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苏州市三名男子霸占某银行的两个柜台,连续三天不停存取10元,共办450多笔业务,后被警方行政拘留,引起一阵热烈讨论。事情的起因也很荒唐,原来是当事人和银行存在债务纠纷所以想“出出气”。
但该起事件的背后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目前,银行和储户之间的关系确实不怎么样。事实上,除了银行柜员的服务态度不友好以外,银行的一些霸王条款也是导致银行和储户之间产生矛盾的另一导火索。
“霸王条款”一:异地跨行转账3重收费
近日,从湖南到广州探亲的陈伯伯遇到一件烦心事。“他有一张外地的某大行的借记卡,想要在广州办理转账10万元到自己名下的其他银行卡里,但到了银行却没有办理成功。”陈伯伯的女儿小娟告诉记者,“当时,银行的工作人员说这个业务办不了,只能让我爸爸在广州新开一张该行本地卡,把钱先从外地同行卡转到本地新卡,然后再从本地新卡转到其他银行卡。
如此一来,陈伯伯不仅要面对复杂的手续,还要花费3笔费用,包括一笔办理新卡的费用、一笔从异地卡转入新卡的异地转账费,以及一笔新卡转账到他行卡的异行转账费。
由于陈伯伯没有开通网络银行和手机银行,因此无法通过其他途径处理,而银行柜台人员又声称,只能如此操作。
对此,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一般来说不应该是系统问题,不少银行是支持异地卡柜台转账的,而设置这种障碍,不排除也有银行内部的考核原因。
“霸王条款”二:银行卡免年费一年多银行仍“闷声收钱”
去年2月,国家发改委和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服务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目录的通知》,对于银行客户账户中(不含信用卡)没有享受免收账户管理费和年费的,商业银行应根据客户申请,为其提供一个免收账户管理费(含小额账户管理费)和年费的账户(不含信用卡、贵宾账户)。也就是说,如果你在一家银行有多张借记卡,其中的一张可以申请免年费和账户管理费。这项通知于去年8月1日起执行,至今已经一年多了。
然而,执行该政策是时候,很多银行却秉持着“你不问我就不说”的态度,还在“暗中收费”。不少用户表示,去银行办理相关业务的时候,银行并没有主动告知,导致自己一直“蒙在鼓里”。
而在该政策实施之前,按照普遍的收费标准,银行针对日均存款余额低于一定数额(通常为300~500元)的账户会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一般是每个季度3元。年费方面,多数银行是每年10元。算下来,也就是一张小面额的普通银行卡每年至少要扣22元钱,管理费都超过利息了。
“霸王条款”三:信用卡透支6毛欠费7000多
虞先生在2007年通过学校统一办理了一张信用卡,2009年4月最后一次使用信用卡时透支了6毛钱。今年7月,他去银行办理购房贷款时惊讶地发现,自己被列入黑名单,原因正是当初欠的那6毛钱,而6年后产生的滞纳金已高达7547.94元!
这个事件也反映出了银行的另一个“霸王条款”——信用卡全额罚息。全额罚息指在还款最后期限超过后,无论当月信用卡是否产生部分还款,发卡行都会对持卡人按照总消费金额计息。也就是说,哪怕你还剩1毛钱没还,如果账单是1万,那银行还会按照1万元每天5毛钱的利息计算,而且是复利方式计算。如此一来,透支6毛欠费近七千五百块也不足为奇了。
一直以来,信用卡全额罚息饱受诟病,但银行业却坚称这是国际惯例。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2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新版《中国银行卡行业自律公约》,决定从当年7月1日起,如持卡人当期发生不足额还款,且在到期还款日后账户中未清偿部分小于或等于10元时,应当视同持卡人全额还款,目前仍有部分银行继续执行无容忍政策。
“霸王条款”四:跨行转账不成功手续费照扣
近日,很多用户都遇到了类似的情形:去银行跨行转账,转账没有成功,汇款退回来了,但是手续费却被扣了。而据悉,跨行转账不成功仍扣手续费几乎成了“行规”,很多用户对此质疑重重,难道这又来了一条“霸王条款”?
对于这类事件,社会上形成了两种看法:一种是支持银行的,这些人认为,如果是客户原因比如姓名填错、账号写错,导致转账失败的,银行对已经发生的服务过程收取手续费也无可厚非。另一种是反对银行的做法,他们认为,无论是客户原因还是银行系统出现问题导致转账失败,银行不仅应该及时告知客户,还应适当收取费用,而不是全额收取。
不过,记者发现几个跨行转账省手续费的方法:(1)手机支付宝跨行转账不仅免费,到账时间还快,不过每天有5万元的限额;(2)手机银行或网银方便快捷,大部分银行不收费;(3)微信银行,即银行官方公众微信账号,其中,有些微信银行跨行转账功能免费,比如招商银行承诺,在2015年年底前,转账汇款每天在20万元额度之内的,均免收手续费
文 张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