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的辅食分龄手册

  • 来源:时尚育儿
  • 关键字:辅食,蛋白质,缺钙
  • 发布时间:2014-09-23 09:24

  1阶段辅食

  初期 4~6月龄

  我们都知道,宝宝最初的辅食一般都从高铁的食物开始添加,包括富含铁的婴儿米糊、鱼泥等,那在实际操作的时候究竟应该如何做呢?

  初期辅食的添加方法

  ● 添加辅食不是为了吃饱

  “奶营养不够了,不顶饿”、“吃辅食是为了让宝宝吃饱”……诸如此类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妈妈要明确,为宝宝添加辅食是为了让宝宝接受除了奶粉和母乳以外的食物的味道和学习咀嚼,并让宝宝能开始习惯用勺子吃东西。

  ● 选择适当的开始时机

  满4~6月龄后,选择在宝宝心情愉悦、身体状况良好的时候开始添加辅食,每天吃一餐就够了,量也只需要三四十克(最初可能只吃几勺)。在不影响宝宝睡眠的前提下,妈妈可以自由安排宝宝吃辅食的时间,建议在家人午饭或晚饭时进行。

  ● 循序渐进地调整稠度

  同样是米糊,也需要根据宝宝的适应情况调整稠度。最初是给宝宝喂浓汤状的食物;待宝宝顺利吞咽、喜欢吃后,逐步可以减少稀释用的水量,慢慢变成黏糊状;到辅食初期快结束时,大致是带有小颗粒的糊状,米粒没有完全捣碎也容易被宝宝接受。

  ● 初期辅食应软、稀、细、少

  这个月龄的宝宝正处于“整吞整咽期”,吮吸还是他进食的主要方式。所以宝宝在吃辅食时,也是采用吞咽的方式对待递送进他小嘴的食物的。因此,辅食初期的食物大多以稀糊状为主,需要做得软、稀、细、少,否则宝宝容易拒绝不说,也相当不利于吞咽和消化。米糊、蔬菜糊、水果糊、蛋黄、土豆泥、香蕉泥等都是比较适合的菜式。

  ● 食物品类从单一到多样

  在开始添加辅食约两周后,可以尝试给宝宝添加其他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类食物。可食用食材的品种范围慢慢变大。初次喂的食物要从少量开始,并细心观察宝宝的变化,确认宝宝顺利习惯这种辅食。

  ● 实践:添加多样辅食时间表

  将调稀的米糊用勺子一点一点喂到宝宝的嘴巴里,一般就是喂辅食的最初状态。待宝宝逐渐习惯后,可以再添加一些蔬菜类的辅食,然后再是添加蛋白质类的辅食,可根据如下建议来逐步添加。(以婴儿软勺大小为例)

  第1天~第3天:每日1勺米糊

  第4天~第6天:每日2勺米糊+1勺蔬菜

  第7天~第9天:每日3勺米糊+2勺蔬菜+1勺蛋白质类食物

  第10天~第12天:每日4勺米糊+3勺蔬菜+2勺蛋白质类食物

  第13天~第15天:每日5勺米糊+4勺蔬菜+3勺蛋白质类食物

  添加辅食约1个月后,宝宝一次食用量能达到10小勺以上,吞咽食物变得顺利起来,辅食添加次数可以增加到每日2次。

  ● 初期辅食搭配及参考分量

  辅食次数 每日1~2次 食物形态 糊状

  1次食用量

  碳水化合物米糊

  30~40g

  (稀薄程度为10倍水)

  蛋白质&脂肪

  蛋黄1/4~1/2个

  或豆类25g

  或其他乳制品5g

  或鱼5~10g

  维生素蔬菜、水果15~20g

  调味品无

  妈妈可能做错了

  ● 将米粉和奶调在一起用奶瓶喂 米粉瓶喂是不值得提倡的做法,太稀薄没有喂辅食的意义,太浓稠则不易吸吮,甚至出现过宝宝用力吸吮造成吸入性肺炎的极端例子。最好的喂养方式,是将辅食放在碗中,用软勺一口一口地慢慢喂,训练宝宝开始适应大人的饮食方式。当宝宝具有稳定的抓握力之后,可以练习他自己拿勺。

  ● 一次添加多种辅食 每次喂一种新食物后,必须注意宝宝的粪便及皮肤有无异常现象,如腹泻、呕吐、皮肤出疹子或潮红等。若宝宝在3~5天内没有发生上述不良反应,可以让他再尝试其他新食物;若有任何异常反应,应该立即停止喂宝宝吃这种食物,并带他去看医生。

