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换房的12个理由,不服来辩

  • 来源:新楼市
  • 关键字:二孩政策,换房
  • 发布时间:2015-11-27 10:28

  在改善型需求的强劲支持下,升级置业的住房需求已逐渐迈向楼市“主战场”,而这类人群在选择房产时,往往与刚需群体有着不同的诉求点。换房族的观念也在渐渐发生改变,曾经“以小换大”、“以旧换新”的观念已经无法满足改需群体的要求,他们在强调这一点的基础上,更注重地理位置、配套、房地产商能力素质等“硬指标”,还包括小区居住人气、物业服务水平等“软实力”。

  可以说,优越的生态资源,宜居的生活氛围,完善的生活配套,先进的物业管理等多方面原因都是换房的考虑因素。

  1、小房换成大房

  二孩政策的放宽无疑让大户型产品迎来了春天。一家三口或许小户型勉强够住,“二娃”的到来就让居住空间明显的局促起来。

  “明年第二个宝宝就要降生了,为了让孩子和大人都有比较良好的居住环境,所以至少需要三间房。刚结婚的时候没考虑这么多,现在只好把两房出手,换一套面积更大的房子。”即将再次当爸爸的何先生既掩饰不住新生命即将到来的欣喜,却又颇显无奈,“早知道,当初就该直接买个大点的嘛。”

  换房成本的不断扩大,让买房一步到位的观念也慢慢深入人心。对于换房一族来说,换一个一步到位的产品,也能有效地避免今后折腾。这当中,不管对其他因素有什么要求,面积这个硬条件是丝毫无法妥协的。一切的舒适空间,都是建立在面积足够的基础上的。

  2、需要换个主流区域

  在财富增长、职场身份和社会身份发生变化之后,不少重庆置业者需要在城市主流区域入座,选择主流项目,彰显自己在这座城市中的位置。这部分人群,心理上的诉求往往会大于实际需求。

  多年前的上海流行这样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情境已是今非昔比。但是买房买主流区域的方向依旧没变。

  曾经住在两路的唐先生,如今想要更优质的城市配套资源与更宜居的环境,在江北区北滨路入手了一套三房,当然,价格也足够他在两路买一套同样大小的房子再加一套小户了。

  无论是从自住还是投资的角度,亦或是心理上的诉求,选择北滨路的房子都是一个“靠谱”的选择。居住环境优质不说,这个区域在未来可是有不小的潜力。

  所以无论是选择居住地还是选择投资型物业,置业者都应该学会跟随城市规划的脚步——站在未来看现在。置业者也不妨将眼光放远些,挣脱传统居住理念的桎梏,为自己买一个未来。

  3、找个上班更方便的地方

  家住大渡口区的夏先生在同事眼中是个勤快分子,每天他总是最早到公司且最晚离开的那个。其实,夏先生表示自己成为“工作狂”实属无奈。每天早上,他7点半出发,开车经内环高速到达北环需要半个小时。如果晚于这个时间点出门,那么他堵到公司的时间会超过9点上班时间。如果选择公共交通,那更头疼,从家到公司上班至少两个小时。花在路上的时间太多,让他宁愿选择早出晚归。于是,夏先生选择了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案——换房。

  相信不少上班族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工作单位离家太远,不管是自驾还是乘坐公共交通,都难免在路上浪费时间。

  为了保证自己上下班更方便更舒心,不少重庆人开始在工作单位附近选择房子。用“时间换空间”那是经济不太宽裕的年轻人干的事,对于事业稳定、荷包充足的换房一族,能够在上班半小时生活圈内居住,绝对是一件幸福的事。

  4、不想每天抢车位

  “抢车位”已经从多年前的一款网络游戏演变成了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车位短缺,已是影响重庆人生活品质的关键。有人四处寻找车位充足的新房子,就是为了每天回家不再把时间浪费在找车位上。不少小区外曾经宽阔的道路,如今两旁也停满了车,时不时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交通拥堵。

