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中國人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抗戰,美元
  • 发布时间:2015-06-02 08:16

  今年是抗戰勝利七十周年,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軍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而在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通過偷襲吞並了東三省成立了偽滿洲國。

  中國軍民經曆了十四年的浴血奮戰,最終以付出極大的代價:傷亡三千五百萬軍民、直接經濟損失一千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五千多億美元。中國軍隊斃傷俘日軍一百五十五萬餘人,贏得了近百年抗擊外敵侵略戰爭的勝利。斯大林盛贊中國「在消滅日本帝國主義者事業中起了巨大的作用」,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五日,平型關大捷贏得了抗戰中國軍隊第一次戰鬥的勝利;一九三八年四月十五日,台兒莊大捷贏得了中國軍隊會戰的第一次勝利。抗戰史早已超出了兩岸的範疇,這也是國際反法西斯戰爭亞洲主戰場史,大陸、台灣、國際學界,出版的抗戰新史觀,新證據,無不說明了這段備受世人關注的血淚抗戰史的重要性。

  大陸早在胡錦濤任總書記時就提出國共兩黨分別領導了正面與敵後兩個戰場,這是比較客觀公正的評價,正面戰場國軍舉行了二十二場會戰,共犧牲上將八人,中將四十二人,少將六十五人一百一十五位將領,國軍總損失四百多萬人,平型關、台兒莊大捷區別是:中共軍隊以犧牲一千殺敵一千,攻擊的是板恒師團的一支運輸聯隊,而國軍是十萬對三萬多的會戰,屬戰役級,客觀地說是首次會戰勝利,殲敵萬餘。兩岸應雄踞大中華的高度來統一抗戰史,不要讓日本再離間,日本右翼在否認南京大屠殺時,屢次說中國報出的數據幾經變更,這和當時國民政府統計方式不專業、不嚴謹,以及當時受限於歷史條件沒有發現大量的人證、物證、遺物有關,當時,國民黨是執政黨,掌握著軍、警、憲、特、外交、經濟、軍工實業的資源大權,中華民國是國際合法政府,蔣介石作為中國戰區總司令,負責中印緬戰區。中共當時是在野黨,用稀缺的資源落後的裝備與日軍進行艱苦的敵後戰鬥,國共統一戰線是八年抗戰勝利的基本保證。對抗戰史實事求是的解讀,是兩岸政府、執政黨、在野黨必須面對的考驗,不能因一時的執政需要誤讀扭曲歷史,這樣對中華民族以及後人會造成很大的不良影響。兩岸的統一是在各個環節逐步融合,而正確解讀史實也是這眾多環節中的一環。筆者以為,兩岸在編寫抗戰史應掌握幾個原則:

  (一)不受黨爭和現實政治利益影響

  (二)本著對中華民族以及後世子孫負責任的專業、嚴謹、科學的態度;(三)若雙方有爭議,盡可能從第三方,比如國際記者,顧問團,國際志願隊以及幫助中國抗戰的前蘇聯、美國和其它一些國家的抗戰老兵及檔案回憶錄,紀錄片中辨別澄清一些事件的真偽;(四)兩岸協作聯合開展編寫與補充抗戰史工作。

  編寫抗戰史工作,不是一段時間的任務,它應該是一項持續的工作。而搶救僅存的抗戰老兵,日軍暴行的受害者的口述歷史記錄尤為關鍵,應該有與時間賽跑的決心和毅力,令人欣慰的是,兩岸民間的有識之士在蒐集史料證物、編撰著述方面作了很多有意義的工作。建議兩岸四地,成立抗戰史編寫工作委員會,讓專家學者、現存海內外抗戰將領老兵代表共同參加,用神聖、專業、科學的嚴謹態度以對得起犧牲的英烈,編寫一部經得起世人、後人審閱的國共抗戰浩氣長存史,以彌補至今兩岸政府各寫各的書,各說各的話之不足。

  周鴻軍 英國博鷹諮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靜茹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東方儒商促進會副會長,中國金盾網絡電視台文化頻道副主任,中國炎黃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國內外多所知名大學DBA、EMBA戰略與品牌管理客座教授。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