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兆业或涉财报造假折射中介审计之殇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佳兆业,财报造假,审计
  • 发布时间:2015-09-30 09:34

  据报道,9月18日,佳兆业集团在推迟半年后仍未披露2014年年报的情况下,试图重启年报审计工作时,其长期聘用的审计机构普华永道要求,在恢复年报审核工作之前须先处理及核实六大问题。

  据悉,按照相关要求,佳兆业集团应该在今年3月底之前公布2014年的初步年度业绩,并在4月30日之前披露经过审计的年报。然而,佳兆业应该做的事情什么都没有做。

  那么,佳兆业的问题出在哪里?企业和中介机构各自应负什么样的责任?资本市场频出的财报造假又带来哪些启示?《财会信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业界人士。

  问题

  佳兆业现金流枯竭曝出严重的财报造假

  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大型综合性地产企业,并于2009年12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业务领域涉及地产开发、商业运营、酒店管理和物业服务四大板块,产品覆盖普通住宅、别墅、高档写字楼、酒店式公寓、综合商业及大型城市综合体。

  此次普华永道要求其处理及核实的六大问题为:在审核过程中提交给注册会计师的若干文件的真实性,而其可能导致若干不计息负债重新分类为计息负债;向若干人士支付现金及收取若干人士的现金付款的性质及实质;购回或注销本集团若干先前已售出或已订立的发展中物业、持作销售已落成物业及建议发展项目的销售合约的性质及实质;本集团出售若干位于东莞的附属公司的商业理由;将应付付款人的垫款所得款项人民币7亿元变更为应付若干人士的其他应付款项的理由;本集团债权人对本集团出售其物业项目所施加限制的状况。

  据业界人士称,普华永道之所以会提出这六大问题,是由于佳兆业的现金流枯竭而曝出了严重的财报造假行为,若再不出手,就是继续公开为该公司造假进行背书。

  畅捷通首席会计专家马靖昊在接受《财会信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所有已经发现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要么是管理层内斗爆料出来的,要么是现金流枯竭暴露出来的,要么是上市公司干了全民共愤的坏事而被记者挖出来的,大概也就这三个途径了。佳兆业的财务造假就是自身没有钱还债被债务人逼得现出了原形。

  资深注册会计师、南通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刘志耕在接受《财会信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纵观普华永道提出的六大问题,尽管佳兆业目前还没有公布调查结果,但据目前媒体对此披露的相关信息来看,从佳兆业方面来说,多数问题的形成应该是一个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问题的发生、发展应该决不只是一朝一夕,而且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与企业的内部控制松懈、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甚至可能与财务舞弊密切相关。而就审计机构而言,已经对该企业进行了六年审计的普华永道不应该也不可能仅是在对2014年度财务报告的审计中才发现了这六大问题。

  刘志耕说,根据媒体的有关报道,在过往的年报、半年报中,普华永道屡次为佳兆业的财报背书,即便佳兆业存在“粉饰”业绩的情况,普华永道也总认为是基于一种合理且可控的会计手法允许之下。然而这一次,佳兆业提供的报表则是完全的“裸泳”,即已经到了无所顾忌的地步,这与其长期我行我素的作风十分吻合。这份年报将和此前的报表产生巨大的逻辑差异,这是无法用会计手法进行解释的,作为审计机构的普华永道也已经到了无法回避,不得不直面这种显而易见的差异。由此可见佳兆业问题的严重性。

  内因

  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

  据此前媒体报道,2014年底,佳兆业卷入官员贪腐案。此后佳兆业大股东郭英成及其兄弟准备将股份转让给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在融创中国对佳兆业进行尽职调查的过程中,佳兆业的真实债务规模被暴露出来:截至2014年底,佳兆业的债务规模约为650亿元,较其2014年半年报中的债务增加了352亿元。

  多家媒体据此质疑佳兆业年报造假。当时,有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称:佳兆业长期采用包括隐瞒负债、虚增资产和利润,隐瞒关联方、通过关联方调节利润等手段财务造假,且数额巨大,已严重影响其历年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但普华永道和佳兆业方面均表示,对此“不予置评”。

