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在谈论智慧城市时,他们在谈些什么
- 来源:IT经理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智慧城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24 09:37
人类对于城市的执念,已经在这个星球上绵延了数千年,甚至是一万年。据说,现今考古界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座城市,位于以色列杰里科,那里保留着一座9米高的石块城堡遗迹,其建造时间约为公元前7000年。
马克思对人的社会属性曾做过这样的定义: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是以社会化的形式存在的,这一点注定了,城市这种聚居形态对于普通人有着强烈、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在大多数专业人士看来,城市化是人类不可逆转的发展过程和趋势。18世纪末,生活在城市里的世界人口比例只有不到3%,而只过了200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50%。专家预测,到2025年,世界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2%。
新技术的出现和普及应用,是加速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推手。可惜,在光明的背面,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资源紧张、生存压力……种种的城市病症状却又让“城里人”措手不及。
人们已经意识到,城市病的种种根源在于城市的组织模式建立在一种对资源无理性的耗费之上。进入信息时代的城市,必然要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来对这种组织模式进行系统化、结构性的变革,而“智慧城市”被看作是通向这一变革的关键。
当人们在谈论智慧城市时,他们在谈些什么?
首当其冲的,这是谁的城市?答案不可避免地涉及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导权问题。也就是说,如何能够让普通市民积极地参与到城市治理中去,进而改变目前政府一元主导的城市管理局面。智慧政务无疑是一个巧妙而又高效的解决之道。表面看是自上而下的体系再造,而实质上,这将会是自下而上的需求导向的成果。
接下来,由于现代城市受到越来越普及的信息技术的渗透和改造,其后续影响也将重塑这个世界的组织方式。现代城市的组织模式成型于工业时代,建立在对于资源的非理性的消耗基础之上,但这种方式也是造成现代城市种种矛盾和困境的根源。而新型的城市通过高速互联的自给自足方式供人类居住,新的效率、能源消耗和生活质量模式将使城市恢复人性。
基于这样的方向,智慧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帮助人们回归城市生活的本源。对于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智慧城市的未来,巴塞罗那市政府首席规划师比森特·瓜里亚尔特充满乐观,“未来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应把‘智慧’环境和‘慢’环境结合起来。让许多‘慢城市’共存于一个自给自足的‘智慧城市’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