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抱残守缺,不如节哀顺变
- 来源:新楼市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谁动了我的奶酪,楼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27 09:40
N年前,《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小册子曾经风靡一时,引无数职场中人竞想阅传,无论是附庸风雅或深谙其理的人都从中找到了各自的需要。
据说,公司里的职员如果看到桌上被派发了一本《谁动了我奶酪》,大约就知道自己要被“动”了。这本书于是就成了裁员的信息树和被裁者的止痛剂。
准确地说,这本书里并没有隐藏多么深奥的哲理,无非教人懂得“妥协”,向日新月异的变化局面“投降”,迅速“节哀顺变”,去适应扑面而来的新变化和新环境。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话搁在眼下的楼市里就被赋予了特殊而深远的意义——一场接一场狂风暴雨般的市场高烧之后,沉寂下来的后遗症开始暴露,开发商突然感觉到了“奶酪”的挪动,只不过没有IT界人士的切肤之痛。
比如说,价格已经下挫到零利润了,销售速度几乎停滞了,客户的注意力越来越难聚集了。因为是“突”变,所以大家都感觉到了寒气逼人,甚至把这种状态完全归咎于市场的冷淡,殊不知:再火爆的市场都有人叫苦连天,再低迷的环境都有人仰天长笑。
而对那些“渐变”则熟视无睹,比如产品,比如定位,比如互联网营销等,就是不愿意索性做大的改变。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一则寓言:冷水里的青蛙,若投入一锅开水中,大抵奋力一跃而出;若投入一锅逐渐加热的水中,则最终被煮熟,不复有上马路充当中吉普的可能。
实际上,在楼市买方市场逐渐形成主流,房地产投资属性消失以及分众竞争时代的来临,原来整块的“奶酪”就被一点点地挪走,正因为不是一步到位的一锅开水,所以开发商最后才莫名惊厥:谁动了我的奶酪?
谁动了我的奶酪?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开发商真该冷静玩味和揣摩这句话的深刻寓意。
否则,接下来的情况恐怕不是动一动“奶酪”,而是面临残酷的生存与死亡的问题!
文/喻修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