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易害羞

  • 来源:时尚育儿
  • 关键字:害羞,表扬
  • 发布时间:2014-09-23 10:35

  是否还在为宝宝的“害羞”而烦恼呢?放下你的过度期待,把“害羞”这个标签抛之脑后吧!要知道,大多数情况下“害羞”只是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对外在的自然反应和自我保护。作为家长,请给予他时间、空间、信任与支持,帮助孩子打开自信的大门。

  指导专家

  何清Kitty,资深早教培训师,小小运动馆中国培训经理。

  自1976年以来,小小运动馆(The Little Gym)在全球拥有近400家教学中心,是世界顶尖的体验式学习与运动能力发展机构,通过运动课程鼓励体验式的学习,为孩子们提供机会发现自己的潜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们周围的世界。

  参与方法

  本栏目每期邀请3位不同年龄的宝宝,记录他们在同一早教主题下的实际情况,并请专家给予建议。有意参加者请登录www.baby023.com“杂志征集”版块跟帖报名,亦可参加微童星相关招募活动,入选者将获得由编辑部提供的精美礼品一份。

  0~1岁 宝宝|游乐媛

  如果家中有妈妈的朋友拜访,小圆子就会很害羞,躲在妈妈怀里“扫描”着客人。

  该阶段特征 当宝宝开始能够分辨陌生人和熟人,“害羞”就开始了,这亦是认知水平提高的表现之一。

  父母应该做的 了解宝宝在此阶段的心理特点,为其提供一个安全、稳定、舒适的社交环境,对宝宝的社交行为给予信任和支持。

  1~2岁 宝宝|周鸣岐

  岐宝“在家像条龙,在外像条虫”,一出门就害羞,这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然吗?

  该阶段特征 宝宝对于家人的依赖逐渐增强,所以在家人面前能放开,对陌生人则会用“害羞”的方式来表示拒绝。

  父母应该做的 帮助宝宝建立安全感,为宝宝做好社交的示范,当宝宝“害羞”时,多多通过语言和身体接触给到抚慰和信心。

  2~3岁 宝宝|吴弈成

  成成害羞时不言语,妈妈有点着急,就用糖果哄他和别人打招呼,却非长久之计。

  该阶段特征 宝宝的自我意识有一个质的飞跃,出现第一个叛逆期,在社交上就体现出不合作、不愿意搭理等行为。

  父母应该做的 尊重宝宝的意愿,找准时机给宝宝的社交行为以正面的、具体的鼓励,不批评不指责,不用物质条件做交换。

  陪伴他度过慢热期

  宝宝|游乐媛(小圆子)|girl 爸爸|游文涛 妈妈|汪芳

  妈·妈·育·儿·日·记

  妈妈记录 我问圆子“乖宝宝是谁”,她拍拍自己的胸脯;让她和小朋友说byebye,她就挥动着小胳膊做手势。但每次我有朋友到访,圆子总会很害羞,躲在我的怀里,眨巴着小眼睛“扫描”眼前的陌生人。尽管我每次都事先和圆子交代“待会有叔叔阿姨来家里做客”,给她做心理建设,但她总会有个适应的过程。如果相处时间还不够,当圆子被要求表演小节目时,总会扭扭捏捏,幸亏相处久了,她就会放开了,总体还是比较外向的吧!

  专家指导 圆子妈妈是一位非常关注宝宝成长的母亲,不管是你给圆子做心理建设,还是你和宝宝的沟通方式,都体现了这一点。关于朋友来拜访,圆子“害羞”这种情况在这个阶段非常正常,她并非是真的“害羞”。正如你观察到的,圆子正通过她的小眼睛去认识这个世界,认识周围的人。观察是她学习的重要方式,并以此来确认是否舒适和安全。在她适应的过程中,也正是形成她熟悉他人、学会如何相处的重要过程。所以,妈妈只需坚持事先和圆子做心理建设,给她时间观察即可。在她没有准备好表演节目时,不要给她压力,尊重她、信任她。当孩子没有压力时,是最快乐的,也是最愿意表达和表现自己的。

  Q 感觉我家宝宝有点慢热,但看到有些宝宝到哪里都不怕生,这和家庭教育的关联有多大?我该怎么引导宝宝呢?

  专家回答 孩子的行为、个性与家庭教育确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正通过自己的方式和感觉在探索这个世界。一般来说,家长看到别的孩子外向、见谁都热情,就会期望自己孩子也做到。但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慢热的宝宝大多都是视觉学习者——观察力很强,且需要时间做缓冲。对于慢热的宝宝,建议家长做到: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学习方式;家长的人际交往方式也直接影响孩子的处事风格。以你希望孩子表现的方式做给他看,并坚持;不责怪,不批评。重要的是陪伴,共同成长。

  育·儿·锦·囊

  1 不要强迫孩子当众表演或者打招呼。如果孩子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那么也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2 不要和别人的孩子比较,意识到自己孩子的独特性,并给予支持和尊重;