  刘志耕指出,从媒体披露的情况来看,佳兆业的家族色彩浓厚,家族公司和上市公司的界限十分模糊,在全国范围内不少打着佳兆业旗号的项目,其实并非佳兆业上市公司所有,它们是郭氏家族的私人金库。还有不少合作的建筑公司、装饰公司、园林公司甚至营销顾问公司,其实就是郭氏家族的企业。但他们又都与佳兆业上市公司有着频繁的业务往来,对郭氏家族而言,不过是左口袋和右口袋的交易。由此可见,佳兆业并不是一家管治规范的公众公司。

  刘志耕认为,尽管目前佳兆业的六大问题还有待查明,但从目前媒体披露的情况已经可以看出,对这些问题追根究源,应该都与内部控制密切有关,且都可能与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有关,而更为严重的是,管理层甚至还可能采取了各种舞弊手段。究其根源,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佳兆业很可能将自己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当成了内部控制,从而使得管理层在日常管理中养成了我行我素、为所欲为的习惯,致使日常管理和控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规范、有序地发展。更为可怕的是,长期家族式的管理也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各位家族股东忘记了佳兆业公众公司的本质属性,大股东们只顾自身和眼前利益,从而很可能无视中小股东的存在,由此损害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这不仅会因此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发展,甚至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刘志耕直言,上市公司的审计机构是由其股东来聘请,但我国的现状是大股东和管理层并没有真正分离。以前搞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时,口口声声都在说管理层和所有者要分离,但其实最终分离的是小股东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大股东和管理层从来就没有分离过。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所谓的审计也只是在符合审计程序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的财报进行的背书。

  外力

  普华永道难辞其咎 处境尴尬

  在世界发达国家,会计中介机构被形象地比喻为“经济警察”。而近年来曝出的一些财报造假事件却又或多或少的与中介机构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此次佳兆业事件同样如此。

  刘志耕指出,由于6年来普华永道一直给佳兆业出具的是“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最终证明佳兆业有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那么普华永道作为佳兆业的审计机构肯定难辞其咎,不但对其声誉会产生很大影响,而且还很可能被追究责任。从目前情况来看,正因为佳兆业的财报存在问题,所以,普华永道才提出了六大要求,但由于问题的皮球被审计机构踢回给佳兆业,佳兆业没有想到抛给审计师的难题最终还需由自己解决。本来,佳兆业自己搞掂会计问题很容易,但由于佳兆业的问题已是“冰冻三尺”,所以,想快速解决问题已非易事。

  刘志耕直言,对于为佳兆业提供了六年服务的普华永道,不应是时至至今日才发现这六大问题,这六大问题也不可能全部在2014年度刚刚发生。问题是为什么此前普华永道一直出具的是无保留意见?这很可能与审计机构长期存在的对被审计单位的容忍、迁就、甚至协助粉饰的行业惯例密切相关。事实上,在日常对上市公司的审计中,很多审计师往往总是站在上市公司的角度为企业出谋划策、掩盖问题,这也就是常说的“粉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审计师为上市公司出具的审计意见绝大多数都是标准无保留意见(一直稳居90%以上)。但实际上,这种“粉饰”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纵容了上市公司,而且也让上市公司对审计师有了很强的依赖性。“我公司有了问题不怕你审计师不帮我粉饰和掩盖”,刘志耕笑言,佳兆业就像很多上市公司一样,很可能正是出于这种心态。但没想到的是,这回的问题已经到了不再合理、且无法通过会计手法“粉饰”的极度严重状态,本以为审计师会一如既往地出具无保留意见,但没想到这回的审计师早已经“忍无可忍”。

  刘志耕进一步指出,从佳兆业来看,似乎这回审计师没有给面子,但问题是,由于佳兆业的问题可能已经严重到纸包不住火的边缘,如果再继续给面子,审计师将彻底没有了面子,所以,审计师这回不得不拉下面子,不得不将佳兆业存在的严重问题交还给佳兆业由其自己“粉饰”。但问题是,如此专业、老道的普华永道都不能“粉饰”,佳兆业有能力“粉饰”吗?

