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 系统发展新引擎
- 来源:直销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直销,高峰论坛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29 09:09
中国直销首届系统产业化高峰论坛隆重举行
2015年2月7日,由中国直销系统研究院主办,大作为专业直销培训咨询机构协办的直销系统产业化高峰论坛在成都顺利举行。大作为董事长毛文龙,世界直销(中国)研究中心专家委员秦永楠,中国市场学会直销专家委员会专家李彬,南京大学直销研究中心主任董伊人,帝瑞集团总裁、世界个人品牌实验室主任蔡尚融等直销行业专家及三十多位年营业额超过3亿的直销系统领导人、直企总裁出席了此次论坛。
此次研讨会旨在探讨直销产业化,建立分享交流平台。与会人员从产业化的发展历程、前景,产业化的价值与运作条件,系统建设与产业化运作有机结合,直销公司对系统产业化的影响与作用等方面进行交流和探讨,各方专家积极建言献策,整场会议高潮迭起。
每一种营销模式,都是在一定经济基础和环境中诞生的,它们经过层层过滤、筛选,一路狂奔,最终在某种经济体制下获得关注并被灵活运用。直销也不例外,在经历了狂热、冷静、复苏、平静之后,规范和开放的步伐日趋明显,系统产业化的旗帜已然高举,其中,中脉道和系统最为直销人津津乐道。2009年周希俭进入中脉集团,出任中脉国际副董事长,随之道和系统成立,在短短3年内道和系统呈狂风暴雨般席卷之势在中国各地开设了超过5000家生态养生馆和近20家分公司,并在美国、日本、菲律宾、俄罗斯等国家开拓市场。这仅仅只是开始,现在,中脉道和系统的产业已涉及多个领域,周希俭玩的不亦乐乎,100亿的宏伟目标也似乎正向他微笑示好。
整个行业为之沸腾,仿似看到了产业化的胜利曙光。是变或是守?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本次直销系统产业化论坛上,科创中衡副总裁钟辉掷地有声地告诉大家,“直销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是一种运作工具而不是结果。系统产业化是直销系统发展壮大后的必然趋势,如果固守原来的模式,只会显得幼稚和天真。社会在变,我们不变,最后只能是被抛弃”。
变,似乎毋庸置疑!那么问题来了,系统产业化能够为系统带来什么结果?《当代直销》副主编齐雪峰认为,系统产业化首先能够解决系统盈余资金的资产化,使得系统的盈利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其次能够提升系统的平均收益,从而提高系统整体收益;再者能够促进系统稳步发展,打破直销系统快速发展、快速消亡的魔咒;最后,产业化能够促进直销系统的人员稳定,缓解直销系统进人、留人的压力。
既然系统产业化无可避免并且势在必行,那么系统产业化的密码是什么?中国直销系统研究院春季论坛正为此而探求其中诀窍。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心态决定走多远
论坛上,帝瑞集团总裁、世界个人品牌实验室主任蔡尚融根据自身多年媒体从业经验和采访经历,与大家分享国内外系统产业化的案例。他认为,国内关注并实践产业化的直销系统相较于国外显得更高调和积极,国外较著名的耶格系统和642系统,对产业化只是浅尝辄止,并未深入开展。而中脉道和系统的产业化,暂且不论其现阶段是否可称为“成功典范”,不可置疑的是这种现象已让很多系统领袖蠢蠢欲动,更何况中脉道和已在行业形成标杆。周希俭在与蔡尚融交流中曾说,系统产业化,知易行难。中脉道和经历了非比寻常的弯路和艰难才有今日的成绩。蔡尚融建议系统在产业化前,首先需要明确产业化的目的,如果目的不清楚,极易产生急躁心理,这种心理会直接投射在行为上,从而带来系列的不良反应和恶性循环。
鸿雁系统领导人冯进认为,大健康产业是一块大蛋糕,对于本身即是为人类创造健康的直销行业,人人都想并且都愿意去做健康的使者。但是,在进行系统产业化前,需要明确自己是否有着健康的理念和文化,是否真的带着“将健康的生活带给消费者”的愿望和使命,如果产业化只是一部分人的利益最大化,那就毫无意义而言。产业化可以分阶段实施,可以慢而稳却不可快而乱。他建议系统不要将产业化误认为系统的转型化,两者的初衷天壤之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把握时机
启动产业化新引擎
系统产业化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因此对启动产业化的时机要有准确的把握。首先应是系统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系统拥有了一定的规模,资本有了保值增值或投资的需求,这是可以开始产业化发展的一个信号。其次,系统内部已经实现了完善的企业化管理和架构,才可以实行系统产业化,这关乎着产业化的有效实施。另外,领导者要有足够的决策权,产业化不是简单的卖产品,而是牵一发动全身,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如果领导没有足够的决策权将很难在项目选择、运营战略、分配机制等方面制定与系统成员诉求相匹配的模式。选好时机,才能启动产业化的引擎。
可见即可得
夯实基础是关键
秉承着“让直销人伟大起来”使命的大作为教育培训机构,一直身体力行的为直销行业奋斗在一线。对于系统产业化,大作为董事长毛文龙在会上做了全面深入的分享和探讨,他认为系统产业化必须具备优秀的系统领袖、完善的系统文化、长远的系统战略、健全的组织建设、全面的系统培训、成熟的运作系统、庞大而稳定的团队规模、强而有力的品牌推广八大要素。系统领导人不可只专注眼前短暂的效益和业绩,而是要注重夯实基础,练好基本功,才能稳中求胜,在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
同样有此想法的还有百年集团独立董事、坤道善和教育体系创始人叶献帮,他认为直销系统产业化是直销人开始崛起的一面旗帜。领导人的境界和格局必须不断提升,业绩只是阶段性的节点。
所以,系统必须具备学校的功能,系统领导人必须有教育的能力,要不断灌输更多更新的资讯,教会团队沟通的能力、谈判的能力、带领团队的能力,并不断地复制下去,这样才可以稳健队伍。同时系统团队还需要具备家庭的功能,必须有情感的连接,没有情感的连接,系统只关心业绩,这样的系统必然不会做强做大。
同呼吸共命运
系统与公司息息相连
会上,直销专家秦永楠提出,系统产业化与母公司息息相关,只有达到共赢的局面,系统产业化才可谓是成功的。钟辉认为,如果系统未与公司达成一致而贸然进行产业化,文化、制度、内部管理无法达成统一,会打乱原有的秩序和平衡。故在产业化进程中,必须找到企业和系统的平衡点,企业在包容的基础上联合系统进行产业化,最终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这样,产业化才能发挥出最大能量,实现其功能。
如今,系统产业化的大幕已拉开,不识产业化真面目的的时代飘然远去,现在的舞台更广阔。无论是已经开始产业化亦或是才刚刚起步,都无所谓,产业化的脚步不分先后,把握关键,有的放矢,用正确的态度来健康的运营系统,用落地的实践来迎接产业化的明天,才是明智之举。
文/王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