  ● 误以为“米油”最有营养 因为听说“米油可代参汤”,就把米油作为宝宝的第一辅食来喂食,这样的做法并不科学。6月龄以上的宝宝对铁的需求大增,最初的辅食应以高铁食物作为开始,米油可以作为碳水化合物的一种进入宝宝的辅食食谱,却不能以此为首选。

  ● 宝宝喜欢吃就多喂点辅食 有些宝宝会很喜欢吃辅食,这种情况下要注意不要喂得太多,如果因此而影响到宝宝的奶量,就得不偿失了。宝宝一岁前要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其他食物处在“第二”的地位,更加不能因为添加辅食而削减宝宝的奶量。

  初期辅食制作小窍门

  ● 巧用过滤法细加工 过滤是将食材放到制作辅食的过滤器上,在网的上面压磨材料,通过网眼将材料磨细的一种料理方法。初期的辅食量都比较少,所以一下子就能过滤好,很方便。过滤可以很好地将纤维从食材中去除掉,而用研磨器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所以制作初期辅食时推荐使用过滤法。

  ● 保持食材的原味,不加调味品 中国0~6岁儿童膳食指南中指出,给12个月内的宝宝制作辅食时,要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无盐”即宝宝辅食中不用添加食盐,因为12个月内的婴儿肾脏功能还不完善,浓缩功能较差,不能排出体内过量的钠盐,到宝宝1岁后,可适当在食物中放入少量的盐。“少糖”就是指在给宝宝制作食物时尽量不加糖。其实,保持食材的原有味道,宝宝也同样可以吃得津津有味。

  辅食推荐

  蔬菜米糊

  材料 高铁米粉、菠菜、胡萝卜

  做法

  1 菠菜、胡萝卜洗净煮熟捣成泥

  2 米粉温水搅拌成糊状

  3 蔬菜泥和米粉拌匀即可

  营养TIPS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消化功能还不成熟,富含铁的米粉细腻,适合宝宝食用,还可提供给宝宝能量。菠菜富含叶酸、铁、锌等微量元素。胡萝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B1、B2、C等,起到养护神经、保护皮肤黏膜的作用。

  2阶段辅食

  中期 7~8月龄

  开始添加辅食约2个月后,宝宝的吞咽能力已经发展得很好了,随着乳牙的进一步萌出,宝宝开始学习咀嚼,这时就可以进入辅食中期了。

  中期辅食的添加方法

  ● 辅食次数适当增加

  由于宝宝已经适应了用勺子喂食和吞咽,辅食次数和初期相比就要相应增加1次了,也就是每天2~3次为宜,适合放在早餐、午餐和晚餐的时间段。宝宝的乳牙已经渐渐萌出,食物可以从泥状、糊状向质地软一点的固体过渡,来锻炼宝宝舌头上下活动的能力,以及用舌头和上腭碾碎食物的能力。

  ● 慢慢改变食物的形态

  虽然宝宝的乳牙开始萌出,但在吞咽上帮不了多少忙,所以循序渐进地改变食物的形态很重要。比如,初期给宝宝添加的是胡萝卜泥,然后逐渐研磨成较粗的形态,稀释的水分量也逐步慢慢减少;宝宝习惯后逐渐切成末,然后再逐渐换成切成小块的食物,一点一点提升宝宝的咀嚼和吞咽能力。辅食中期的食物要煮得足够软,硬度以宝宝能很容易地用舌头和牙床弄碎为宜。

  ● 辅食种类凸显多样化

  在这个阶段,宝宝成长所需营养的30%左右来自于辅食的摄取,所以在增加辅食次数的同时,应增加辅食的种类,要考虑到各种营养的平衡。如果辅食太过单一,非但营养不够全面,宝宝也很容易吃腻。多样化的辅食种类既能够满足宝宝对营养素的需要,也能丰富味觉刺激,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

  ● 肉类增加至宝宝的食谱中

  对这个月龄的宝宝来说,开始吃肉类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肉类可以成泥状或者容易吸收的糊糊状,便于让宝宝稚嫩的消化系统适应吸收。建议选择选择鸡肉这样脂肪比较少的种类,用热开水去掉油脂后再使用。宝宝8个月左右,可以食用煮熟的蛋白,添加后需观察有无过敏现象。

