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码农”生产力

  • 来源:IT经理世界
  • 关键字:互联网,云计算,马越,恒拓开源
  • 发布时间:2015-11-24 09:53

  互联网和云计算正在颠覆这个世界。

  开源中国也正通过这两项技术解放开发者,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

  8年前,马越在美国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程师工作,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用开源技术为企业提供IT服务。2006年马越荣获代表尖端开源技术的奖项红帽/JBoss世界创新大奖。

  也就是在那一年,在与美国休斯顿总领馆工作人员国庆聚餐后,马越做出了一个让他家人意外的决定——回国创业。因为,信奉和提倡开源的马越一心想让开源技术也能迅速服务中国企业。

  不过,当时马越虽已算得上成功,但回国创业需要的资金可不是小数目。此外,由于几乎所有的职业经历在美国,回国后的马越既无人脉也无资源,他所拥有的只有技术。况且,在年轻的创业人群中,时年35岁的马越已属“老年”。

  但是,就凭着一种对开源技术的信仰,马越2007年回国创立了中国第一家专业的软件开源化服务企业恒拓开源(天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拓开源”),并于2013年收购中国最大的开源技术社区开源中国。

  8年过去了,马越带领500多人的本土开源技术服务团队在企业级领域推广开源技术获得了成功。如今,他还要做一件更酷的事情——提供众包平台,解放程序员,服务开发者。

  2015年9月15日,经过近半年的开发,开源中国众包平台第一期业务正式上线。这个平台基本实现了个人作品开店、发包方接包方系统匹配、开发过程管理、线上交易保障等功能,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软件“智慧交易”平台。

  从段子说起

  最近,马越对一个创投圈流传的段子《就差一个程序员》记忆深刻:

  很多创业者都向投资人描述:“我有一个价值10亿元的构想,只要开发一个 App,半年就会有100万人用,一年就能纳斯达克上市。项目我已经规划得非常清楚,启动资金也很充足,现在就差一个程序员了”。

  “‘就差一个程序员’是个伪命题。”马越无奈地表示,“很多人不知道,一个可以挣钱、运营产品的开发是一个严肃和专业的事情,脑子里的想法和真正产品之间隔的不只是一个程序员,而是信息不对称的鸿沟。”

  这个段子深刻反映了现在的创业市场需要大量的程序员和开发者的现实,现在或许真的到了“得程序员者得天下”的时候。而这恰恰给开源中国众包平台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发展时机。

  马越表示:“在创业的大环境下,大量非IT创业者在A轮之前拥有的资源和人脉有限,需要开发靠谱产品怎么办?外包公司不愿意接这种小活儿,程序员大牛不在BAT就是已经创业了,我们的众包平台就是为急需技术人才帮助其起步的创业公司量身定做。”

  “开源行业,甚至整个互联网行业的核心价值是千千万万的开发者。”马越谈到推出众包平台时的初衷时表示,“与其服务有限的企业,不如服务天下的开发者,只有服务好天下的开发者,整个行业的转型才有实现的可能。”

  在马越的构想中,未来的程序员应该是一种自由职业者,完全可以通过类似开源中国众包平台这样的平台接单。

  “我自己的人生被开源改变了。”马越颇有感慨地表示,“我经常和程序员们在线下交流,可以说,我是把他们在线下反映的问题争取在线上解决。我也非常享受能够帮助兄弟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改变一些东西,解放他们。”

  做众包平台并非马越一时心血来潮。早在6年前,他就已着手规划这个平台。只有平台才能迅速把所有散落在各个代码背后的程序员聚集起来,并将他们的智慧变为财富。于是,开源中国进入马越的视野,恒拓开源于2013年收购开源中国——中国最大的开源技术社区,拥有超过200万的开发者注册会员。

  关键的码云

  在收购开源中国,有了200万用户的基础上,马越在同一年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2013年推出的“码云”。

  “码云”是一个基于阿里云的“云开发”平台,集成了软件开发过程中代码托管、团队协作开发、质量检查、代码演示等必备的环节和功能。在开源中国众包平台上进行交易的所有项目的开发过程都被要求必须在“码云”上进行,发包商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和服务,对开发过程中每一个关键节点进行把控和监管,确保开发质量,整个开发过程能够在众包平台上实时在线发布。

  “因为有了‘码云’,开源中国才敢做众包平台。”马越解释,“和淘宝一样,众包最基本要解决的也是交付问题,也就是说必须得有交付平台,但开源中国众包平台出售的是程序员的作品,作品是非标准化的,并不像物流体系,而是基于云计算远程协作、开发软件。由于云计算是这两年才成熟起来的,所以开源中国等了6年等的就是云计算的成熟。”

  “码云”推出短短两年时间,已有60万个项目。也因为强大的技术积累,在众包平台推出一个月后,阿里云首次尝试将其近100万元的软件开发项目通过开源中国的众包平台进行众包开发。

  马越表示:“阿里云希望主流编程语言写出来的程序都能流畅地在阿里云上运行,这就需要大量的SDK,阿里巴巴当然有能力自己做,但众包不仅节约了资源,还提高了阿里云在开发者中的影响力。”

  事实上,阿里云的困扰也是整个IT行业面临的尴尬: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用户需求更为临时化、多样化,对企业的技术开发要求越来越高。在全民创业的今天,初创公司也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援。所以,马越对众包模式表示了乐观。

  如今的开源中国,已成为一个多元化场所:开源中国技术社区提供了各种开源代码,技术咨询供天下程序员交流学习;代码云端托管、测试、演示的“码云”平台,助力开发者更便捷地工作;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招聘”频道,为开发者提供更好的工作机会;通过众包的模式塑造开发者个人品牌,最终帮助开发者直接挣钱。开源中国为开发者创造了一个自由、便捷、快乐的开发环境,释放每位“码农”的生产力。

  至于商业模式,马越看的很清楚:“我们就收取接包方10%的平台管理费。”他认为,开源中国仍需两年的所谓的破冰期。2016年争取做到1亿元的成交额,2017年这个数字为5亿元,2018年为10亿元。

  马越清楚地记得创业8年,有8次面临无法按时给员工发工资的窘境:“当你努力到没招的时候,机会自然就来了。这一路我们是披荆斩棘走过来的,我们的内心逐渐强大,也发现里面的商业价值。”

  文/李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