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机已成为大众远行的首选交通工具。那么是不是人人都可以乘飞机呢?带病也可以坐飞机吗?听听《高峰》怎么说吧。
飞机起飞以后,随着飞行高度、客舱内外气温和气压等因素的改变,飞行时产生噪音和震动,人体需要消耗较高的热量;加上飞机又是全程密闭增压客舱,由于舱内空间狭窄,不便于大范围地活动,如此以来,会加重或催化某些生病旅客的病情。
为了保障旅客健康,航空公司对旅客在乘坐飞机时的身体状况都作了较明细的要求,以某航空公司为例,遇到生病旅客需要乘机时,他们要求机组人员应向地面工作人员请教,地面工作人员同时与国际空港急救组织AAI联系,如此来决定承运的旅客是否需要医疗、氧气或其他特殊设备的服务、是否适合于空中旅行、是否需要一个护理人员,同时,航空公司对此有最后决策权。
从航空医学的角度考虑,以下情况不宜乘机:
手术后
由于气压对人体的影响随飞行高度的增加而加重,一些地面上可能没有出现或出现轻微的症状,而在高空低气压环境中,则会出现严重的症状,如:刚刚接受外科手术后的病人在万米高空飞行,会给自身的健康带来较多危害;飞机在高空飞行时,由于客舱是加压舱,空气干燥,含氧量比地面低很多,加上受地心引力的作用,所以对人体的血液循环有一定的影响,极易诱发一些疾病,如高血压和心脏病等,这些毛病一旦在空中产生病理突变,如果救治条件没有地面好,难以实施及时有效救助。
心肌梗塞者
病后一个月内严禁乘机。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在空中旅行容易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缺血、肺动脉高压等,因此,这类病人乘机前最好请医生检查一下,以决定能否乘机。
高血压病患者
高血压危象或血压急性升高,舒张压持续在130mmHg以上,或合并眼底出血、渗出及水肿则不宜乘机。血压波动明显控制不理想、心血管或开颅减压术后、糖尿病并发心血管和眼底病变及肾脏损害,都要谨慎乘机。
脑血管病人
脑栓塞、脑出血、脑肿瘤病人,由于飞机起降的轰鸣、震动及缺氧等,可使病情加重,禁止乘飞机。由血栓或出血引起的脑疾患者,绝对不要乘飞机。轻度脑震荡病人应随身带些止痛药,重度脑震荡病人应有专科医生随行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方可乘机。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如肺气肿、肺心病等患者,由于气压的改变可能发生气胸、肺大泡等,飞行途中可因气体膨胀而加重病情而不宜乘飞机。
鼻咽疾病患者
若乘客患有咽鼻部疾病,如重感冒、鼻炎、咽肌麻痹、鼻咽肿瘤、假牙装置不良等易影响咽鼓管正常通气的疾患,很容易致气压损伤性疾病。感冒流涕和鼻塞不通的病人,最好暂缓乘机,因为咽鼓阻塞有鼓膜穿孔的危险。
消化道出血病人
随着飞行高度的上升,气压越来越低,胃肠道内的气体就会发生膨胀,做过胃肠手术的病人,一般在手术十天内不能乘坐飞机;消化道出血病人要在出血停止三周后才能乘飞机。
妊娠晚期
由于空气中气压的变化,孕妇在飞行途中,容易发生早产、流产、胎儿宫内缺氧等意外事故;合并有妊娠高血压和中毒症、习惯性流产的孕妇更不宜乘飞机。一般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在孕期32周前乘机比较安全。
严重贫血的病人
血红蛋白量水平在50克/升以下者,不宜乘飞机。
传染性疾病患者
如水痘、传染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伤寒等传染病患者,为避免飞机作为载体扩散,在隔离期内,不能乘坐飞机。
精神病患者
癫痫及各种精神病人,因乘飞机容易诱发疾病急性发作,也影响飞行安全而不宜乘飞机。
其他特殊需求者
在航班中有一些旅客,他们需要在空中额外吸氧、可能在空中有生命危险或要求医疗型护理、出生不足14天需用早产婴儿保育箱等,对此,航空公司也会要求他们出示由其主治医生签署的相关医学证明,并经同意后方可乘坐飞机。
带病可以乘机吗?
带病乘机者提前需要准备什么药物,从航空医学角度考虑,应该因病制宜,有选择地用药。
有晕机毛病的人,与晕车、晕船的道理一样,登机前半个小时,建议服用些晕机药之类的药就可以预防。
患心脏病者必须随身备速效救心药;患有血管硬化症的老年人在登机前可服用少量镇静剂;
高血压病患者,不宜服用肾上腺神经阻滞剂、中枢性阻滞剂、α、β阻滞剂等,因为这些药物可以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有鼻咽疾病的人坐飞机时需备用滴鼻净之类的血管收缩剂,以减轻咽鼓管处的肿胀。旅客在飞行途中如果有什么不适,特别是旧病复发时,应该及时把情况告诉乘务员,以便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
文字:刘小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