  ● 辅食喂养遵循个体化原则

  也许别人家的宝宝已经能吃很多辅食,而且长得壮,但这并不意味着妈妈要逼迫自己的宝宝加量加餐,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往往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每个宝宝的进食量都不相同,添加时由少到多,充分遵循个体化原则即可。对体质较弱的宝宝要更有耐心,也更为细致。如果遇到宝宝生病的情况,那就要暂时减少或停止辅食的添加,待宝宝康复后再进行。

  ● 中期辅食搭配及参考分量

  辅食次数 每日2次 食物形态 半颗粒状

  1次食用量

  碳水化合物粥50~80g

  蛋白质&脂肪

  蛋黄→全蛋1/2~1个

  或豆类40g

  或其他乳制品10g

  或鱼10~15g

  或肉10~15g

  维生素蔬菜、水果15~20g

  调味品无

  妈妈可能做错了

  ● 给宝宝喂食各种各样的果汁 果汁味道香甜、榨取方便,妈妈就把各种各样的水果都做成果汁给宝宝喝。但事实上,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哮喘、湿疹、食物过敏等,最好先咨询医生,以了解宝宝是否需要在比较长的时间内避免吃某些食物——比如猕猴桃或柑橘类水果,都不是随意可以添加的。更重要的是,水果糖分高,果汁既不能代替蔬菜,含有的纤维素也较少,应当以果泥的形式适量添加。

  ● 添加辅食后骤然断乳 添加辅食并不意味着母乳喂养的结束。有些妈妈给宝宝添加辅食后,就把母乳喂养减少到一天两次,甚至彻底断掉,这等于直接把“辅食”转“正餐”了,宝宝发育不全的肠胃很难完全消化吸收这些辅食的营养成分,甚至导致少食、腹泻的发生,时间长了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开始添加辅食后,应继续以母乳喂养为主,辅食添加为辅。

  ● 一天给宝宝吃好几顿辅食 宝宝很喜欢吃辅食,妈妈索性就一天多喂他几顿,结果宝宝的奶量因此而下滑了不少。再次重申,在一岁前辅食不能当主食。虽然宝宝每天接触的食物种类增多,辅食在每一餐饭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加,但奶类仍然是营养最丰富、最容易消化和吸收的,因此,不要因为增加了辅食而减少宝宝的奶量,保障宝宝每日摄入700~800mL的奶。

  ● 没吃完的辅食下顿再吃 宝宝的肠胃功能还不完善,辅食还是以新鲜的更好,最好是现吃现做,不要给他吃“剩饭”。当餐的辅食最好是吃完,妈妈在制作时候需要把握一下分量。如果一次做多份的话,那么在盛起来的时候要分碗,下顿吃的辅食应该放在冰箱中冷藏,吃时充分加热,并在当天食用完。

  中期辅食制作小窍门

  ● 顺着蔬菜和肉的纤维垂直下刀 蔬菜、肉类辅食制作时的确比较难把握,辅食中期的宝宝又很难嚼烂蔬菜和肉类。建议在烹煮前,顺着蔬菜和肉的纤维垂直下刀,这样把纤维切断,做菜泥肉末都会更容易,也利于帮助宝宝顺利咀嚼、吞咽。

  ● 巧用沸水煮蔬菜 想要煮出柔软、颜色翠绿的蔬菜,水一定要充分沸腾,煮带有纤维的蔬菜时,应先烧开水,充分沸腾的滚水中加入蔬菜易于消化,不加盖煮,煮好后马上捞起、过水,除去涩汁。

  ● 利用小锅子煮少量食物 宝宝的食量较小,制作辅食时很难控制量。建议使用小锅子,并将小锅稍稍倾斜,把食材与汤汁集中在一角,这样食物煮透煮烂的同时不易发生锅子烧干的尴尬情形。也可以巧用BB煲来制作宝宝一次食用的量。

  推荐辅食

  香蕉燕麦粥

  材料 燕麦、大米、 香蕉

  做法

  1 将燕麦洗净,用水泡开备用

  2 大米洗净加适量清水煮成粥,出锅前放入燕麦再煮5分钟

  3 香蕉剥皮切成薄片放入粥里即可。

  营养TIPS 燕麦所含的钙、维生素、蛋白质、膳食纤维等十分丰富,相对其他低纤维的谷物来说,燕麦能提供更多、持续时间更长的能量。香蕉味道甜美、肉质细腻,富含各类维生素、还可以帮助胃肠道消化。这道香蕉燕麦粥是小宝宝的理想食物。