  俗话说,百万买房,千金难买一车位。

  有富豪豪掷980万元,就是为了买个整体车库停车方便,而不少是抱着钱也不一定买得到的。

  家住解放碑某老牌“豪”小区的钱女士多年前就意识到了车位的短缺性,在自家小区车库以均价20万元的价格买下了两个车位。如今,有人出手50万元买她家车位她也不卖,原因是她自家的车还不够停呢。

  2014年,北京以537.1万辆的数字拿下了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冠军,而重庆以399.8万辆稳居第二。在重庆,不少小区的车位远远满足不了停车的需求。现今换房,车位充足的楼盘成为置业的首选,就是因为这部分置业者苦于每天下班回家绕车库几圈却找不到车位,同时对社区内随处停放的大车小车感到厌倦。

  5、远的换成近的

  手握几套房子的人都在做一件事——将离城市较远,租金偏低的房子出手,置换城市中环境较好,租金水平较高的社区。

  一方面,从资产安全性考虑,在市场低迷时,保留增值能力强的房源才是王道,另一方面,城市向外扩容,新兴区域多,各式各样的楼盘也越来越多,这也让地处偏远的房产竞争力下降。

  尽管“宜居”之风已吹向江北区、渝北区,但解放碑的房价仍然高居不下,这就是地段决定价值。越靠近城市中心区域,房产的保值能力越强。偏远郊区无法解决远离城市中心的弊端,追求静谧环境与资源的同时不得不承受匮乏的生活配套以及闭塞的交通。所以,换房“回城运动”早已不是个例。

  将地处偏远的房子换成离城市中心,换的不仅是一个符合自己身份的居住地,不仅是对生活的舒适度与便捷度的保障,更是一份对资产的责任。

  6、没电梯的换成有电梯的

  如果你住惯了有电梯的楼房,再转头去住没有电梯的房子,这种体验无疑是痛苦的。没有电梯的房子是不受欢迎的,即使你住的是5层花园洋房。就算是别墅,也需要配备内置电梯才能吸引换房人群。

  没有电梯,出门买个菜不方便,搬东西不方便,家有老人小孩更是不方便。现今,不少老式小区都是业主自费修建电梯,花点小钱,平时多交点物管费,图的就是方便与省心。

  当然,也有人表示,如果换到内置电梯的洋房或别墅,那将是一种万年见不到邻居的体验。不管怎么说,生活便捷度是有所保障了。

  所以,从没有电梯的小区换到有电梯的小区,也是换房者的一大理由。

  7、没景观资源的,换成有景观资源的

  照母山板块配套不是很完善,为什么房子还卖这么贵?

  南山别墅区交通不是很方便,为什么房子还卖这么贵?渝北中央公园地理位置这么远,为什么房子还卖这么贵?

  因为人家有稀缺的景观资源。

  一般来说,早期房源集中的市区,寸土寸金,像江景房这类天生配备自然资源的区域毕竟不多,开发一处少一处。如今,森林、湿地、公园的修建,直接又点燃了重庆人民的“生态梦”。

  换房的目的是追求更舒适的生活品质,而美丽的景观资源是舒适生活的关键标签。因此,大多数景观绝佳的房子也是市场中最受欢迎的置业项目。同样,小区内部的绿化率与景观设计也同样不能缺。没有一个法式园林,不搭配一个特色中庭,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品质住宅。

  打开窗就能看见美景,吃完饭可以在小区内散散步,周末可以和家人去周边公园呼吸新鲜空气,这样的惬意生活,才是这类改需族的追求。

  8、为孩子读书而换房

  沙坪坝的学区房再老旧,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买家?渝北的教育盘再偏远,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愿意“下叉”?教育资源是一个不得不说的点。孩子是家庭的核心,以孩子的教育和生活环境为导向来选择房子的换房者不在少数。

  周女士曾经住在渝北区新牌坊,为了孩子能上某国际化双语幼儿园,得到更开阔的视野,搬到了渝北区棕榈泉小区。现下孩子快上小学了,周女士了解到渝北某楼盘划片区入读巴蜀小学,于是毫不犹豫地入手了一套三室。周女士还表示,等到孩子上中学了,便举家搬到沙坪坝区。

  古有孟母三迁,如今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同样不嫌麻烦。传统的教育理念,让家长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为孩子读书而换房十分普遍。