  马靖昊指出,目前上市公司年报审计聘任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上市公司管理层由被审计人变成审计委托人,决定着审计人的聘用、续聘、收费等,完全成了事务所的“衣食父母”。上市公司的要求,就是委托人的意愿,事务所必然“食人之禄,分人之忧”,其审计结果便是委托人意志的体现,事务所在审计中,往往会迁就上市公司,甚至发生与其共谋财务造假的行为,这样必然带来虚假会计信息的披露,从而给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阻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这种情况其实是屡见不鲜的,国外也是这样。

  马靖昊举例说道,比如美国的安达信事件,据现在披露出来的信息表明,它在审计的当时就与客户勾结在一起了,共同进行财务造假。

  马靖昊表示,可以想象一下,上市公司给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费用,上市公司能让聘请过来的注册会计师打自己的耳光吗?如果真的被打耳光了,下次肯定就不会请了。会计师事务所虽然被称作“经济警察”,但也存在生存的问题。

  马靖昊直言,实质上,会计师事务苏还是将审计当成一门生意来做的。上市公司是它的客户,审计业务是它的一笔生意,上市公司是甲方,会计师事务所是乙方,到底谁该听谁的,一看就明白。

  有网友道出了中介机构所处的尴尬境地及现状。第一,发现问题后拒绝出具标准报告,被审单位更换事务所;第二,钱是被审单位出的,出示非标报告,那么有可能被拒绝付款;第三,事务所与被审单位协同作战,各取所需;第四,行业现状,你不做有人做,何必放跑到嘴的肉,“四大”也是一样!第五,合伙人业绩压力,无论风险多大,啥都敢接,出事再说!第六,处罚太轻,大不了罚款而已。

  马靖昊表示,无数事实已表明,CPA与其客户之间的利益相关性越高,其独立性越差,执业质量就越受到影响。

  启示

  上市公司可按统一标准缴纳审计费

  对于近年来频出的财务造假事件,刘志耕表达了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对于企业而言,特别是上市的公众企业,不仅要建立健全规范、有效、可行的内部控制,而且还必须严格执行,企业的管理层绝不能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更不能为了自己的眼前及局部利益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企业的大股东、管理层必须严格执行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依法依规行使自己应该履行的权力和职责,不能因对企业的掌控而无视和损害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其次,从审计师一方来讲,不仅要恪守职业道德,遵守职业规范,诚实守信,而且还务必保持独立性,不能总是站在企业角度为企业出谋划策、掩盖问题,更不能为企业避重就轻出具审计意见。如果长此以往,不仅会让企业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害了企业不说,而且也必将是搬起砖头砸自己的脚。

  第三,审计师还必须努力提高和保持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执业胜任能力,不仅要具备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可能存在的各种与财务报告有关的重大错报风险,而且还要能够与时俱进,针对企业因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可能实施的各种新型的舞弊,审计师务必注意时刻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以保持和保证自己应对和发现舞弊的胜任能力。

  第四,审计师即使从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角度出发,需要为企业遇到的相关专业问题提供服务,以解决实际困难,但也应该从合规合法,从如何更好妥善处理,从不留后遗症的实实在在的角度出发,将问题彻底解决,而不应该仅是为了能够从表面上蒙混过关,仅是在表面上做一些“粉饰”,但实际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由于问题并未真正彻底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问题可能会越来越严重,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总有一天问题会暴露出来。佳兆业存在的六大问题中就很可能就有类似情形。

  马靖昊建议,可以考虑在中国证监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或审计署内再增设一个部门,即上市公司审计部。所有上市公司按照一定标准交纳审计费,统一打入到该部门审计费的大池子里,再通过会计师事务所招标的方式去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分不清所赚取的审计费是从哪里来的。只有这样,注册会计师进行外部审计时,才真正能够有一个公正的立场,做到对公众负责而不是对聘用的上市公司负责,行使审计师对公众的责任,体现“公众监控器”这一职能。

  本报记者 滕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