  3阶段辅食

  后期 9~11月龄

  现在,吞咽食物对宝宝来说更容易了,乳牙基本萌出了4颗,吐舌反射和干呕也彻底消失了,这就意味着,宝宝吃半流质和非常柔软的食物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后期辅食的添加方法

  ● 养成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

  到了这个时期,宝宝体内每天所需摄入的能量将有一半左右来源于辅食。而饮食习惯的培养要列上日程,喂养的时间也要与成人“同步”,让宝宝和家人同桌吃饭,进行一日三餐、有规律的饮食。当然,如果每次的食量过多或过硬,会给宝宝的肠胃带来过多负担。所以妈妈安排辅食因遵循营养均衡的原则,并按宝宝的实际需求量进行喂养。

  ● 食材混搭,让营养更全面

  随着辅食慢慢转变为主食,这个时期的营养均衡是很重要的。没有一种食材能仅靠自身的营养便能满足宝宝的营养所需,所以在做辅食时需要用几个食材混合来制作。在给宝宝制作食物时每餐中要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类食材,蛋白质类食材以乳制品、豆腐、鸡蛋为主,要控制肉和鱼的量。蔬菜中胡萝卜、南瓜、青菜等黄绿色蔬菜的使用量要占到全部蔬菜使用量的1/3以上。水果的使用量以蔬菜的1/3左右为宜,以保证整体的营养均衡。

  ● 富含铁的食物依然是首选

  很多宝宝即将进入离乳期,在这样的转换时期,特别需要重视辅食的营养,注重食材的变化。随着宝宝每天的喝奶量自然逐量减少,很有可能发生缺铁现象,这时妈妈在为宝宝准备辅食时,要尤为注重选择含铁量较高的食物。菠菜、猪肝等食物都是此时的首选。

  ● 保证卫生前提下可生吃蔬果

  蔬菜和水果生吃时,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都高于煮熟后。可以将水果和蔬菜切成条,让他拿着咬。嚼这些东西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宝宝很快就会喜欢上这种咀嚼的感觉。越早让宝宝熟悉水果、蔬菜的质地,以后他吃这些东西的困难就越小。但一定要好好清洗、削皮,一方面能清除寄生虫卵,另一方面也能清除一部分残存的农药。

  ● 记得多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现在可以让宝宝接触稍带颗粒状或切成块状的食物。给宝宝一小勺煮熟柔软的豆类(如蚕豆)、味道清淡的肉片(或禽类)、切碎的蔬菜,他会嚼得很有味道。但依然要注意给宝宝那些用牙龈咀嚼后可以融化的食物,以防止他被噎着。可以尝试着喂他脆面包片、去皮的苹果片以及稍煮过的胡萝卜条。

  ● 后期辅食搭配及参考分量

  辅食次数 每日3次 食物形态 柔软的颗粒状、块状

  1次食用量

  碳水化合物粥、面、软饭

  90~100g

  (软饭稍减)

  蛋白质&脂肪

  鸡蛋1/2个

  或豆类50~60g

  或其他乳制品20g

  或鱼15g

  或肉15~18g

  维生素蔬菜、水果40g

  调味品无

  妈妈可能做错了

  ● 给辅食加点“好味道” 觉得宝宝似乎吃腻了白粥,以为吃盐才能长力气,于是就往宝宝吃的辅食里加盐、加糖、加酱油,这样的做法真是大错特错。盐分摄入过量的直接后果就是加重宝宝肾脏负担。白粥就是白粥,肉就是肉,菜就是菜,让宝宝嘴里的来自食材的滋味不断变化,才是真正的好味道。

  ● 给宝宝吃坚果类时不细加工 尽管宝宝已经开始使用牙齿来咀嚼食物,但这并不代表宝宝可以吃坚硬的食物了,他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更何况,如瓜子、花生、核桃等坚果类的食物如果没有经过细加工,对宝宝来说可是不安全的!易发生呛咳误吸入气道而造成宝宝窒息。所以,绝对不能给宝宝吃带有小颗粒状的食物坚果类,要食用时需经过碾碎、磨细方可加入宝宝的食谱。

  ● 用蜂蜜来给宝宝辅食调味 蜂蜜很容易遭受多种细菌的污染,婴幼儿胃肠功能尚未发展成熟,蜂蜜中的细菌并不能被彻底减除,还有可能在肠道中继续繁殖及分泌毒素,当吸收入身体内,会破坏其脆弱的防御系统而致病。国内外都有幼儿食用蜂蜜而致死的案例,尤其是“肉毒杆菌”的污染最为严重。比起甜味,宝宝的健康更重要,1岁内的宝宝最好不要食用蜂蜜。

