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歲,讀到一條新聞,說的是浦東新區一個街道二〇一五年將「完善綜合助老服務體系」,一批新型助老服務的項目、各類養老服務的機構,「有望覆蓋到每個社區老人出門五百米半徑範圍內。」「覆蓋」一詞,使我不禁想到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詩作。白居易的詩作中,曾三次寫到大裘,也就是大襖。因為寒冬到來,盡管他「重衣覆衾(被子)有餘溫」,但「此時太守自慚愧」,愧的是「百姓多寒無可救,一身獨暖亦何情!」於是,他多次為清寒的下屬製作冬衣相贈,更屢次許下宏願:「安得萬里裘,蓋裹周四垠。溫暖皆如我,天下無寒人。」在任杭州刺史和河南尹期間,又先後策劃製作「大裘」,要大到「與君展覆杭州人」、「與君都蓋洛陽城。」也就是說,要讓全杭州人、全洛陽人,都能「覆蓋」在這溫暖如春的「大裘」之下,不再遭受凍餒之苦。
最耐人尋味的是,在詩中他寫道:「此裘非繒亦非纊,裁以法度絮以仁。」要製作這大裘,重要的還不是繒、纊這些絲棉之類的紡織品,最根本的是,必須以法度來裁剪,把仁愛之心當作棉花來鋪絮,「裁以法度絮以仁」。雖已過了一千多年,這位先賢的提法仍具有它的價值和意義。
給民眾送溫暖,切實解決一系列民生問題,不是隨意而為便能奏效的,如同製作大襖一樣,必須設計、策劃、剪裁。否則,即使是好心一片,做出的大襖也會厚薄不均,甚至捉襟見肘。
仍以助老服務為例吧。一個街道就有老人三萬多,怎麼養?怎麼助?沒有明確的方針政策,缺乏周密的安排規劃,今天送幾包長壽麺,明天給老人洗個澡,能解決什麼問題呢?如今抓住了「多元化、多層次」這條綱,針對老人的不同需求,分門別類,居家養老、日間照料、助餐送餐、科技助老……各取所需,各得其所,這才真正解決問題。為了能持之以恆,服務的性質也作了區分:政府來保底、公益來補充,還別忘了市場,由它來開展個性化服務。如此這般,服務人員的隊伍問題,服務所需的經費問題,所能提供的資源問題,也都有了著落。總之,街道當局依法管理,各項制度綜合配套,助老工作焉能不向前推進?「裁以法度」實乃金玉良言。
「絮以仁」更不能忘懷,因為它涉及做事的動機和出發點。為老百姓謀福利,一不為沽名釣譽,二不靠憐憫慈悲,一切出於仁愛之心。「仁者,人也。」只有尊重人,愛護人,將心比心,真誠待人,才能真正為民謀取福祉。我這裡特別佩服白居易的「自慚」意識,老百姓挨凍,自己「重衣覆衾」,「丈夫貴兼濟,豈獨善一身?」這種「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高風亮節,是永遠值得發揚的。我們廣大的基層幹部、老年工作者,倘能都像白居易這樣「換位思考」,設身處地,還有什麼工作不能做好?時間盡管已逾千年,我們街道幹部和白居易的「仁」心還是一脈相承的,這也許就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之所在吧。讓我們共同傳承下去。
過傳忠 資深語文特級教師,復旦附中原校長。曾任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上海市語協副會長,現任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兼職教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