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维:先要品牌,再求规模

  • 来源:中国品牌
  • 关键字:家电,创维,品牌,规模
  • 发布时间:2011-05-31 12:49
  谁也不会否认,中国的家电市场是品牌竞争最为充分,也最为惨烈的领域。谁也不会否认,中国家电品牌已经取得了市场的主导权。

  创维集团总裁、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学斌相信,2011年中国彩电市场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市场,对于任何全球化品牌来讲,是必争之地。但国际化是方向,必须逐渐地走,但不能太急,乐极生悲就是这个道理。

  目前,兼并是国际化的一种形式,因为兼并的关键是优势互补,真正达到1+1>2的目的。但张学斌指出,中国企业对国际化运作不了解和不深刻,对运营、管理模式经验的欠缺,造成抗风险能力太弱,一旦遭遇到困境,就注定了国产品牌的命运;其次,如果经验不足可以学,但人才的奇缺是国际化面临最大的挑战,无论是中国还是海外,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否则,基本很难在国内外市场立足。

  张学斌告诉记者,创维需要回答“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从长远讲,创维不是要规模,最终是要品牌。品牌不是名牌,名牌只有知名度就可以,品牌不是一天两天就建成的。对于创维来说,需要积累。我们往回看,韩国品牌做了50多年,才做到今天的水准。创维不能太急,不能想中国品牌马上超越国外产品。

  张学斌透露,创维的全球化会分步走:首先是产品的国际化。比如,在国外有些地方会用自己的品牌。有些地区可能会去做OEM(原产地委托加工),ODM(原始设计商)。其次是人才的国际化。第三是渠道要全球化,渠道网络不全球化,国际化是走不了的。第四是品牌的全球化。这些都具备了,才可能投资海外。创维国际化的路线图就是这样。

  张学斌分析了外资平板通过“高举高打”的方式迫使国产品牌失去后续竞争能力的策略,并提出了应对性的3条策略。

  第一,产品升级换代一定要跟上这个步伐。外资品牌确实在主推它的高端,所谓的高端实际上也就是3D,因为他们投入时间也最多,他们寄望于通过3D能够实现翻身。尤其是日资品牌在这方面的需求更为迫切,他们在去年、前年中国市场的表现都非常差,市场份额直线下跌,有的甚至到了快退出竞争的地步。所以,他们寄望在3D能够实现翻身,因为它在其他方面的技术上没有优势,在屏的技术上它不如韩系企业,在其他应用技术上它赶不上中国的企业,所以它寄望在3D这种技术能够实现翻身。虽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全球投入了那么多的资源以后,3D电视仍没有卖火,但是未来3D必然仍是这个产业的方向。所以对于国内的品牌来说,一定是在技术上和在产品上赶上潮流,同时,如果要想取得领先,就必须要超越,要第一个能够引导市场,这样才能在市场上比较主动,否则的话就会比较被动。

  第二,从营销上,还是要通过提高效率,提高系统效率来应对。市场是千变万化,但是如果内部系统执行很快,就不怕外部的市场变化。反而言之,“你变慢了,天气突然降温了,你搞半天没有衣服添加,你没有准备,你肯定就会有问题。如果前期有变化,你也是有准备,那你迅速地就能够赶上去,这样对你来讲,你也能够适应。”

  第三,不要丢失本土企业传统的优势。无论外资品牌怎么改变他们的竞争策略,中国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城市市场、农村市场差异很大,而本土企业的优势市场在二三线市场,在三四级市场,这些市场中,如果我们有很好的办法把市场地位得到巩固,本土品牌整体来讲打持久战的能力就强了。张学斌认为,外资品牌在中心城市这样一种价格竞争,其实对它自身的伤害也是很大的,也就是说它的持续性会有问题的,预计到今年的元旦、春节,外资品牌疯狂反扑的势头就会放缓甚至停止。

  谈到未来,张学斌对于中国彩电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充满信心,“虽然有压力,但是我不担心外资品牌的反攻,只要把握住机会,国产品牌将来可以在世界上领先。”他还宣布了创维未来的目标:“5年500亿元,10年1000亿元,向视听品牌的NO.1推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