  3 在1岁内建立孩子的安全感是最重要的。当孩子感觉舒适、安全时,对外界的反应也就更正面、积极。

  夸奖他克服害羞感

  宝宝|周鸣岐|girl 爸爸|周毅嵩 妈妈|李玥

  妈·妈·育·儿·日·记

  妈妈记录 在家的时候,岐宝像个男孩子似的到处折腾,墙壁上都是她的脚印;可一出门,这个小姑娘就特别地害羞和胆小,见到邻居不叫人,而是紧紧地抱着我;我让她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她就扭扭捏捏的,一点都不大方。我常常教育她看到邻居要打招呼,还多多鼓励她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怎么夸奖,效果也不明显。我觉得岐宝“在家像条龙,在外像条虫”,一到外面就害羞,这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反应吗?

  专家指导 很多孩子会出现在家非常活跃、在外变得很“安静”的情况,原因在于环境的改变会让孩子有不适应感。如果我们只是“让孩子和别人”一起玩,而不告诉或示范具体的行为,孩子就会有压力。妈妈试过夸奖的方式,这很好。但夸奖一定要注意技巧,不然会适得其反。应该用具体的、积极的鼓励,而不能说一些空泛的话。如果歧宝听到的都是“好棒”“这次做得很好”等,她就不知道哪一点做得好,也就很难有效果。表扬可以是“妈妈看到你刚才和小朋友挥了挥手,实在是太棒了”,具体的夸奖就会让孩子坚持做下去。

  Q 宝宝在家和外面的表现差异很大,请问遇到宝宝这样“表里不一”的情况,我们做家长的该怎么办?是放任其自己成长,还是需要悉心引导呢?

  专家回答 宝宝在家和外面的表现差异大是很普遍的现象。即使成人也会出现这样的“表里不一”,只是成人更善于控制和调节对于外在环境变化所产生的不适感。然而,孩子的情感更直接,对于不适应的环境和人,就会表现出“害羞”、逃避等行为。这种情况下,家长最好是悉心引导。家长带孩子出去的时候,可以尝试先陪着孩子坐在一边观察周围,并耐心给孩子描述周围有趣的人和事,当孩子准备好的时候,再带他去建立关系。

  育·儿·锦·囊

  1 想帮助孩子克服害羞感,家长不要说教,而是要多多示范;

  2 当孩子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时,家长最重要的是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3 对孩子的表现做正面的鼓励,表扬的话语一定要具体到孩子的行为,避免空泛、笼统。

  3R法提升社交度

  宝宝|吴弈成|boy 爸爸|Brice Noroy 妈妈|吴昊峥

  妈·妈·育·儿·日·记

  妈妈记录 我家宝宝与人初次见面时会害羞,他把头低下,别人跟他说话他也不理,甚至躲起来不肯出来与人打招呼。有时只好讲讲条件,比如我说:“如果你和别人打招呼,那我就给你吃糖,不然就没有。”宝宝看在糖的份上就乖乖和别人打招呼了。或者有时我也用威胁的方法,说:“如果你不和别人打招呼,那我就要数3下了”,然后他就会很不情愿地小声打招呼。虽然我也知道这些都不是好方法,但迫于无奈的时候还是很奏效的。

  专家指导 非常理解妈妈希望通过一些方法迅速改变弈成“害羞”这一点的心情。然而,任何以利诱、威胁所采取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可取的。也许暂时看上去是有效的,但不利于孩子长期的成长。反而可能导致孩子失去和其他人良性交往所产生的快乐,被取而代之的只是“糖果”等物质条件。我们对孩子的引导所采取的方式一定要遵循3R法则:Respectful(尊重)、Realistic(现实)、Related(相关性),利诱或胁迫不符合上述任何一点。弈成妈妈可以尝试一些积极、有趣的方式让孩子感受打招呼的快乐,那对于他的早期社交会非常奏效。

  Q 我很希望宝宝在人前能表现得大方得体,但目前看来有点难,我也不好多强迫他,怕会有适得其反的后果,请问专家有什么妙招可以传授吗?

  专家回答 妈妈没有强迫孩子是非常明智的做法。强迫不但不能达到你的预期,反而容易让孩子逆反。建议方法如下:1.给孩子做示范,以你希望的方式示范给孩子看,记住,你是孩子最好的老师;2.多创造一些有趣表达的机会,可以通过讲故事等方式告诉其公众表达的快乐;3.具体的表扬,当孩子只要有一次得体的表现,就夸张地表扬他。一定要具体,避免空泛的赞扬,如“你很好”“你很棒”。要告诉孩子哪一点做得好。

  育·儿·锦·囊

  1 千万不要利诱、胁迫孩子去和别人打招呼,有时会适得其反;

  2 放下你的期望,会发现其实孩子已经做得很出色了;

  3 用积极地打招呼方式去代替提要求,正面激励能得到正面回应。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姜静璐 美编|钱丽夏 鸣谢|上海微童星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至上宝贝儿童摄影连锁总部、西瓜庄园儿童摄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