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如一场演出。年轻之时的阳刚,中年之时的练达,晚年之时的迟暮。对于每个人而言,这是一条必经之旅;对于一个社会而言,这是一个必然的演变。只是,一旦人活到古稀之年,在那已然“满目青山夕照明”的时分,历经沧桑,颇不容易;只是,一旦社会上出现日益庞大的老龄群体,在那老龄化的趋势之下,问题也油然而生,耐人思量。
不可否认的是老龄化问题不仅关乎到每个家庭,它同样也涉及到了一个社会的发展。正是因为这个问题涉及范围面的广泛,延伸性的深远,影响力的重大,它理所当然地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人们不可回避地必须开始思考这个史无前例的庞大老龄群体会给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影响,里面不仅包含了老龄化距离我们的远近,同样也包含了老龄化带来的正负两方面问题。相信身为社会一份子的你我也非常迫切地希望更深入,直观地探究老龄化的话题。
非常有幸的在《揭秘老龄化》一书中,我们可以一睹专业人士在这个问题之上的独到见解。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其实有点别具匠心。大大的拐杖之下是一个小小的地球,而包裹着这根只有老年人才会经常使用的拐杖外围上却是我们大众所熟知的美元。如此的搭配恰到好处地引发着读者将老龄化,世界,经济三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确,老龄化已经在逐步蔓延到世界各地,而与之密不可分的是老龄化同样会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类似于劳动力问题,产业机会问题等等。
作为引言,开端便是从作者自己的父母亲展开。于是,一个真实介绍老年人世界的帷幕由此拉开。读着他自己家庭的故事,我们读者又何尝不会感触到自己身边的老人群体呢?他们都是老年人的缩影。我们更由这些现象看到掩藏其后的本质问题。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过程对人们现在,哪怕将来的生活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阅读着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下一站天堂的佛罗里达到处都是老年人的气息;我们可以看到老年时代西班牙年龄的高龄化趋势;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和人口总量锐减的触目惊心;我们可以看到美国螺钉之都的扭曲命运;我们更看到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的更为快速的人口老龄化特征。唯一值得让我们身为中国人安慰的是在这样的趋势发展中,中国还依旧有着未来发展的动力。一如书中所述,“在日益受到科技驱动的世界经济中,中国向年轻人提供了充足的教育资源,把他们培育成为高级技工;中国还集结资源建造了几十个大都市,配有崭新的大型工业设施。”由中国自身社会发展的背景,我们应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处理老龄化方法。事实上,这个步骤已开始慢慢实施了。比如由以往的计划生育策略转变为现在鼓励独生子女父母可以生育二胎政策;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终”;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文化,生活,活动内容等等。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个个古稀老人年事已高却风采依旧。在政府和社会未雨绸缪地应对老龄化中,老人其实也可以保持年轻时的气质,在多种领域以独有方式,寻找寄托,抚慰和快乐。换言之,对于技有所长的他们可以奉献余热,但是同样还是应以养生为主,量力为之。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过得依旧多姿多彩!夕阳几度红,问题耐思量。既然问题势必难以躲避,那么就让我们坦然而处之。
石林l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