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一座造梦工厂,它提供给直销人一系列帮助他们实现目标的手段措施以及人力物力支持。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心中的梦想也不尽相同:家庭、孩子、事业或者实现人生价值。为此针对不同的直销人员,安利必须实行个性化,以激起不同类型的人共鸣。然而,尽管诸多的直销人员之间千差万别,安利的梦想打造机制一般都包含了三个要素:选择,熟悉和情感。进行梦想导入的时候,安利通常不会直接劝说直销人员接受某些想法或左右他们的思想,而是给人充分的选择自由。通常情况下,安利人受到这些富有情感而又熟悉的梦想的激发,会开始变得兴奋并激情四溢。“原来我们是有能力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我们愿意付出努力”。在安利企业文化熏陶之下,“我感觉到自己的血液在沸腾,浑身都是力量,我们正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感觉那么清晰,似乎只要努力就触手可及。”
爱尔兰聚会式直销将成主流
据爱尔兰直销协会报道,随着直销聚会的流行,直销法人在不断地激增。最新的数据统计,去年已有大约4000人签约成为新增的直销商,一举超越过去几年的增速,使成员超过20000人。
直销本来就是一个热闹的行当,聚会式直销正中爱喝酒爱聚会的欧洲人下怀。直销商通过在客户的家里举办直销聚会,人们聚集在一起展示一些产品,如化妆品、首饰珠宝和家具用品。直销商们在分享产品,交流经验,达成购买意愿的同时,还能推杯换盏、把酒言欢,简直是一石二鸟,一举两得,由此聚会式直销备受推崇。
据爱尔兰直销协会消息,目前的16个代表性公司,如安利、美国永恒、玫琳凯、康复利等,所缴纳的税收已经占整个爱尔兰直销收入的五分之一。协会报道称,传统的“雅芳”销售方式已经过去,现在已经有超过5000位、四分之一的直销商是男士,且有着8800位年龄超过50岁的人已经摒弃传统零售的销售渠道。爱尔兰直销协会处长琳达·米尔斯说“聚会式直销已经越来越多,且将会成为销售方式的主流”。
多姿多彩的印尼直销文化
印度尼西亚,被认为是现代国际直销市场的一片热土。直销行业植入这块热土,与当地民风有机结合所折射出的多姿多彩的风情风貌,透露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印尼的直销会议和直销商谈场合,直销人穿戴显得庄重而兼顾地方特色。当地传统民族服装和西装可以同时在这些场合使用。男士最为典型与庄重的穿着是,上身穿巴迪蜡染长袖衬衣,下身穿西裤,脚上穿皮鞋,可以戴印尼传统的北芝帽。在一些聚会场景中,无论是从所有人的整体穿戴,还是个人的衣着,看上去都很美观和谐。
印尼直销人对成功的经销商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与“追随感”,这一点有力地推动了整体直销氛围的形成和直销市场的发展。这种对成功者由衷的推崇和肯定,源自印尼朴素温和的民情。如注重礼仪,尊重长老,依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上下、尊卑的等级观念。
与别处相去甚远的是,印尼人见面问候的对象是整座城市,直销企业或是直销系统来到一个城市举办活动,总要在会议开头,向人们大声问候:“Apa kabar!Batam!”“Apa kabar Irian!”之类(Apakabar!,印尼语:你们好吗?Batam和Irian都是城市名),于是其他公司纷纷效仿。这种对城市的整体问候,加上印尼语有力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具有很好的超越感与感召力。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仍保留着浓郁民族风情的国度。身着五颜六色的蜡染巴迪布的行人穿梭在现代直销的各种活动中,经销商请来专业的舞蹈演员表演代表吉祥如意的孔雀舞,为直销企业献上祝福,而参加直销会议的来宾,会在欢迎仪式上佩戴具有民族风情的配饰,比如头饰和花环等,这一切使印尼的直销活动独具风韵和民族情趣。
印度直销文化之纱丽风情
在各种时装争妍斗艳的当下,纱丽仍是印度女性最青睐的服饰,这里包含着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执著,一种习俗的坚持。在某种程度上,纱丽是印度的符号和象征,穿不穿纱丽是一种立场的体现。著名的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曾提到当时存在一种绣有珍珠滚边的纱丽,据此推测早在5000年前就已经出现类似纱丽的服饰。相传亚历山大亲率大军入侵印度时,一度萌生强行改变印度妇女服饰的想法,但最终没能改变印度妇女偏爱无需针线缝制的纱丽的传统。英国殖民统治印度几百年,英语在印度普及了,却还是没有改变印度女人的穿衣之道。
最早的纱丽只是在举行宗教仪式时穿,后来逐渐演变为妇女的日常普通装束。纱丽的穿法繁简不一,据说在公司或写字楼上班的女性,大部分采用较正式的披肩式穿法;讲究衣着职业化的直销公司也不例外。想休闲随意的,大多是包头式或垂挂式。但无论哪种穿法,纱丽裙摆都以不露出脚趾为原则,但又不能过长,以妨碍迈步。纱丽最得体的穿法就是上身配紧身胸衣,下身必须着衬裙或衬裤。有些外国女子拿纱丽当裙子穿,或者裹成被子装,惹出笑话。
在外国人看来,纱丽的种类似乎仅仅是花样颜色和面料质地的区别,但印度人可以从纱丽看出着装者大概来自哪个地区,估计出她的身份、年龄和社会地位。作为印度最美的服饰,绚烂的纱丽当仁不让地融入到印度的直销文化中。西服衬衣是直销界最普遍的着装,但印度不走寻常路,印度女子热衷穿着传统纱丽出席活动和与客户见面,直销场合的严肃庄重与印度纱丽的妙曼柔美形成强烈反差,反而让纱丽脱颖而出,光芒四射。甚至在世界直销大会这样的盛典上,你也无法改变印度直销女人对纱丽的不离不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养一方人,这种民族本位文化滋养出的人,人性获得了最大解放,个性得到了最大张扬和尊重,全方位折射出人性的光芒。这种人性的光芒照耀下成长起来的直销人,一个个鲜活光亮。经过这种文化熏陶哪怕是短暂熏陶过的人,其行为举止往往异于常人。因为生命中那些被压抑的东西与这种文化一经接触,就可能被激活,进而释放,释放出一种光芒——人性的光芒,哪怕世界上每个地方的直销文化都不一样!
文/邬佳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