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 “小乾隆”诞生记
- 来源:艺术商业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台北故宫,小乾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7-30 09:34
有位很老的前辈总是念叨:君不可一日无茶。300年后,有人听了这句话,看了这位老前辈的画像,捣鼓出来一种骨瓷茶器,晶莹透亮,一盖碗加一小壶,合起来像个Q版小人儿。这位老前辈叫乾隆,他的画像出自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一碗一壶合称“小乾隆茶器”,摆在台北故宫艺术品商店的入口处,有红、黄、白、粉、青五种底色,描有不同的纹饰,颜色讨喜,造型可爱。商店里人来人往,很多人为此驻足观望,直至购买,300年前的乾隆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有关自己的一切会如此热卖。售卖“小乾隆”的台北故宫也没有想到,除了陶瓷制品,一款“朕知道了”纸胶带、戴上立马变格格的“坠马髻”颈枕,创下上架即缺货的销售佳绩;但其实,如果时光回溯到50年前的1965年,当时的台北故宫文创,仅像是个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的小孩一般,搭配着馆内的展览,发行印刷质量与市面上没什么两样的明信片、展览图录,50年后却出现周边文创产品如此这般盛况,馆内上上下下也都未曾设想过。
“小乾隆”是怎样诞生的
“小乾隆”的设计图纸出来时,研发人员看了很久,下了一个结论:“这根本不可能实现!”
繁复的前所未有的工艺细节让研发人员晕头转向。仰仗了一些人的坚持甚至偏执,萌萌的“小乾隆”茶器终有一天摆上了台北故宫艺术品商店的柜台。从授权、企划、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每一个产品、每一个环节中的冲撞,几乎每天都在上演。这一切的冲撞,都是为了Tony所授意的“有趣一点”。
Tony是“小乾隆”的开发者—“神话言TALES”品牌创始人、艺拓国际的CEO,台湾人,常常飞北京、上海、东莞,每次只有几天,去工厂,拜访客户,查看渠道,一天分成半小时、半小时地过,自2004年创立艺拓国际,他的生活多数时候上满了发条,停也停不下来。这种并不轻松的节奏给他带来不小的回馈,艺拓的事业版图逐步扩展,2013年与台北故宫合作推出“故宫神话”文创品牌之后,艺拓的魅力值达到了一个新的爆发点,在旧金山、北京、上海新开了专卖店,借着故宫的知名度使产品逐步向世界范围内渗透。
“我们希望把中华文化透过一种设计,让新一代年轻人因为生为华人而骄傲地使用茶具。但我还是强调不能用传统方式教他们喝茶,可以用有趣一点的方式。”
公司的艺术企划团队对台北故宫的文物有深入了解,在此基础上抽丝剥茧,提出可行性方案。Tony将这种“要有趣”的想法授意给企划团队。再由设计人员介入,设计出这样一款萌萌的“像乾隆头戴官帽的盖茶碗”,下面是一个壶,上面有个壶盖,打开之后放茶叶冲茶,底下的壶有个壶嘴可以倒茶,一壶茶倒满一盖茶碗,容量刚刚好。“底部还有一个乾隆的印章。这个造型颠覆了一般人对茶壶的印象和做法。壶上的纹路都是乾隆收藏的器物上的花纹。”效果图出来时,对接的故宫人员在开审查会议时没有任何异议。
