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商用的中国故事

  • 来源:IT经理世界
  • 关键字:大数据,商用
  • 发布时间:2015-09-24 07:58

  今年暑期,一家互联网企业如约与国内一家著名车企接洽。这家车企的想法很直接,希望能在互联网企业的帮助下,用大数据做创新,拓展新业务。但见面谈了之后,作为技术方案提供方的互联网企业却发现,生意远比想象得难做。车企不知道自己该采集、分析哪些数据,应用数据要做什么方向的创新。车企派来提需求的技术老总,以前主要负责企业的电脑和网络维护工作,对整体业务和战略布局及规划缺乏充分了解和思考,而且也没有调配权。他们把自己对于大数据的所有想象全部交给了这家互联网公司,希望后者能给出整体建议。

  态度诚恳,需求迫切,但问题仍然缺乏突破口。“我们擅长大数据存储、分析和挖掘技术,至于汽车业务层面的东西,本该由车企内部或汽车行业内的咨询商来提炼解决吧。”参与洽谈的该互联网人士向记者抱怨说。

  从某种角度看,上述的场景也是目前很多中国传统行业的企业共同面临的一个窘境——它们都明白大数据代表了未来,也都知道数据驱动力的强大,迫切地希望能够搭上大数据的顺风车,为自己的业务转型和企业变革提供关键支撑,但是,却无从下手。

  按照积木盒子金融大数据应用中心副总裁张良贵的说法,企业有数据,但做不起来,是因为自身商业逻辑不够清晰。而商业逻辑是任何第三方公司无法替代去做的。

  找到最适合自身的大数据商用的商业逻辑,是现阶段大多数中国企业正在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滴滴的故事虽然起点在于出行服务,但核心却是基于出行数据化平台的商业探索,此过程中成立的“机器学习研究院”功不可没;积木盒子对于大数据的应用也并没有纷繁复杂的玩法创新,而只是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来提高效率,降低犯错误的成本;春雨医生的目标是在数据达到一定量后,将和药厂、医院、保险机构、养老保健机构等产生紧密的合作关系,将采集到的数据反馈给这些机构,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变现;推崇DaaS(数据即服务)的星图数据希望和制造企业来一场C2B的产品实验;蓝标则更彻底地用大数据重写公司基因,并据此开启了全方位的业务转型升级之路……

  “大数据的应用从提问题开始,有了问题再采用数据解答或验证。”“管家系列”App的创始人王江这样总结。这或许正是大数据商用的正确打开方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