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投资“围城”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创业,投资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6-04 09:06
城里的钱想撒出去,城外的钱想冲进来,但是,它们都被一道闸门挡住。对中国境内外的个人投资者来说,长期以来面对的就是这样尴尬的“围城”局面。如今,个人投资资金进出境流动将更加自由的曙光终于出现:5月初,国务院会议明确宣布,将在今年提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操作方案和建立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这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将加速,人民币投资渠道也将拓宽。而创投界人士尤其对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的建立更为期待,因为来自境外的投资将更容易到账,想投境外的项目也更好操作,这无疑是创投领域的福音。
“因为没有这个制度,很多拿人民币投资的公司转外资非常困难。”北京德久投资有限公司的黄经理表示,如果一家创业公司在A轮融资中拿的是人民币,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现要拿美元投资,那么会是相当麻烦的一件事,因为目前美元不能随便兑换,且会牵涉到许多复杂的资本结构问题,令投资行动往往进行不下去。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政策出台后,这种情况就会容易处理得多。
“总的来说,这个政策会方便外资机构投资和境内企业境外融资、上市、发债。”黄经理说,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并不十分乐观,尤其是欧洲尚未走出欧债阴影,不是理想的投资目的地,因此不少境外投资者把眼光转向了中国。众所周知,许多创投基金的资金构成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个人投资者,而中国对于个人资金的进出一直管得比较紧,因此美元基金在中国进行投资的手续繁杂,这导致国内不少创业者等很久都得不到境外机构的投资,对自身发展极为不利。“全球资本市场上那么多钱,需要投资的创业者只能看到却拿不到,实在是遗憾。”但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建立后,相关资金进出就会有明确规范,额度也有望放宽,境内外的个人资本流动渠道就打通了,届时国内创业者拿到美元输血肯定更便捷,而整个国内创投市场都会得到一针兴奋剂。“不过会批准多少投资额度到时还要看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定。”黄经理补充道。
也有金融界人士认为,对建立个人境外投资制度的消息应谨慎乐观。在一家金融咨询公司从事研究工作的钟玉(化名)表示,资本项下开放这个话题已经提了不少年头,目前看来,国家在相关政策方面还只会开一个“小口子”,可能力度不会太大,“开放将是渐进的。”钟玉认为,其实当前很多资金都在通过地下渠道进出境,国务院提出进行相关政策改革正是为了对此进行平衡、疏导,用明确的制度规范让地下的钱走到地面,以便进行监测、监管,但是这也需要一个过程。尤其在当前国际热钱猖獗的情况下,开放的程度必然有限,而对国内资本行业来说,也有必要提高对热钱的警惕,防范遭其袭击。
当然,除了会方便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本土的创业项目,建立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也有利于中国人去国外投资。黄经理表示,现在中国人的境外投资热情很高,由于国内股市近两年一直不景气,不少国人渴望投资国外股市、房市等,还有人选择投资国外的能源及矿产领域。而国家通过渐进式的开放境外投资,可以引导大众逐渐了解境外市场,形成理性投资观念,这对普通个人投资者而言有好处。而从管理角度来看,个人境外投资必须控制风险,政府相关部门应通过建立有效的个人境外投资监测体系(尤其是对短期资本流动),加强多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协同管理,完善现有的个人信用体系,防范和杜绝个人境外投资成为洗钱途径。
本报记者 徐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