大凡一款精品要面世,中间必定伴着电闪雷鸣。“小乾隆”有观赏价值,也有使用功能,设计图中的壶嘴,设计师坚持不让它太突出,否则影响整体设计美观。不突出的结果是倒茶时会跑水。Tony最后决定顺从设计师的坚持,第一版上市后,有些客户便有怨言,壶嘴太过隐形会“流口水”,第二代的壶嘴因此得以调整,更为突出,最终以达成消费者的期望。“消费者的需求、可以接受的定价策略与生产成本、博物馆文化的表达意义与创新,永远要在这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Tony负责整合协调,“了解故宫文物、做出产品规划的企划团队”,“了解国际设计趋势的设计人员”,“随时更新技术、生产、研发概念的开发人员”,还要了解“把握客户喜好的销售人员”的想法与行为,他认为,“壶嘴凸出来变第二代,反而在功能上面是完美,造型上没有95分,也能达到92分。”
好玩的东西不但是科技与艺术沟通的结果,也取决他们对文化的深入解读。与故宫合作,是自己的品牌在讲故事。台北故宫收藏的多是乾清时代的经典作品,“故宫神话”就从乾隆的概念延展出系列产品,除了“小乾隆”茶器,“我是乾隆”福印、福批也是有趣的设计。乾隆被现代人冠以“点赞达人”的名号,都因为他无论批阅什么,都喜欢盖个章,写个读后感。福印、福批的主体做工精细,福印是Q版乾隆,有一个乾隆、一个妃子,Q版形象都是手工绘制,福印底部篆刻“乾隆预览之宝”“宜子孙”,使用此印,如同我是乾隆爷;福批底部篆刻了“神”“妙”“雅”“逸”四种批字,“爸爸妈妈帮小孩子查作业,可以盖个福批,再签一个名,轻松逗趣”,Tony评价说。
除此之外,还有“乾隆雅玩”系的豆茶器、转心瓶、玲珑壶、故宫书画类弄瓶等二十大类的文创产品,它们在设计上都不仅仅简单套用故宫典藏元素,而是在创意上走得更远,从形式与内涵上都加以演绎。“我们把博物馆元素应用到生活,再结合到生产的工艺,创造一种新的美学,把传统中华文化里面的经典,放到现代的空间与概念里面。”
艺拓的工厂设在广东东莞,每个月Tony都要跑到那边监察产品质量。他已经开始做下半年的开发计划了,与台北故宫的合作只是业务中的一小部分,艺拓的业务将来想要拓展到世界范围内的博物馆,他的原则依然是“在沟通里获取文化的传播、典藏物的传统意义,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在设计上创新,最终达到文化艺术的含义要够,创新价值要够,时尚范儿要够的期许”。
融入日常生活的趣味之作
“小乾隆”系列茶器算得上一件得意之作,传统、时尚而又具备趣味性,无论是产品的开发者,还是最终买它入手的普通大众都这么认为,但在台北故宫的商店里,它并不是最热销的商品。
多少年来,独占台北故宫周边文创商品销售鳌头的是“翠玉白菜”周边产品,有“镇馆之宝”之称,最广为人知。小则一个手机吊饰,大至由精工琉璃雕琢、抑或第三方法兰瓷所创作的艺术浮雕“翠玉白菜瓷瓶”,一直销量不减。“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中国人特有的送礼文化,来到台北故宫走过这么一遭,总是要带点伴手礼回去给故乡的乡亲们。”不过,虽然热销依旧,但焦点话题却不在它们身上。近年来无论是媒体报道,还是通过口耳相传的网络爆红品项,焦点都围绕着“朕知道了”纸胶带与“坠马髻”颈枕,不但短时间造成供不应求的缺货现象,更使得台北故宫在年轻一辈眼中,不再是那么庄严肃穆、终日受观光客包围的文化殿堂,而是在一夕间成了结合生活趣味、富有潮流感的文创发源地。
“若真正要谈到故宫文创品能够在今天如此发扬光大的原点,不能不提起1983年,时任台北故宫院长秦孝仪先生提出的‘从传统中创新,艺术与生活结合’的根本理念。”谈到台北故宫精品的起源,冯明珠院长回忆道。
