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買股並不難抉擇
- 来源:中国怡居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牛市,股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02 09:08
隨著股市日趨火爆,各種對股價的樂觀預期與判斷不斷出現。包括:本輪牛市將首先輕松跨越二〇〇七年所創造的的六千一百二十四點關卡奪取七千點,然後繼續挺進甚至向萬點攻堅!
聰明的溫商轉投樓市
此論調既匪夷所思也感到熟悉,因為二〇〇七年股市「走運」時,便有無數股評黑嘴曾如此放言,結果就不說也罷。
坊間更有傳聞言之鑿鑿的指出,央行將取消銀行業存貸比限制,可望釋放約七萬億信貸資金,其中勢必有可觀比例如同二〇〇八年四萬億大多數流向樓市般投入股市,從而帶來證券業前所未有的歷史性繁榮與巔峰!
以當前的各種數據來看,確實已然顯現類似的兆頭。四月份,人民幣存款同比大減三千零九億元,而證券交易結算資金卻淨流入八千八百八十八億元!說明炒股資金氣勢如虹,正蜂擁搶進證券市場!
即使如此,仍有不少股民「居安思危」,深知「股市風雲險惡」,隨時可能「變天」。近日就有某溫州商會會長公開表示,約三成溫商從股市獲利後轉投樓市,目標是上海、杭州、深圳、北京等一二線城市的商品住宅。於是不少人關切樓市在承接這些股市獲利資金後將產生什麼變化?但這會是真的嗎?
我差點重入股市「博傻」
首先在我看來,這些由股市獲利的資金轉進樓市,絕對是聰明的理財做法,畢竟股市相當類似於「龐氏騙局」,說白了就是前面投入的人拿後面進來的錢,機構、作手拿散戶的錢,周而復始,直到後繼資金不足而崩盤瓦解,然後洗牌重新來過。過程中以數量最多、靠虛假消息面炒買炒賣的散戶最為悲慘,尤其是退休老人拿著微薄的退休金,希望博個盆滿缽滿,卻往往適得其反、血本無歸!
不能只看賺的,賠才是大概率
我看股市一直流傳的「詼諧」說法還是比較靠譜的:大前天奧迪,前天奧拓,昨天奧妙,今天奧利奧,接下來會不會是奧買噶?雖然「只有天知道」,但機會挺大的。所以在之前的文章中我總是提醒所有意圖進入股市撈一票就走的投資人:「賣房炒股」是自殺行為,「買股賺首付」是難以成真的美好願望,千萬使不得!
你不能只看到今年以來,五十多隻個股漲幅超過三倍,其中暴風科技狂漲超三十一倍!也必須關注五月八日滬深兩市成交量在近二十五個工作日內首次跌破萬億,超過六十多只個股跌停,按照A股有二點零一億賬戶計算,股民人均已浮虧超過二萬元。尤其可怕的是,股市漲跌雖有時,但「散戶永遠是輸家」卻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降息、降准才是樓市資金主要來源
至於資金(不一定是股市獲利資金)在各種利好政策的刺激下,進入樓市將給房價帶來怎樣的影響?恐怕也是因「城」而異,各「線」有別,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持續向上,上海甚至會有極亮眼的價位表現,是毋庸置疑的。二線城市就很難說了,取決各個城市人口導入、產業支撐、重大標誌型建設、高鐵與地鐵進度,乃至房屋庫存量而定。三線(含)以下城市,就當前救市的力度及庫存情況嚴重的角度來看,三至五年內要掙脫樓市欲振乏力的困境,恐怕並不容易。
雖然不少人認為當前進入樓市的資金不少是來自於股市,但我並不作如是觀,我相信資金的來源恐怕更多是半年內三次降息(約等同房價降百分之六點五)、兩次降准所釋放出來的流動性為主,而很難是股市獲利資金的回吐,因為那不符合人性——賺了首付要賺房款,賠錢了要翻本,最終的結局則是「楊百萬進去,楊白勞出來」!
當然也完全不排除一定有人從股市賺錢,為了安全起見轉投房產,但我判斷至少在現階段,此比例應微乎其微,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蔡為民 《上海·樓市智典》月刊發行人暨總主筆,復旦大學地產運營研究所所長,衡明不動產行銷智庫負責人,兼大陸、台灣十多家知名媒體專欄主筆和特約評論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