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要求其实很简单
- 来源:金融理财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移民,教育,加拿大,贫富差距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2-03 09:58
根据招商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指出,促使新富人群考虑移民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分别是:方便子女教育,保障财富安全,为未来养老做准备。
“富人移民的真正原因很难从这些移民者口中得知。很多人到海外后,再利用海外身份回到中国赚钱。在这种情况之下,你不能指望他们把移民最核心的想法讲出来。”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何德旭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坦陈。
一个典型的样本
“新北京人”何明,今年6月踏上了加拿大的土地,他选择了多伦多,因为他已经有好几个朋友先后在这里定居,何明给这座城市打了满分。“空气、环境、医疗、子女教育、政府服务等都无可挑剔,的确,这里非常适合人居住。
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做外贸生意,曾在俄罗斯、南斯拉夫长驻,以往的经验,外国人在异地总有一些紧张感,很难交到朋友,可他在多伦多待了不到半年,手机里就多了40多个人的电话,都是他新结识的朋友,有黑人,有白人,有越南人,那里很容易交到朋友,每个人都与人为善。
孩子在那边也很幸福,下午3点放学就去公园玩,在国内,他每天晚上写作业写到八九点是很正常的现象。何明现在料理自己的生意,一半时间在国内,一半时间在澳大利亚,可他的孩子已经不愿意回来了,他习惯了那边的生活。
何明表示,自己在国内生活非常好,不会为钱发愁,但会时常有不安定的感觉,国内通货膨胀、股市跌幅全球居首、房地产限购……”眼睁睁的看着手中大把的钱贬值,真不是个滋味,今后怎么生存?现在我逐渐把财产转移到加拿大,就是避免资产缩水,为了安定。我只是想能生活得更好、更放松。“
“我特别希望孩子能回到我小时候那样子上下学自己去,走几条马路就到学校,遇见陌生人也不害怕,不用家长去接,路上没那么多汽车,汽车知道避让行人,不用给老师送礼拍马屁,就这么简单。”
“我不知道物质丰富后带来的这种膨胀感会让他们做出什么样的举动,我害怕会碰上这样的人,我害怕这样的人,可在一个正常的地方,一个人没必要害怕另一个人。”何明显得很无奈。
对此,何德旭分析说,寻找更优质生活资源、担忧财富安全、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心等等都是促使中国富人与中产精英选择移民的最根本原因。
生活资源较匮乏
首先,有利于子女教育,中国应试教育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国外比较注重让孩子多想象,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且对企业家与中产精英而言,移民后留学比单纯留学更有优势:子女可以享受等同本国学生的福利待遇,除此以外,大学毕业后完全不用为转化身份担忧。
其次,诱人的养老等福利待遇。以澳大利亚为例,据悉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实行社会福利制度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910年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开始建立,同时也是世界上社会福利最好的国家之一,移民成功后马上可以享受免费医疗保健及家长津贴等福利。
目前,一个相当完善的社会福利网已覆盖全国各地,澳大利亚社会福利种类多而齐全,是一个典型的福利社会,澳大利亚社会保障津贴种类全面,有孩子助养费、特别救济金、寡妇津贴、配偶津贴、电话津贴、房租津贴、交通津贴等。
至于澳大利亚的养老金,65岁可以开始享用,能否领取养老金或领取的多少将根据个人收入、资产而定,领取养老金的人可以得到优惠的医疗药品和其他卫生保健待遇。
最后,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食品安全、产品质量与环境污染等诸多发展软肋浮出水面。对此,有网友自嘲地表示:“早起,买两根地沟油油条,喝杯三聚氰胺牛奶,然后开着锦湖车胎的汽车去上班;中午,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尿素豆芽、注胶牛肉,人造鸡蛋和着石蜡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开瓶甲醇勾兑酒,吃个增白剂加硫磺馒头。晚上钻进黑心棉被窝。”这些话虽然有些偏颇,但从某一个角度反映了民众对于现时生活的担忧。因此,当新富阶层财力充盈时,寻找更优质生活资源成为富人移民的源动力。
“上面这些都是台面上讲得出来的移民动因,也都是很真实的。但他不会告诉你的,或者说,他会用比较含糊的语言讲出来的,是富人对财产安全的考虑。看起来只有四个字,但背后的故事就太多了。”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如是说。
财富安全没保障
赵锡军表示,担忧财产安全而移民可归纳出下述几项原因:第一,中国内地的产权保护不是很好,法制不健全,对财产的保护不是很好,富人的财产常常遭到地方官员或黑社会有形无形的侵占;第二,一些富人在中国内地赚的钱并不是合法所得,他们始终担心自己会成为反贪反腐、打击黑社会的目标。这些财产来路不明的富人,既有经商来路不明的,又有腐败来路不明的,还有既经商又腐败的,或者是黑社会的,这些人移民的真正原因是不会告诉你的。
著名财经评论人士吴晓波对此持有类似的观点,这种投资移民潮也与内地民营企业的生存状态有关。自2004年中国开始出现国进民退,对民营企业造成了很大冲击。民营企业开始从制造业中溢出,想往产业链的上游走,进入金融与能源行业,但这两个行业都是国家垄断领域,所以民营企业家们非常失望,开始出走。
另外,中国的政策环境对民营资本不友好,社会对民营资本家原罪的质疑,都使得民营企业家的生存状态没有想象中好。这也是民营企业家移民的一个理由。
蔡标1992年南下深圳做起了软件生意,没用几年就成为一个资产千万级别的小业主。他说:“我觉得,赚到钱只是我运气好,这钱来得快,我担心它去得也快,所以我该捐款就捐款,该给员工的保障都给,让大家都过得好一点儿。可那种不安全感始终伴随着我,咱们的税收制度设计得非常了不起,不查你,你没问题,一查你,你就有问题……”
去年,在老婆大人与孩子的催促下,对英语一窍不通的他也成功移居澳大利亚墨尔本。
未来的不确定性
蔡标感叹,几乎所有国家的人都活得比中国人轻松,中国人太累了。“我觉得其实中国人和外国人比,是一些深层的不一样吧,我说不出来。”对于移民,他老婆更为热心,是“打死都出去”那种,她在中国慈善基金会工作,属于旱涝保收的政府事业单位,很清闲,而且福利也不错。
但她觉得心里不踏实,“贫富差距太大了,社会矛盾已经很尖锐了,哪天矛盾激化,我一点儿也不会惊讶。”虽然她觉得动荡不大可能,但是准备着也没什么不好。而且现在国内通货膨胀这么厉害,钱存在银行一直贬值,买的股票现在还套着,还不如拿来投资移民划算。
更重要的一点是,看不到未来,因为不确定性实在太大了,没准哪一天一觉醒来,什么都没有了。
赵锡军认为,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一两个移民不能说明问题,但如果成批的移民,这后面一定有超越于个人之上的非常深刻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们在寻求一种更安全的地方,这个安全是多方面的安全。
综合而言,这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得很不错,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很多中国人的心理上始终有一种对未来的难以把握。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心,对中国政策、法治环境、宏观经济和社会保障的担忧,是所有中国富人与中产精英移民最根本的原因。
本刊记者 钱丽l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