为符合秦院长艺术结合生活的要求,当时员工福利会便身兼二职,成为委任厂商与院内研究同人的桥梁。该任福利会执行长正好就是1978年进入台北故宫工作的冯院长,于是顺水推舟地由她主持每周例会中的“脑力激荡”,从无到有,自台北故宫数以几十万件计的庞大典藏中,试着找出能够结合生活的“文化创意商品”。当然,初期的发展也不出我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用品范围,从领带、桌巾、雨伞、帽子……一应俱全,就这么开始,经年累月地创建出今天创造年营收超过8亿元新台币、逾4000件的“台北故宫精品”。有如“翡翠白菜”这样的经典,有细致入微的传统复制画作,也有如“朕知道了”“坠马髻”这样爆红的无厘头趣味产品。
其实,能有这样的爆红现象也有其由头。近年来,台湾整体经济发展不如预期,物价飞涨,年轻人的平均薪资却只有1997年的水平。于是,追求“小确幸”(生活中微小而确切的幸福),综艺节目与人们相互谈话间有没有能够令人发噱的“哏”,成为多数台湾人生活中唯一的快乐来源。而“朕知道了”与“坠马髻”颈枕就非常有“哏”。
对于这样的观察,冯明珠说明,起先众人都没料到会有这样的“爆红”现象与媒体周边效益,能让人会心一笑的“哏”也不是当时同人们所追求的主要目的。“朕知道了”纸胶带的创作起源来自2005年的《知道了:朱批奏折展》。“知道了”,原是康熙在批文奏折末尾习惯的朱批,没想到这样的创意十分符合台湾中小企业员工,借此来反讽阶级制度的文化。“因为网友的KUSO行为,使得传递效应倍增,商品迅速蹿红。”自2013年7月发行迄今,不到一年半的时间,这卷小小的纸胶带便卖出20万卷,成就了逾4000万元新台币的营收。贴近办公室文化创意的成功,也进而激励了同人与第三方,衍生出其他如“密奏”“圣旨”活页夹,能让国人在忙碌的工作中,出现更多的“哏”,进而找到生活中的“小确幸”。
“坠马髻”颈枕的发明也有其灵感源头,为拉近民众与古老文物的距离,2007年,太极动画制作公司的“国宝总动员”3D动画影片问世,片中有众多国宝化身成活灵活现的卡通人物角色,“坠马髻”即是其中角色唐宫女陶俑头上所戴的假发,除了当作假发使用,还能当成坐飞机或日常使用的颈枕,既实用又好玩,令人会心一笑的KUSO装扮同时也受到众多网友的青睐,形成一股商品热销旋风。
上述两项的热销商品,除了有赖于第三方的丰富巧思外,都与故宫近年致力的“国宝竞赛”息息相关。2014年,已经举办至第四届的“国宝竞赛”激发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创作品,从开放国宝文物选件到与下游厂商共同开发的过程,是一个脑力激荡的大好时机与培育青年设计师的最佳舞台。冯院长印象最深的是,当时一个年仅17岁的设计系女学生,以一把翠玉白菜伞取得佳作,并同时授权给厂商,花了两年时间打造实品上架贩卖,这相当于给了一位年轻人最大的肯定,同时点亮了她创业生涯中的一盏明灯。此外,故宫还设立“台湾青年陶艺奖”,透过竞赛,鼓励40岁以下的陶艺创作者,同时还推出各项培训与教育计划,十分欢迎下游厂商参加,与故宫共同“精益求精”。
“纵然创意可以奇兵制胜,但我始终认为文创仍应回归文化,并以此作为发展母体。”所幸,过去故宫67万件典藏之丰的坚实基底,使得文创一路不虞匮乏。回顾过去这段为“台北故宫精品”打拼的岁月,冯院长很感谢一路上伙伴们对故宫的支持,但她仍认为故宫应该进步。即使目前已与ALESSI、法兰瓷、八方新气、富御珠宝、琉园、艺拓等知名品牌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但仿冒品的猖獗与故宫既往的公务员体制,仍是发展上的一大束缚。“你能想象这一年八九亿元的文创营收,底下就只有4位仓管人员在支撑着吗?!”除了专利公司的成立和与时俱进的持续创新,让山寨品永远只能追随故宫的脚步外,冯院长还期望故宫体制能向国际一流博物馆、美术馆看齐。
采访、文/本刊记者 刘向林、台北特约记者 周士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