  同时,学区房具有较大的投资优势。即使是当前这般楼市低迷,作为投资来说也是很值得考虑的。据统计,北京市学区房比周边非学区房价格高出30%以上,而在重庆,学区房的价格普遍比周边房源贵每平方米500元—1000元。

  9、追求完善的配套

  许多富人都有一个特点——工作上勤劳生活上“懒”。这里的“懒”,不是生活习惯“懒”,而是他们追求更为方便舒适的生活,不愿在生活琐事上花过多时间。当然,就居住环境方面而言,方便舒适的生活意味着完善的配套。

  既然是“完善”,就绝对不是一个社区超市或是一个新世纪能解决的事情。各项配套不说要做到最好,至少要做到均好。

  比如,在居家的半小时生活圈生活配套最好涵盖大型商业体,大型超市或是农贸市场。各个档次吃喝玩乐应有尽有,逛街购物不在话下。医疗配套除了社区诊所,最好有大型医院。教育资源不说顶尖,至少要在区域内排得上号。

  在时间就是金钱的今天,交通上更是要保持便捷与畅通。自驾能够快速到达主城各个区域,同时公交系统要覆盖主城各大商圈,当然,附近有轻轨站自然是最好不过啦。

  这一类改需人群,经济足够宽裕,生活品质上有一定追求,同时没有达到以自然景观资源为导向的“养老”阶段,因此,完善的配套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10、享受更优质的物业服务

  精致的项目本身固然重要,但如果入住后没有一流的物业管理服务,精品楼盘的档次很快会被降低,最终导致物业管理公司被市场淘汰。

  如今,楼盘的物业服务标准在不断地提升、完善和细化,酒店式、管家式的物业服务屡见不鲜,物业管理公司也逐渐成为不少楼盘的卖点之一。可以说,物业的好坏,轻则影响居住环境,重则波及业主心情,乃至左右楼盘价格。对于城市换房人群而言,往往更看重综合服务良好的高端住宅。比如,在重庆,同一片区同等品质的楼盘,龙湖的产品就能以优质的物业管理水平取胜。业主们购买的不仅是房子精致的外壳,更是物管公司优质的服务。

  11、不说圈层,至少要门当户对的邻居

  传统观念上,婚姻要讲究门当户对。买房子,也要讲究门当户对。开保时捷和开“火三轮”的在一个停车场,欧洲深度游和郊区一日游在一起摆龙门阵,跳广场舞的大妈和玩芭蕾的气质美女出现在同一小区会所,这样的画面想想也是“醉了”。

  此外,小区邻居的整体素养,有可能会直接关系到你生活质量的高低、心情的愉悦,甚至会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种无形资产远远比楼盘升值得重要。

  咱们不说买房要买个什么圈层,至少要能有足够的文化修养。

  汪女士在带自己5岁的女儿去大学城看了一次画展后,在大学城某楼盘买了一套房子。原因很简单,该楼盘的业主大多是教师及高级知识分子。业主子女平时的娱乐活动不是在小区玩泥巴、捉迷藏,而是一群人跑到附近的学校去偷听讲座,或是去某画展的开幕酒会上偷偷“蹭吃蹭喝”。当然,孩子或许根本不懂什么是讲座什么是画展,此举只是单纯猎奇或好玩。但是,从小的潜移默化会让孩子们能接受到更多的文化艺术熏陶。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汪女士表示这就是她选择换房至此的原因吧。

  12、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居住习惯

  对于三代同堂的家庭,选择跃层这样的房源,无疑是个明智之举。俗话说隔代之间有代沟,思想观念上的不同,容易导致矛盾产生。虽说如此,但就是想要和亲人住在一起。选择跃层这样的户型,既能保持亲密度,又有各自独立的空间。正所谓”户型挑的好,婆媳没烦恼“,眼不见心自然就不烦,矛盾导火线自然就会减少。

  对于家庭成员人数有变化的家庭,可变空间的保留是不可缺少的。

  对于资金实力比较雄厚的家庭来说,全套房是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要保证每一位家庭成员的舒适感和独立空间。

  毫无疑问,挑地段,比价格,换房时还要看户型怎么样。要知道,房子户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居住者体验感的好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