  ● 不让宝宝吃得“一塌糊涂” 因为怕宝宝吃得到处都是,或是过分宠爱宝宝,从而不知不觉就剥夺了他自己吃饭的权利,其实宝宝已经有充分的自我表现欲望了,学习用手拿东西吃,是坐在餐桌前自己吃饭的第一步,所以,要多激励宝宝自我进食。宝宝喜欢抓东西吃,妈妈可顺势制作易于用手拿的食物,能满足宝宝的动手欲望,也能促进食欲,提供他学习的机会。可以在餐椅周围的地下铺上报纸,以方便收拾残局。

  后期辅食制作小窍门

  ● 不同食材不同加工 肉类脂肪含量比较高,为了便于宝宝消化,一般猪肉、牛肉在烹饪时以只选择瘦肉部分,并要充分煮熟、煮软后才能给宝宝食用;像青菜这样的茎叶类蔬菜不再限于嫩叶部分了,在煮软后,茎部也是可以给宝宝食用的,含有的粗纤维对宝宝的大便有好处;豆类则去掉薄皮后才能使用,但在给宝宝吃时依然要随时观察有无过敏状况。

  ● 做法有变化,食物更精彩 每天都是差不多的食物,宝宝容易吃腻。试试看通过改变做法来使食物变得不一样吧!蒸、煮、炒、烤,即便是相同的食材,换个做法就能带来很多惊喜,使宝宝对吃饭始终保持兴致,就不用担心他会厌食、偏食了。这个时期的宝宝容易出现偏食。吃鱼和肉之类的食物,很多宝宝会觉得难咽而不喜欢吃,不妨试试黄油煎肉饼,煎过之后盖上盖子焖一会儿,肉会变得松软可口起来。

  推荐辅食

  多彩蔬菜面

  材料 胡萝卜、西兰花、菠菜、肉末、面粉

  做法

  1 菠菜煮出汁,揉入面粉,做成面条;

  2 西兰花、胡萝卜洗净切丁,放水中焯熟,和肉末一起翻炒至熟,混合成酱料;

  3 将面条煮熟,倒入混合好的酱料即可。

  营养TIPS 瘦肉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和血红蛋白,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能够预防贫血。菠菜和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4阶段辅食

  结束期 12~18月龄

  从1周岁开始,辅食就进入到结束期了。一日三餐已养成规律,宝宝自主用餐的意愿和行为都很积极。宝宝的食物正向大人的饭菜靠拢,辅食顺利转变为主食。

  结束期辅食的添加方法

  ● 蛋白质的摄入适可而止

  和辅食后期一样,现阶段宝宝的辅食中同样要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类食材,并能保证各分类中都包含1种以上的食材,注意营养均衡。但是要注意,如果宝宝摄入的蛋白质食物过多,会给消化带来负担,所以要控制荤菜的量,不能给宝宝吃得过多。如果宝宝觉得不够吃,可以用增加1种蔬菜的方法来调整。

  ● 为学步期宝宝加点“钙”

  对处于学步期的宝宝来说,此阶段每日需要500mL的奶,奶类食物可以说是含钙量最多的,而且也相对容易吸收。同时,宝宝的辅食也可围绕着钙这个关键词进行,虾皮、芝麻酱、豆类等食物含钙量都是比较多的。良好的膳食结构,配合适量的户外活动,学步期宝宝一般不会缺钙。

  ● 食物的硬度以宝宝能嚼碎为宜

  虽然宝宝对大人的食物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但是宝宝咀嚼能力跟大人比起来还是很弱的,所以除了白米饭的硬度可以向大人吃的靠拢之外,其他食物还需柔软些。蔬菜要煮软,肉和鱼切成小块,做成容易入口的形态,再烧熟。同时,为了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可以做些蔬菜棒、水果片给宝宝啃食。

  ● 培养宝宝独立用餐

  宝宝应该已经能够用手指抓东西吃了,还会乐意试着自己使用勺子喂饭,不过食物并不总能被送到他嘴里。如果他很饿,可能会觉得自己吃的速度赶不上想要的速度,所以也许仍需要妈妈的帮助。他能够自己抓着小饭碗,还可以和其他家人吃同样的食物(除了那些味道强烈或辛辣的食物等),只要切成适合宝宝吃的大小就行。如果可以,尽量让宝宝和大人一起吃饭。

