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利息抵税?噱头不应是个税改革的方向
- 来源:财会信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房贷利息,个税改革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08 10:51
近日,两则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消息比较火爆:一是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已成型,最快年底上报国务院;二是房贷利息未来或可抵扣个税。笔者认为,早已沦为“工资税”的个税,其改革刻不容缓,但“房贷利息抵税”这一类的噱头恐非改革方向。
之所以说“房贷利息抵税”是噱头,是因为这类偏面的改革是不会成功的,只会沦为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处理房地产不景气“老大难”问题和资本方操纵市场的工具而已。
房贷利息抵税,看似是个好消息,既能给纳税人减轻负担,又能提振房地产市场。然而,实际上,这一类的个税改革方案,跟“30位人大代表提名提高起征点”这种单一偏面的改革提法没有区别,反而会带来更多的负面效果。房贷利息抵税,充其量只能抵扣买房人的个税,对于那些没有买房却一直承担“工资税”的人来说作用何在?对于家庭负担沉重,买不起房子的人来说,意义何在?换个角度来说,我国的房产主要是哪些人在炒作?一套房、两套房、三套房主要集中在谁的手里?地产商、“煤老板”、购房团……靠领工资过日子的人,一辈子能买几次房呢?能抵扣几次税呢?从近期房地产股市暴涨的情形也看得出,无疑,倘若房贷利息地税一实行,受益更多的是开发商、那些炒房的人,“工资税”会更向“工资”靠拢,向“资本”远离。这无非又是一次“劫贫济富”、“为富作伥”。
征收个税,除了增加财政收入外,其真正作用应该是“劫富济贫”,也就是二次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然而,本来早已沦为“工资税”的个税,已将实现社会公平的功能丧失殆尽,然而还有这么多声音在为“劫贫济富”的主张鼓与呼,这只会进一步加重两极分化、导致社会不公和动荡。
个税的实质,应该是“富豪多纳税”,资本利得多纳税。然而,由于现行税收体制的不完善、征管环节的缺位、技术力量的落后,导致个税沦为“工资税”。在中国,目前税务系统能管住的,只是实行单位代扣代缴的普通工薪阶层。近几年富豪移民潮起,一些有资源有资本的人通过境内公司融资赚钱,而后移民到低税收国家,安享在中国的暴富机会。网络上挞伐“拿外国护照赚中国人的钱还不交税”的声音时有起伏。
事实上,我国此前早已确定改革方向是综合和分类相结合。未来要尽快把工薪收入和其他收入综合在一起,覆盖进入超额累进机制中去。针对移民避税的问题,要像欧美国家一样彻底调查。总而言之,个税改革要综合全面,该解决的技术难题要尽快解决,尽快实现中国个税的再分配功能,解决中国个税真正承担社会公平的问题。
文 夏苏