  ● 给宝宝一些自由选择的权利

  随着宝宝行动能力的增加,加上好奇心十足,此阶段的宝宝很容易出现“对食物兴趣缺缺”的状态。为保证宝宝有良好的食欲,防止偏食、厌食,要让宝宝有一定选择食物的自由。在做食物时,兼顾宝宝的这种特点,将食物做的丰富有趣,时不时翻新花色和吃法,吸引宝宝的注意力,既满足他的食欲,又能满足他的好奇心。

  ● 结束期辅食搭配及参考分量

  辅食次数 每日3次 食物形态 柔软的颗粒状、块状

  1次食用量

  碳水化合物粥、面、饭

  90~100g

  (米饭减至80g左右)

  蛋白质&脂肪

  鸡蛋1/2~1/3个

  或豆类50~60g

  或其他乳制品30g

  或鱼15~18g

  或肉18~20g

  维生素蔬菜、水果40~50g

  调味品少许

  妈妈可能做错了

  ● 威逼利诱宝宝多吃点 在重视宝宝从辅食中摄取的营养量的同时,却往往容易忽视培养他进食的愉快心理。妈妈在给宝宝喂辅食时,首先要为其营造一个快乐和谐的进食环境,最好选在宝宝心情愉快和清醒的时候喂食。宝宝表示不愿吃时,千万不可强迫宝宝进食,或是以谈条件的方式来进行,这会使宝宝对吃饭产生不良的感觉,亦不利于培养宝宝的用餐习惯。

  ● 给宝宝吃太多油炸食物 在这个年龄的宝宝可以接受少量油炸食物,但若是摄入太多的话,显然会给宝宝的肠胃造成不必要的负担。所以油炸的食品、放油里炒的食物在制作时就要注意少放些油,因为面粉很吸油,炸时尽量不要裹面粉。那些要用油做出来的食物,宝宝一天最多只能吃1次,以免产生不良后果。至于油炸的零食能免则免。

  ● 给宝宝吃生鱼片或半熟的鸡蛋 生鱼片的营养的确很好,但宝宝的肠胃可受不了,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所以给宝宝吃鱼肉一定要把鱼肉煮熟以后才能食用。而半熟的鸡蛋容易有细菌污染的可能,所以也不能给宝宝食用。此阶段能“生吃”的只有清洗干净的蔬菜和水果(且去皮),其他的食材都要加热、煮熟后再给宝宝吃。

  ● 宝宝跟着家人吃重口味饭菜 因为此时宝宝吃的食物与大人吃的差不多,所以妈妈就容易不知不觉给宝宝吃下口味较重的饭菜,特别是酱油和盐叠加的话,摄入的盐分会给宝宝的内脏造成负担。所以,宝宝的食物味道还是以清淡为主,差不多要比大人吃的食物淡3~4倍。咸菜、咸肉之类的腌制品在8岁前都不要给宝宝食用。

  结束期辅食制作小窍门

  ● 先盛出宝宝的菜,再添加大人的口味

  宝宝的饭菜最好是能单独制作,但也可以巧妙地在做大人饭菜时进行。如果家人做不到和宝宝一样吃得清淡的话,建议在做饭菜的时候,先给宝宝那份少放一点盐盛出来,然后再往锅子里添加调味品以符合大人的口味。

  ● 家中自制宝宝肉松 宝宝爱吃肉松,但市售的肉松质量良莠不齐,卫生难以保证,吃起来实在是不放心。不妨在家自制宝宝肉松,选用猪或牛的后腿肉,把肉切成小块,放进高压锅煮烂。加入少量盐、糖,还可以放些芝麻,将水煮干后翻炒,炒到肉松散就成了。

  推荐辅食

  肉松面包卷

  材料 肉松、低筋面粉、酵母粉、糖、盐、鸡蛋、奶粉、水、黄油、沙拉酱

  做法

  1 将低筋面粉、酵母粉、糖、盐、鸡蛋、奶粉、水、黄油混合揉成面团,发酵;

  2 发酵好的面团擀成长方形放入烤盘,表面刷上鸡蛋液,烤箱中层烤170℃20分钟左右;

  3 面包取出晾凉,涂上沙拉酱,撒上肉酥,切块。

  营养TIPS 面粉、鸡蛋、黄油等食材可提供给宝宝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肉松口感细腻,富含动物蛋白、钙、铁等。做成可口的面包卷,不仅方便宝宝食用,而且营养更全面,宝宝更健康。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姜静璐 菜式提供︱尹晓蕊 美编︱劳秋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